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院士之路 > 第190章 从吉林磐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无机材料专家冯守华

第190章 从吉林磐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无机材料专家冯守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院士出生地

    冯守华院士,1956年出生在吉林省磐石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

    磐石原为吉林省吉林市所辖的一个县,1995年,撤县设市,由吉林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磐石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其东与桦甸市接壤;南隔辉发河与辉南县相望;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县为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毗连。

    磐石之地清初(公元1644年开始)归盛京管辖,称“盛京围场”,亦即后来的“吉林围场”。

    作为“吉林围场”一部分的磨盘山(今磐石市),当时还属蛮荒地域,地广人稀,山高岭峻,树繁林密,兽异禽珍。

    随着国力衰落和流民增多,磐石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吉林将军请求准许磐石放荒开垦。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设磨盘山巡检。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升磨盘山分防州。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设县称“磐石县”,属吉林府。

    民国时期,磐石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磐石县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1995年10月,磐石县撤县设市,成为磐石市,由吉林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磐石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名人,如刘赞棠等。同时,磐石市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九孔御龙碑等。

    总之,磐石市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出生地解码

    冯守华院士的出生地吉林磐石,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磐石的自然环境或许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可能在他日后从事与材料化学相关的研究中,激发他对自然物质的探索兴趣,为他在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创新提供灵感源泉。

    又如,磐石的地方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观,可能塑造了他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当地文化中可能蕴含的勤劳、坚韧等品质,有助于他在科研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努力攻坚。

    另外,出生在磐石县可能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地的一些产业或特色资源,虽然不能确定具体的关联,但这些经历可能在潜移默化中为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向,对他日后选择研究领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产生一定的启发。

    院士求学之路

    1975年秋,冯守华被推荐上了吉林大学。

    1978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攻读研究生,师从无机化学家徐如人院士。

    1989年至1992年,冯守华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求学之路解码

    冯守华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的学习,让他系统地掌握了化学专业知识,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师从无机化学家徐如人院士,更是让他在专业领域得到了深入的指导和熏陶。

    徐如人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冯守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在吉林大学求学期间,冯守华就开始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

    他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开发出全新的3个系列20余种微孔晶体化合物,突破了传统微孔晶体的四面体化学概念,实现了骨架原子组成多元化以及微孔骨架基本结构单元多样化。

    这些早期的科研成果不仅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如198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198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以及1991年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等。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科研自信和创新能力,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美国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使冯守华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技术和方法,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

    与国际上优秀的科学家交流和合作,让他了解到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他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冯守华将水热化学与固体化学结合起来,成功地开发出特种混合四-六配位结构微孔快离子导体与化学传感材料,发现了已知微孔材料中具有最高离子导电性能的固体电解质。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两项美国发明专利,还在美国材料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充分证明了他在科研能力上的提升。

    这种在国际高水平科研环境中的锻炼,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为他回国后在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国内本科、研究生学习到国外的博士后研究,冯守华在求学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无论是在国内相对艰苦的科研条件下,还是在国外竞争激烈的科研环境中,他都始终保持着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地追求真理和创新。

    国内外的求学经历,使他具备了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他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开展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化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院士从业之路

    1992年春,冯守华举家回国,到吉林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93年10月,冯守华担任无机水热合成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4年,冯守华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2001年,吉林大学院系整合,冯守华担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任院长。

    2005年,冯守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冯守华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回到吉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也是他对知识不断梳理和深入理解的过程。

    教学相长,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激发新的思维火花,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例如,他将国外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这种知识的交流与碰撞不仅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学生,也对他自身的科研理念和方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学工作使他能够培养和发掘优秀的科研人才,为他的科研团队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他所培养的学生在日后可能成为他科研团队的重要成员,或者在相关领域独立开展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这种人才培养的成果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团队支持。

    担任无机水热合成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及后续的相关领导职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在重点实验室,他能够组织和开展大规模、系统性的科研项目,汇聚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这使得他的科研工作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展,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作为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能够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组织和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国际舞台,提高了我国在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例如,他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召开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和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为扩大该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入选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科研资金使他能够开展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加入团队。

    这为他在科研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他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科研工作。

    这些荣誉和称号是对他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也使他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认可和责任感激励着他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科研成就,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担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任院长,使他能够从学院的层面进行学科规划和资源统筹。

    他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教学和科研团队的结构,推动学院整体的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为他个人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学科环境和支持。

    作为院长,他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倡导团结、求实、向上的治学理念。

    这种积极的学术氛围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科研团队合作精神。在他的领导下,学院不断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和带头人,为我国的化学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士科研之路

    冯守华是我国着名的无机合成材料专家,长期从事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冯守华院士深入研究了新型微孔晶体的自发成核晶化动力学模型,揭示了沸石分子筛的生成机理,为新型微孔晶体的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冯守华院士成功合成了多种新型微孔晶体化合物,突破了传统微孔晶体的四面体化学概念,以中国的英文字头“c”命名。

    例如,合成的硼铝酸盐是最新发现的含主族元素的微孔晶体之一,使人们重新认识微孔晶体的 bronsted 酸性质,为微孔晶体在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该研究团队也因在新型微孔晶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了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冯守华院士结合水热化学与固体化学的原理,成功开发出特种混合四-六配位结构微孔快离子导体。

    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性质,为离子在其中的快速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快离子导体的基础上,冯守华院士进一步开发出具有理想化学传感性能的复合传感材料。

    该材料在高温下对水蒸气和氧气的敏感性能符合理论能斯特方程,为化学传感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并且通过掺杂和非化学计量的协同控制策略,对快离子导体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制备出的空气稳定的石榴石基超离子导体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在复合氟化物温和水热合成研究中,冯守华院士提出了复合氧化物和复合氟化物水热合成路线制备的无机螺旋链结构,具有左旋链和右旋链共存于同一晶体的特点,为无机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应用温和水热技术,冯守华院士成功合成了多种新型微孔晶体化合物,并且通过化学调控复合固体的研究工作,发展了外源生长和内源重构等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多种功能复合氧化物,这些复合氧化物在能源转化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在复合氟化物的研究中,冯守华院士不仅提出了独特的合成路线,还制备了多种复合氟化物,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研之路解码

    冯守华院士的研究成果,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冯守华院士系统地开发出三个系列二十余种全新微孔晶体,突破了传统材料的范畴,为无机材料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对象和方向。

    这些新型微孔晶体的合成不仅展示了他在合成化学方面的高超技艺,也为后续的功能材料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使他在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学术地位,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冯守华院士提出并制备了新概念原子尺度p-n结,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新一代原子-分子水平半导体器件及其微电子学应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半导体领域的理论发展,也使他在半导体研究领域具有了较高的影响力。

    冯守华院士发展了功能无机材料的水热合成新路线,在水热条件下控制缺陷、混合价态、纳米粒子、无机螺旋链的生成等方面一直处于国际该领域发展前沿。

    冯守华院士针对水热合成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为无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大大拓展了材料的研究范围和应用前景。

    此外,冯守华院士揭示了功能无机材料和生物分子水热合成反应的规律,为深入理解水热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优化材料的合成方法,提高材料的性能,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学科的理论发展。

    冯守华院士发现了单一元素三重混合价态和原子尺度整流器,这些发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的价态和电子结构的认识,为材料的性能调控和功能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此可见,冯守华院士的科研之路,推动了无机材料合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后记

    冯守华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磐石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可能培养了冯守华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这种品质对于他在科研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克服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生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或许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从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可能为他日后投身科研事业奠定了兴趣基础。

    1975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系统学习化学专业知识,为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深入研究筑牢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科阶段的学习让他全面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深造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1978年毕业后师从无机化学家徐如人院士攻读研究生。

    徐如人院士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使冯守华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深入的指导和启发,还传承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导师的影响下,他得以站在更高的学术起点上,快速进入科研领域的前沿。

    1989年至1992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这段海外留学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技术和方法,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到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也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他回国后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1992年回国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期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

    教学过程不仅让他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促使他不断梳理和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相长,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学术素养。

    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也可能激发他的科研灵感,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视角和方向。

    担任无机水热合成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

    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优秀团队,他能够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组织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在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成果。

    2001年担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任院长等职务,这使他在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他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规划和推动学科的发展,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促进了整个学科的蓬勃发展,也为他个人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坚实的团队支持。

    长期从事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和创新。

    他系统地开发出三个系列二十余种全新微孔晶体,在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体系获得突破,不断深入探索无机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这种专注和坚持使他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能够在特定领域深入挖掘,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

    他提出并制备了新概念原子尺度p - n结,发展了功能无机材料的水热合成新路线等。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如在半导体器件、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提升了他在科学界的声誉和地位,为他当选院士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