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院士之路 > 第206章 从湖南邵阳县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新能源专家彭慧胜

第206章 从湖南邵阳县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新能源专家彭慧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院士出生地

    彭慧胜院士,1976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

    邵阳县现为湖南省邵阳市所辖的一个县,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偏西,东邻邵东县、祁东县,南连东安县、新宁县,西接武冈市、隆回县,北抵新邵县和邵阳市区。

    邵阳县历史悠久,西汉初置昭陵县;汉元始(5年),境内封昭阳侯国。

    三国时期,东吴宝鼎元年(266年)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与昭陵县同属昭陵郡。

    晋代,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昭陵、昭阳县为邵陵、邵阳县。

    南北朝时期,陈并邵陵于邵阳。

    隋代,开皇十年(590年)废郡,并夫夷、都梁两县入邵阳,移邵阳县治干昭陵故址。

    隋末析邵阳置武攸。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析置邵陵、建兴两县,后复并邵陵入邵阳,并建兴入武冈。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升邵州为宝庆府,邵阳仍为附郭之县。元、明、清三朝,循宋制。

    1949年7月析置邵阳市(县级市);1951年11月析县境东北置邵东、新邵县,邵阳南部和新划入的武冈东部6乡为邵阳县,迁县治于塘渡口,属邵阳专署;1986年属邵阳市。

    出生地解码

    彭慧胜院士的出生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塘田市镇,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邵阳县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这让彭慧胜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坚韧不拔、能吃苦的精神。

    这种吃苦精神成为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坚持探索的重要支撑。

    例如在他的求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面对学习和研究上的困难,他都能凭借这种吃苦精神坚持下来,不断取得突破。

    农村相对淳朴的环境,赋予了他善良、热忱、正直、担当的品性。

    这些品质让他在科研工作中保持着对科学的敬畏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促使他不断追求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应用,以造福社会。

    出生在农村的彭慧胜,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他意识到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这种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愿望成为他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他在学业上不断努力进取。

    即使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

    在信息相对匮乏的环境中成长,彭慧胜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小时候,父亲带回来的杂志以及他通过同学父亲接触到的期刊,成为了他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些有限的书籍资源让他倍加珍惜阅读的机会,培养了他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也为他日后在科研领域广泛涉猎、不断探索奠定了基础。

    邵阳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这种文化氛围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彭慧胜的创新意识。

    虽然邵阳在科技领域并非处于前沿位置,但这种相对“落后”的环境反而激发了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科研工作中,他不跟随他人的研究方向,而是选择别人很少涉足的纤维电子器件领域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院士求学之路

    1995年9月—1999年7月,彭慧胜就读于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彭慧胜就读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8月—2006年10月,彭慧胜就读于美国杜兰大学化工系,毕业获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彭慧胜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基础。

    这是他进入该领域的起点,让他系统地学习了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理论、性能、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深造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硕士学习,让他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在这一阶段,他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课题和学术思想,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跟随导师进行阴离子聚合实验、研究高分子自组装等经历,使他对高分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掌握,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美国杜兰大学化工系的博士学习让他站在了国际学术的前沿。

    在国外的学习经历使他接触到了更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技术和学术理念,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这一阶段的学习让他能够深入地探索化工领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化学工程和生物分子工程方面,为他日后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在各个求学阶段,他积极参与实验和科研项目,不断锤炼自己的实验技能。

    在复旦读研时,他努力攻克阴离子聚合实验这一难度较高的实验。

    在美国读博期间,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如飓风影响导致研究条件艰苦,但他依然积极争取实验机会,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这种丰富的实验经历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实验设备,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他接触到了多样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这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

    院士从业之路

    1999年7月—2000年9月,彭慧胜担任上海佳通超细化纤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2006年10月—2008年9月,彭慧胜担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主任研究员(director"s fellow)。

    2008年10月,彭慧胜担任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高分子科学系教授。

    2012年12月,彭慧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9年—2024年,彭慧胜担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彭慧胜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在上海佳通超细化纤有限公司担任助理工程师的这一年多时间,让他深入了解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和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这不仅使他对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场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产业实践的基础,为他日后开展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他的研究成果更能贴近实际需求,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是全球顶尖的实验室之一,这里汇聚了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彭慧胜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与优秀的同行交流合作,也让他不断拓宽自己的科研思路,为日后的独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该实验室的工作经历使他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这为他后续回到国内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他将国际上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引入国内,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回到复旦大学后,彭慧胜拥有了独立的科研团队和良好的科研条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工作多次被国际着名学术期刊和媒体报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这不仅提升了他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也为他日后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彭慧胜担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才。

    他的领导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高分子科学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该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彭慧胜在从业过程中获得的众多荣誉,如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都是对他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

    这些荣誉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声誉,也为他成为院士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院士科研之路

    彭慧胜院士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纤维电池及相关领域,作为能源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纤维锂离子电池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彭慧胜团队经过十多年探索,相继攻克了通过设计纤维结构获得柔软的锂离子电池、制备高能量密度的纤维锂离子电池这两大难题。

    对于第三个难题,即解决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纤维电极界面不稳定的问题。

    彭慧胜院士团队从爬山虎与植物藤蔓紧密缠绕的自然现象中获得启发,设计了具有多层次网络孔道和取向孔道的纤维电极。

    彭慧胜院士团队使单体溶液渗入到纤维电极的孔道结构中,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后生成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从而与纤维电极形成紧密稳定的界面,实现了高安全性与高储能性能的兼顾。

    彭慧胜院士团队发展出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纤维电池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实现了数千米长度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该制备能量密度达到128瓦时\/公斤,可实现5c大电流供电,能有效为无人机等大功率用电器供电。

    并且该电池具有优异的耐变形能力,在经历10万次弯折变形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6。

    通过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彭慧胜院士团队建立了纤维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

    彭慧胜院士使用工业编织方法,制备了大面积纤维电池织物,并系统研究了织物的安全性。

    例如,典型的50cmx30cm大小的电池织物,容量可达到2975毫安时,与常用手机电池相当,可满足多种设备的用电需求。

    在相关工业标准的要求下,电池织物在经受大电流充放电、过压充电和欠压放电、高温存储后没有发生泄漏、着火等安全事故,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池织物在高低温、真空环境中及外力破坏下仍可以安全稳定地为用电器供电,经过洗衣机100次洗涤及次摩擦实验后,电池性能基本未受影响。

    在模拟高温火场的环境中,电池织物在即使被磨损剪断后仍没有发生着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并能稳定地为对讲机、传感器等随身设备供电,也可以将特殊衣物在几分钟内加热到60c,有望应用于消防救灾、极地科考、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

    彭慧胜院士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的扭曲制备工艺,用于制造纤维电极,使其能够编织成功能性线程并整合到纺织品中。

    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保持稳定的接口性能和良好的柔韧性,并且在纺织品结构中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电路连接,为电子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电子纺织品可以定制为显示器、健康监测器和电源等功能。

    彭慧胜院士的这些研究成果在能源、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柔性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科研之路解码

    彭慧胜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成为院士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技术突破方面,攻克关键难题展现了彭慧胜院士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

    连续化制备方法和建立中试生产线不仅体现了彭慧胜院士在技术转化上的强大实力,还为能源领域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提升了彭慧胜院士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其次,纤维电池织物的应用示范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

    大面积制备与优异的安全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能,彰显了彭慧胜院士研究的前瞻性和可靠性。

    这使得彭慧胜的成果在多个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凸显了其对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

    最后,纤维电极制备工艺的创新为电子纺织品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这种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对前沿科技的探索,使彭慧胜院士始终站在科研的前沿阵地。

    这些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充分证明了彭慧胜院士在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杰出领导才能,为他成功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记

    彭慧胜院士的出生地邵阳县,赋予他坚韧品质与改变命运的动力。

    求学之路中,不同阶段的学习,为彭慧胜院士积累了知识、培养了他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从业之路上,彭慧胜院士从产业实践到顶尖科研平台再到回国引领,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

    科研之路上,彭慧胜院士在纤维电池等领域不断突破,展现了他的创新与执着。

    总之,彭慧胜院士的出生地,影响和奠定了他的性格基础,求学与从业之路,丰富了他的能力与见识,科研之路,是他成为院士的核心支撑,各阶段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他的院士之路。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