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 章 冰钓
后半晌,一家三口去邮局取了钱,又拿到镇上的信用社存好。
自己好奇的从母亲手里接过存折,看到上面的存款已经有两万零五百块。算算自己的稿费再加上卖灵芝、卖鱼的钱,就有一万九千多了。又想想家里这半年的开支,这日子还真是不错的。
从信用社出来,就直接去供销社了,娘儿俩去前面营业厅里看看。父亲绕到供销社后院,去找自己大姨父,托他问问买拖拉机的事。
娘儿俩其实也没什么买的,就是随便看看。这时自己看到营业厅靠墙有一排自行车,想到来的时候三口人骑一个车子,自己还要坐大梁。
“妈,咱家再买个自行车吧,以后我爸也在家,一个车子去地里干活儿啥的也不方便啊。”
母亲没有回答,却走到自行车前看了起来。
“妈,买个轻便的吧,留着你用。”
“不买轻便的,加重的能驮东西,轻便的不实用。”
也是,在农村买东西就得讲究实用,驮个化肥粮食啥的还得是加重的。
看了一会儿,父亲和大姨父一起从营业厅后门走了进来,父亲手里还搬着一个小纸箱。
“大姨父!”
“哎,淑云和文涛也来啦!看看自行车?”
“姐夫。国民在家,文涛也大了,家里一个自行车有点儿不够用,我先看看。”
“看好哪个了,早晚也要买,顺便买回去得了,省的再跑一趟。”
“对,淑云你看好哪个了,顺便买了。”
“这个飞鸽的就挺好。”
“中,钱带够了吗?我带你们去开票,顺便把这个烟钱也一起结了。”
“带够了,咋买这么多烟?”
“先去开票,这次多买点儿,过年和以后干活儿都用的到。”
母亲交了钱,父亲就过去把自行车推到门外的修车铺加工。大姨父把三口送了出来,就又去后面忙了。
“姐夫给开的票,自行车按内部价收的160,那些烟咋这便宜?”
“我去后面找大姐夫,他们刚卸完车。这回拉来一批处理烟,大姐夫问我要不要,就这个红梅最便宜,我就多买点儿。说是时间长了就处理了,我看啥事儿没有。一块钱一条,春耕还8分钱一盒呢。他们内部人只能买这么多,大姐夫不抽烟,都便宜我了。明天他去县里农机站给问问拖拉机,问好了来告诉咱们。”
“嗯”。
自己听着好奇,就打开箱子看里面的烟。半箱红梅,都是用纸包成一条一条的,看形状不带过滤嘴。有一条拆开了,露出黄色的烟盒。用手摸了摸,也没受潮,这应该算他们内部的福利。
加工好自行车,先去镇上派出所打钢印,还给了个小车本。就可以回家了,盛烟的箱子用母亲自行车后架驮着,自己坐父亲车子后座上,终于不用坐大梁了。
回到家里,也没自己什么事,看到池塘里有不少人在玩儿滑冰车,就想去凑凑热闹。刚把滑冰车找出来,二刚就进来找自己了。
“文涛你干啥去了?刚才过来找你,你家还锁着门呢。”
“刚去镇里回来,刚想去找你们玩儿,给你滑冰车,你先玩儿。”
“好嘞!”
自己跟在二刚身后来到冰面上,这小子坐上滑冰车就朝人多的地方滑去。
不知是谁扣了块冰,几个孩子支着滑冰车追逐着打冰球。也没个规矩球门啥的,谁抢到了就用冰锥子打一下,打跑了再追。
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自己站冰面上看着他们玩儿,就想到这池塘是包下来了,也不知里面有多少鱼。在自己印象里就没清过坑,也没放过鱼苗。
今天不早了,明天刨个洞钓一下试试,就是这大冬天的没有蚯蚓,不知道能不能行。
自己回了家,先做点儿鱼饵试试。在家里找到能用的东西,红糖、味精、香油、麦乳精、棒子面儿、白面、熟红薯。
先把红糖、味精、香油、麦乳精放一个碗里,加水搅匀。再放入棒子面、白面和熟红薯,一起和成一个面团。
自己还揪下一小块儿放嘴里尝尝,有点儿奶糖的味道,就是淡了些。棒子面里有碎渣,还硌牙。大黑和小黑以为自己在给它们弄吃的,围着自己够手里的碗,给它们也都揪下一小块,吃了还想要,哪还有它们的份儿。又加点水,和软一些,找个碗扣上,放自己炕头暖和的地方,看看明天的效果。
把自己的鱼竿找出来,检查一下没有问题,把鱼钩换上小号的那种。又去找了个山镐放一起,明早砸冰窟窿用。
第二天吃了早饭,都九点多了,自己拿上东西来到冰面上。凭着印象找个水比较深的地方,先用山镐刨冰窟窿。
这山镐自己用着还挺重,要是有那种冰镩子就好了,可惜这边没有冬天钓鱼的习惯,冰镩子当然没地儿找去,先将就用吧。
这冰还挺厚,刨了十几公分了还不透。也就二十公分直径左右的洞,还没透就把自己累的直喘粗气。还是不能急,不然出汗再感冒了就麻烦了。
应该是快了,下面的冰已经浸水了,看到希望,又加把力,镐尖一下把底面穿透了。拔出镐尖,水一下从那个小洞里冒了上来。
先躲到一边,等水不再溢出,用镐轻轻的把洞底扩大,弄到和上面洞口一样。自己在上面凿冰,也不知下面的鱼会不会跑。先把拌好的棒子面和麸子扔两把打窝,这才抖开鱼线放好马扎开始调鱼漂深度。
冬天池塘里水位不高,自己找深的地方也就两米五左右。都准备好了,太阳都老高了。别说,有太阳晒着还挺暖和的。
鱼饵发了一晚上,里面的棒子渣也软了,自己把面团又揉了揉,就开始钓鱼。
人家东北是棒打狍子瓢舀鱼,我这冰窟窿都刨开了,也不见鱼来透气,往上跳的更没有了,只能安心的钓了。
还好自己有耐心,再说好不容易打的冰洞随便放弃也舍不得,鱼钩下去有二十多分钟,鱼饵都换了三次才有动静。
看着轻轻抖动的鱼漂,自己也没抱多大希望,有动作就不错了。
鱼漂终于被拽下去了,但并不激烈,拉吧,管他是啥东西呢!
还不错,有点儿力量,感受着下面的挣扎站起身,来到洞口边上。当鱼竿举到顶时用手拉住洞口的鱼线,有点儿滑,把鱼线在手上缠了一圈,这才把鱼往上提。
下面的鱼挣扎并不厉害,自己一提出来才看到,是个大鲫鱼,没有一斤也有八两。这鱼不错啊!在河里都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鲫鱼,这下不至于没事干了。
赶紧把鱼摘下来放桶里,又跑回家拿个瓢,往水桶里舀上半桶水,继续钓。
可能这里的鱼一直都没人喂,自从第一条鱼开了口,连着又钓上来几条鲫鱼,都不小,有两条看着不到二两的给放回去了。
眼看着快中午了,钓一会儿该吃饭去了,心里想着,来条大的,来条大的,钓上来就去吃饭。
鱼漂又轻轻抖动起来,自己已经有经验了,看来冬天的鱼都不爱动,吃饵动作都特别小。所以虽然动作轻,也不一定是小鱼。手拿着鱼竿紧盯着鱼漂,好像心脏都在与鱼漂一起跳动。
鱼漂被拽的移动了一下,随后瞬间沉了下去,赶紧拉起鱼竿。
上大货了,手上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拉力,居然没拽动。手上闷住劲儿,鱼线被拽的在冰洞口来回滑动,可别被硌断了。
拽不上来,只能僵持,反正这么小的洞口,它不可能把自己拽下去。
“来,文涛,把鱼竿给我。”
父亲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自己身后,可能怕打搅自己,看自己有些吃力这才出声。
感觉到父亲拿稳了鱼竿,自己这才松手。父亲性子比较急,而且力气大,接过鱼竿后没像自己一样和它僵持,而是开始往回拉。
自己就站在洞口边上,紧张的看着,不是怕父亲拉不动,而是怕鱼竿撑不住。
父亲也没敢只靠鱼竿用力,手把在鱼竿上半截,缓缓往后拉。几分钟后,下面的鱼没力气了,被父亲提到洞口,自己一手扶住鱼线,一手扣住鱼鳃,把它提了上来。
一条大胖头鱼,能有十几斤,自己还以为是鲤鱼呢。这小鱼钩把十几斤的鱼拉上来了,运气还真是不错。
“正想过来喊你吃饭呢,还上个大胖头。你拿鱼竿,我把桶和山镐拿回去。”
说着话,自己把鱼钩摘下来,把鱼放桶里。脑袋在下面,桶边上还露出一节尾巴。
拿抹布擦了手,收拾东西回家。
等进了家门,父亲正和母亲炫耀呢。
“文涛你说是不是?我要不去这鱼就拽不上来,你不知道,这鱼在水里力气大着呢。”
“是是是,你厉害,要不你咋是他爹呢。快洗手吃饭吧!”
“对,我爹最厉害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