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刷历史悲剧视频,始皇帝震怒 > 第56章 死亡4000万到8000万人

第56章 死亡4000万到8000万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后金虎视眈眈。

    在这种局面下,按部就班的拯救大明朝,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怎么拯救大明?

    鸿宇在很多app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推演。

    仔细想起来,好像都没有朱元璋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皇帝主动当流寇,是那种裹挟着大义的流寇。

    有这种先发优势在,其他的流寇,根本竞争不过崇祯皇帝。

    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崇祯皇帝就能够搭建起,忠心自己,有一定战斗能力的军队。

    以战养战,到处抢夺,到处劫掠。

    到了明朝末年,收税变得困难,很多士大夫们,享受了各种各样的优待,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眼看着王朝覆灭,这些士大夫仍然纸醉金迷,不愿意挤出一点点油水,去支援边疆的战士。

    通通该死!

    通通该杀!

    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最终没能拯救明朝灭亡的命运,清朝入关之后,那些士大夫迅速调转方向,转而投靠满清。

    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满清的屠刀,可不会有温良恭俭,照着那些士大夫,不停的斩落!

    朱元璋提供的法子,就是在告诉崇祯皇帝,不要想着倚靠那些文臣们。

    没用的。

    正相反,要培养自己的军队,用自己的刀枪,把那些文臣们杀了,从他们的手里抢粮食,进一步壮大自身。

    你们不是不愿意交税吗?

    不愿意配合。

    现在好了,崇祯皇帝直接扛着刀,带着成千上万的士兵,逼迫你们把粮食交出来,把税款补上!

    …………

    鸿宇越想越觉得,朱元璋的法则很牛。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算有一天,崇祯皇帝没能顺利拯救大明,也可以说,通过自己的手段,完全激发了大明的战斗潜力。

    到那个时候,满清可没那么容易获得天下。

    鸿宇:『崇祯皇帝,你可一定要加油啊,我可以告诉你,满清一旦入关,那可是杀的血流成河,很多时候十天都不封刀!』

    崇祯皇帝:『什么意思?』

    鸿宇:『意思就是,那些人疯狂的屠戮老百姓,一杀就是一个城的人,都是几万几十万的杀。』

    嬴政:『什么情况?这么杀的话,一共死了多少人?』

    鸿宇:『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死了4000万到8000万人。』

    始皇帝嬴政:『你说什么?你确定自己没有说错?你再看一眼你说了多少人!』

    汉高祖刘邦:『怎么可能,不可能杀那么多人吧,4000万到8000万人,比我整个大汉朝的人都多了!』

    汉武帝刘彻:『你是说,未来我汉族的后裔,被屠杀了那么多?』

    曹操:『我以为自己够凶残了,现在看来,我做的恶都微不足道。』

    刘备:『这个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这世上竟然能发生这样的事?』

    ……

    历朝历代的君主,简直都不敢相信,会在一场改朝换代中,死亡那么多人口。

    4000万到8000万。

    太可怕了!

    鸿宇:『我也希望这个数字是假的,但是很遗憾,满清入关之后,的确杀死了那么多人,他们还搞了一个命令,要把头发剪了,不然就杀头。』

    朱元璋:『咱的后人,一定要拼一下,如果你实在搞不定,那就解除团练,让天下人一起反抗满清。』

    如果说,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前,朱元璋是希望,天下仍然归于朱家。

    此时此刻,他产生了别的心思。

    死亡4000万到8000万人,实在太过于沉痛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朱元璋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崇祯皇帝:『真的死了这么多人吗?』

    …………

    大明朝末年。

    崇祯皇帝在位。

    紫禁城内,文武大臣纷纷抬起头,看着天空中飘过的弹幕,陷入了极致的恐慌。

    这些士大夫们,平时一直在忙着内斗,拼命的希望把政敌搞死。

    怎么也没想到,大明朝马上要垮了。

    明朝垮了。

    没什么的。

    换个人当皇帝罢了。

    可是根据天幕上的内容,未来汉人会死掉4000万到8000万人。

    这就很可怕了。

    意味着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死!

    国丈周奎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的呼喊:

    “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想办法,阻挡满清南下!”

    崇祯皇帝沉声道:“阻止满清南下,需要银子,朕现在的内帑,早已空空如也,诸位大臣,能否体恤国事?”

    周奎顿时沉默了,即使他第一个站出来,也是不愿意,捐献银子的。

    内阁首辅魏藻德,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站出来。

    “老臣在京城为官多年,手里有一些积蓄,愿意主动捐出来,解陛下燃眉之急。”

    崇祯皇帝问道:“你能捐多少?”

    魏藻德说道:“老臣愿意捐出500两,这些年来,积攒的银子不多,让陛下见笑了。”

    在场的众多官员,哪一个不知道,魏藻德家财何止万贯,别说捐500两,就是捐5000两,5万两,那都不是事。

    周奎也跟着表态,他是皇帝的岳丈,也得适当的配合一下皇帝。

    “启禀陛下,我周家愿意捐300两。”

    众多大臣们,陆续上前捐款,每一个人都捐出了一定数额,但基本上都在几百两,甚至有的大臣,只捐了几十两。

    崇祯皇帝费了一番口舌,最终从满朝文武手中,拿到了1万多两银子。

    如今的大明朝,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处处都要用钱。

    1万多两银子,连燃眉之急都解不了。

    没用。

    就在这时,天幕之上,忽然出现了新的内容。

    『明朝末年,士大夫们毫无责任心,他们虽然享受了一切荣华,但是却不愿意舍弃丝毫利益。』

    『李自成在天灾人祸下,选择了造反,一路打到京城。』

    『这些士大夫们,根本没有多少抵抗之心,他们本来以为,李自成当上皇帝之后,仍然会重用他们。』

    『却没有想到,李自成是个嫉恶如仇之人,对这些贪官污吏充满愤恨。』

    『同一年,李自成在这些贪官污吏身上,拷打出了7000多万两来路不明的银子。』

    这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实在是太富裕了,保守估计,他们所持有的总财产,是超过1亿两白银的!

    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的数字,人都傻眼了,然后又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1万多两白银。

    真tmd荒唐!

    这满朝文武,一个个装作手里没钱,在大明朝面临生死危机之时,一共就凑了1万多两白银。

    李自成打进来之后,从这些人身上,拷打出了7000多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突然忍不住笑了,“你们可都是我大明的好臣子!真是好臣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