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丞相府遭软禁
上元节,街巷中,女子提灯穿街过巷,男子手持酒杯吟诗作对,少年欢歌笑语,老者簇拥城中戏台等待好戏开场。
在这场热闹之下,丞相府的气氛却冰冷至极,没有半分节日的喜庆。
按照惯例,顾丞相由午后时分入宫观礼,一直到晚膳结束,领一盏宫灯返回府中。
今年的上元节,顾丞相早早穿戴好官服等旨入宫,可旨意却迟迟未到。从早到晚,顾丞相一直端坐在正堂,不曾用膳,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顾丞相虽脸上不露声色,但内心开始猜测缘由。
顾丞相虽身居高位,对君上的忠心却从未有二,朝堂之中,他更是鲜少与同僚起过争执。而且,君上所立的太子,人心所向,朝堂之中反对的声音甚少,并不存在太子从中作梗,为难他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丞相。
明明十五日前,丞相府还收到了君上恩赐的菜肴。
短短十几日,丞相府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吹草动,一切都应如惯例,怎么会没有入宫的旨意呢?
眼看即将过了宫内晚膳的时间,顾青君按捺不住,起身走到府门口,左右观望,希望能看到传旨的大内监。可街上除了来往穿梭的人群,半点大内监的身影也没有。
就在顾青君失落的准备回府时,瞥见了斜对面淩府的侧门走出一身穿官服之人。等他想要看仔细时,砰的一声,宫内放起了烟花,所有人开始簇拥着朝烟花的最佳观赏点奔走,希望今年能站到一个好位置,近距离看到宫内举办的盛大的烟花表演。
顾青君的眼前瞬间多了很多人,挡住了他的视线。他踮起脚尖往淩府的方向再去看时,已找不到那人的踪迹。
许是看错了吧。顾青君小声念道。
“老爷,您一天没吃东西了,用晚膳吧。”顾夫人将一碗团圆端到顾丞相面前。
顾丞相的视线越过正堂的屋檐,看了眼高悬的圆月,似是感应到什么,胸口沉的发闷,喘不过气。顾丞相长呼口气,接过碗的手不住的在抖动。
“君儿,别看了,过来吃团圆,”顾夫人没有察觉顾丞相的异样,端着另一碗团圆朝站在门口的顾青君喊了一声。
“来了,娘。”顾青君应了一声,将刚才的神秘官人暂时搁浅,奔正堂方向走来。
突然身后传来高喝一声:君上旨意到……
顾青君回过头,只见大内监独自一人高举旨意,由府外走向府内。立马双手抱拳行礼,唤道:顾青君见过大内监。
大内监此时代表君上,对顾青君的行礼,只作点头回应。
顾丞相和顾夫人走上前,跪在大内监面前,双手先是抱拳,然后俯下身等候旨意。
顾青君是在院中碰上的大内监,跟随大内监一同进的正堂,待大内监站定后,顾青君绕到顾丞相身后,准备下跪。
大内监见顾青君的下跪动作后,立马阻拦道:“君上口谕,顾侍郎不必跪。”
顾青君不仅是顾丞相之子,还是户部侍郎,然而不管何种身份,君为大,他都要跪。
君上的口谕是何用意?
不仅顾青君想要弄清楚。
顾丞相何尝不想弄清楚。
眼下。顾丞相以为终于等到入宫的旨意,接旨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出声提醒道:“君儿,君上要你站,你站着接旨便是。”
“是,顾青君遵旨。”顾青君向大内监行了个礼。
大内监打开旨意,高声念道:顾斐利用凌来书的绸缎庄大肆敛财,豢养私军,意图谋反,人证物证确凿,现革去丞相之职,顾府所有人不得出府,听候发落。
顾丞相面色一沉,等不来的旨意让他早有不好的预感,只是没想到会被扣上谋反的罪名。
“顾丞相接旨。”大内监并不是落井下石之人,合上旨意后,还是尊称一声顾丞相。
顾丞相收回神,目光沉静地望向大内监,声音中不带一丝波动:“顾斐接旨。”双手接过大内监手中的旨意,然后转头看向顾夫人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说道:“夫人,你带君儿先去一旁等候,老夫同大内监有些话说。”
顾夫人脸色苍白,紧抿着唇,显然是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等了一天,没有入宫领赏的旨意,却等到谋反的旨意,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颤抖着接过圣旨,然后带着顾青君退到一旁。
顾青君看着父亲的背影,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这个上元节,他们顾家将不再是昔日的显赫家族,而是可能即将被打入天牢的罪人。
大内监搀扶起顾丞相,问道:“丞相是想问个明白?”
顾丞相摇了摇头,说道:“既是君意,老夫遵旨。只是,能否恳请大内监答应老夫一个不情之请?”
大内监说道:“丞相,请讲。老奴尽力而为。”
顾丞相看向顾青君的方向,说道:“若老夫伏诛,能否保全君儿一命?”
大内监万万没想到顾丞相的不情之请,竟是这个。
顾丞相知道大内监不敢贸然救下罪臣之子,但他还是想尝试。
大内监似是再顾虑什么,他靠近顾丞相,用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说道:“今日中元节,宫内人多杂乱,杨统领本应留在宫内当差,可老奴出宫时,并未见到杨统领。以丞相之见,杨统领此时会在哪里?”
顾丞相低下头,见大内监端在怀里拿着拂尘的手,指了指丞相府外。
“杨统领带领禁军已经包围了丞相府?”顾丞相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是啊,丞相又不是寻常百姓,朝中关系盘根错节,岂能说动就动。更何况,此前,毫无征兆。
果然,君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他让大内监独自一人前来宣读旨意,就是在等顾丞相亲自送上谋反的罪证。
旨意中明确指出顾丞相与淩府勾结,若他此时去往淩府,那么隐藏在暗处的杨统领便会以最快的速度来个人赃俱获,坐实他与淩府勾结谋反之罪。若他选择进宫申辩,直接以庶民擅闯宫门的罪名打入天牢,再被扣上个抗旨不遵,照样是个死。
看来,顾家难逃一劫。
顾丞相向大内监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大内监冒死告诉他丞相府外有埋伏一事。
大内监领了谢意后,带着顾丞相的官服离开了顾府,回宫复命去了。
顾青君走到顾丞相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早已红了眼眶,此时正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他说道:“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变成这样?君上一定是听了谗言,才会不辨是非。父亲,等孩儿进宫问个明白。”
听到顾青君的话,顾丞相面色凝重。旨意中只提到他被罢官,没有提及顾青君的官职。也就是说,顾青君可以以户部侍郎的身份进宫面君。
或许,等顾青君面君,表明顾家的忠心,谋反的事情会有转圜?
是否是诬陷,此刻君上的心里怕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如今,国库一半的收入,是靠的淩府;淩府与丞相府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恐怕君上早已忌惮,一直再找机会除掉他们二人。
君上已经不再信任他们顾家,纵使顾青君面了君,忠心在那些所谓的人证和物证面前,算的了什么?
顾丞相扶起顾青君,厉声道:“君儿,如果你逃出去了,无论顾家作何发落?不准你替顾家伸冤,改名换姓好好过后半辈子。记住了吗?”
顾青君一脸的不可思议,他怎么会舍弃家人独自去逃亡,他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声音中忍不住带着颤抖:“父亲!”
顾丞相轻轻摇头,示意顾青君不必多言。他深知,此刻的抵抗无异于螳臂当车,只会让局面更加不利。他对顾夫人道:“老夫累了,回房歇息了。劳烦夫人替老夫陪陪君儿吧。”
顾夫人知道顾丞相是要她盯着顾青君,阻止他去做傻事。她轻声应道:“我知道,老爷放心。”
深夜,街上的人群早已散去,只有更夫敲打着梆子,高喊:子时已到,小心火烛。
顾丞相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否则新的旨意下来,谁也救不了顾青君。他想到一人,或许能救顾青君,此人正是驻扎在天门关的戚将军。即便戚将军不顾及旧情,只要顾青君顺利到天门关,过了天门关就是外族,君上再也抓不到顾青君。
吱呀,顾丞相听到门响,却没有起身,保持着原来的姿势,问着走进来的人:“夫人,君儿睡下了?”
顾夫人嗯了一声,躺到床上,从背后抱住顾丞相。
顾丞相从身前握住顾夫人环过腰的手,笑着说道:“以前每每抱夫人时,夫人总说老夫老妻,抱来抱去不成体统。一晃二十年了,夫人终于肯主动抱老夫了,哪怕老夫此刻死去,也已死而无憾。”
顾夫人忍了许久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边哭边说:“君儿怎么办,他才二十六。”
顾丞相坐起身,将顾夫人揽入怀里,轻轻拍打:“放心,等下老夫写封信,让君儿天亮趁乱逃出去,投奔戚将军。”
“戚将军?”顾夫人抬起眼眸望向顾丞相:“戚将军与老爷不是在朝堂上闹得水火不容么?君儿投奔他,与自投罗网有何区别?”
“的确,不过戚将军为人正直,他不会因为一己私怨伤害君儿的。”顾丞相解释道。
顾夫人说道:“老爷有对策就好。”说完,依偎在顾丞相怀里睡去。
而另一间房内,顾青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白天看到的身影,那个身穿官服之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从淩府侧门出来?难道他就是陷害父亲和淩府的幕后之人?
眼下丞相府被封,连只苍蝇也飞不出去,天大地大,茫茫人海,他如何找出那人?即便找到人,在不确定他是不是幕后之人的情况下,会不会弄巧成拙?
就在顾青君不知如何时,府内的小厮披着夜色匆匆跑来,敲开了他的房门,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少爷,小的听见后门有动静,过去查看时发现有人在后门塞了封信,小的看上面写顾侍郎亲启,赶紧送来了。”
顾丞相谋反的旨意并未公开,谁会知道丞相府的变故,并及时送来证据。
难道是白天见的那人?
顾青君问道:“可有见到来人?”
小厮回忆道:“小的赶过去时,那人已经走远,小的只看到背影,那人身穿黑色的斗篷,头戴竹色的斗笠。”
顾青君问出关键的地方:“那人有多高?”
小厮摇摇头,表示不清楚。他看见背影时,那人已走出大约七八十米的距离,甚至是不是他都不一定。
顾青君再一次问道:“那人多高,你再好好想想,这对我很重要。”
小厮猛然一拍脑门,说道:“少爷,小的想起来了。小的赶到后门时,透过门缝看到了黑影,大约在门环上面。小的过去开门时,那人就走远了,地上放了封信。”
顾青君根据小厮的话,推测出,送信之人比他高,那和白天看到的官人并非一人。
顾青君拆开信封,展开里面的信纸,上面写道:救顾斐,速来城西月老祠。
顾青君将信纸高举过头,映着月光,试图通过查看信纸的质地,能获得送信人的线索,可惜信纸带不来任何线索,它不过是大街上随处就能买到的普通信纸。
小厮见顾青君在迟疑,自告奋勇道:“少爷,恕小的多嘴,万一来信之人真的能救老爷呢?总要试一试。”
……
小厮继续说道:“少爷不必以身犯险。小的有幸身形样貌与少爷有几分相似,让小的假扮少爷去月老祠赴约。若真有证据,小的替少爷取回来;若是陷阱,小的拉他一同下地府,绝不出卖少爷,出卖丞相府。”
顾青君自然不同意,如果为了救顾家,随意牺牲掉他人的性命,那他后半辈子都将活在自责之中。思来想去,他决定亲自赴约。
看看对方究竟是人还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