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笑说两晋 > 第5章 争功平东吴

第5章 争功平东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只说马隆平定西凉,朝廷打算奖赏有功将士,可偏偏贾充带头说道:“这西征的将士已经官位显赫出征的时候已经赏赐过了,不应该再封赏了!”

    然而卫将军杨珧却反驳道:“以前马隆出征的时候,只是为了鼓励一下他们,现在他们立了大功怎么可以不重赏,这不是要让有功的将士寒心吗?将来谁还肯为朝廷效力呢?”

    贾充又补充道:“若是他们再有功劳,是不是要给他们封王呀?”

    杨珧再反驳道:“当然,只要他们有封王的功劳,自然可以封王,但现在他们的功劳只需要小小的恩赏,让出身寒微的他们对朝廷,对陛下有信心。”

    武帝接着说道:“好了,好了,杨爱卿说道很对。”于是就一一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了!这马隆被加封东羌校尉,不过从此就再也没升过官,这东羌校尉一干就是十几年,还中途被人顶了下来。当时略阳太守严舒凭借与外戚杨骏通婚,图谋取得马隆西平太守的职位,于是谤毁马隆年老昏惑,不再适合在当地镇守。朝廷于是征还马隆,严舒得以接任。但严舒接任后,当地氐族和羌族人又开始大举集结,当地的人民都十分畏惧,而朝廷又怕当地胡人再次叛变,于是罢免严舒,再次派马隆任原职。马隆最终亦在任内逝世。(这是一个看门脸的社会,马隆的能力应该可以成为西晋王朝的柱石,可就是被摁得死死的)

    话分另一边,只说这孙皓,还一直认为天下太平,天天载歌载舞,日日抱着美人不知疲倦。若是有人看他不顺眼,往往就会加以重罪处罚,要么是剥脸皮,或是挖眼,不知有多少人活活被折磨死。

    益州刺史王濬听说了情况后,上表说道:“孙皓荒淫残暴,现在正是机会,臣造船都七年了,再不打,这些船可就要腐烂了!而且老臣已经70岁了,活不了几天了,希望陛下不要在错过机会了!”司马炎再次召集群臣商量对策,贾充、荀勖等依然阻止出兵,只有张华赞同。正好这时王浑上报:“孙皓无道,甚至想北伐,应该迅速定对策。”然而司马炎以现在是冬天为理由,等明年再说。一天,晋武帝正在和张华下棋,张华说道:“现在我晋朝,正是国富兵强,是时候统一天下的时候了。而且这孙皓荒淫无道,滥杀无辜,失去人心,现在讨伐,正是时候,不应该错过机会啊!不应该忘记羊祜将军的遗言呀!”

    司马炎毫不犹豫的起身,说道:“好,明天就出兵。”第二天,就让张华去准备军粮的战争物资了。然而贾充等还是来阻止司马炎平吴,司马炎听了很生气,睁大眼睛怒视着贾充说道:“你他娘的,亏你还是我家亲戚,又是大臣,他妈的,你到底是站那边的?怎么天天来阻止我发兵?再乱我军心,就军法处置。”这贾充吃了一鼻子灰,连连磕头就退下了。晋武帝这才放开了笑容,并任命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向涂中出发,安东将军王浑向江西出发,建威将军王戎向武昌进攻,平南将军胡奋向夏口出发,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江陵出发,龙骧将军王浚和广武将军唐彬,率益州士卒,顺长江向东进攻,东西并进,共二十余万人;并任命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都督,统领全军。分派完成,武帝才散朝回宫。

    只说这龙骧将军王濬,早已经饥渴难耐,摩拳擦掌,一听伐吴,最先出发,率领水师一路向东。长驱直入,来到丹阳。丹阳监盛纪出兵迎战,这哪是对手呀!只见王濬水军横冲直撞,一鼓作气,就把盛经拿下了!王濬继续前进,探得前方西陵峡有铁锁阻拦,江心又埋着铁锥。于是王濬就做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个也有方百余步大,筏上扎成草人,被甲执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铁锥刺到筏上都被筏带去。又做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铁锁,就点起火炬,将铁锁熔化烧断,于是战船通行无阻。

    这时已经是咸宁六年春天了,王濬和唐彬已经到达西陵,这西陵是东吴的要塞。东吴在西陵派遣了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璩及西陵监郑广,宜都太守虞忠,一起扼守。然而这哪是晋军的对手,只见晋军四面攻城,一鼓作气,打的吴军毫无还手之力,吴军士兵无心恋战,纷纷丢下武器一窝蜂的跑了。王濬又乘胜追击,一路攻破荆门和夷道两座城池,并生擒吴将陆晏。王濬又马不停蹄,穷追猛打拿下乐乡,生擒东吴水军统领陆景,使得整个江东都为之震撼,东吴平西将军施洪等纷纷来降。

    晋安东将军王浑,攻破寻阳,击退吴将孔忠,生擒周兴等数人,收降了吴厉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这边,镇南大将军杜预,秘密的派遣牙将管定、周旨等,夜间坐船偷袭巴山,张旗举火,作为疑兵。吴都督孙歆,看见很害怕,不禁咋舌,结巴的说道:“这晋军,难道有翅膀,飞着过长江的吗?”当下派兵去迎敌,却被周旨等预先埋伏,突然杀了个措手不及。孙歆在军营里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静静的等待消息,哪料晋军来的那么突然,孙歆本想逃,但为时已晚了,最后被活抓。杜预来到江陵城下,东吴将军伍延诈降,却不料被杜预识破,城池不久就被攻破,伍延战死。听说江陵被攻破,湖南以南的各州郡都纷纷来投降。

    胡奋攻克江安,这时朝廷下令,令胡奋与王濬、王戎,一同进攻夏口、武昌,杜预于是分了一部分士兵给王濬,胡奋与王戎也来帮助王濬,一战就破了夏口,再战又平定武昌,开着战船向东去,所向无敌。

    这时正是春汛期,江水暴涨,这贾充又来作妖了,向武帝奏道:“敌人强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平定的,现在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雨水多,天气潮湿,一旦发生瘟疫,反倒是让东吴得逞,应当速速收兵,日后再做打算。虽然我们现在进攻很顺利,但是我们损失也不小呀!应该把张华斩了以谢战死的士兵们呀!”贾充常常阻止统一天下,大体是怕别人的功劳超过他,毕竟他能上位靠的是卖弄,根本没有军功。然而司马炎却不以为意,把他的走表按下不发。

    这边,东吴遣丞相张悌及督军沈莹、诸葛靓(大家都叫诸葛亮,就是这个靓没有那个亮)等,率领三万,渡过长江迎战晋军来到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沈莹对张悌说:“长江上流的军队,没有防御设备,晋国水军顺流而下,一定会从这里经过,我们不在这里布防,以逸待劳,现在若是渡江,要是战败,那我们东吴的大势就没有了!”

    张悌慷慨激昂的说道:“东吴快亡了,这个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渡江,和敌人决一死战就算战败,也是为国而死,那就没什么遗憾的了!若是在这里守株待兔,一旦军心瓦解,士兵们一哄而散,到时我们除了投降还能怎样?我东吴号称江东大国,在现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却没有一个人为国而死,这不是耻辱吗?我决定了,我们要以死报国恩!”

    说完,吴军渡过了长江,到了板桥。遇到了晋军扬州刺史周浚,两军交锋,吴军不堪一击,不一会就丢盔弃甲纷纷的逃了。诸葛靓看形势,已经无法挽回,就劝张悌一起逃跑。张悌流着泪说:“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贵为宰相,常常担心会苟活于世,现在能为国而死,值了!诸葛靓流着泪自己跑了!”张悌手执钢刀左拦右阻,杀了几个敌军,继而被包围,看无希望,张悌举起钢刀仰天长叹一声,自尽身亡。这时诸葛靓还没走出一百米。沈莹看张悌已经阵亡,也不顾性命,拼命力战多时,最终体力不支,阵亡。

    王濬听说板桥已经得手,马上挥兵直指建业 。扬州别驾何恽,听说王濬要进攻建业,就跟扬州刺史周浚说道:“公已经战胜吴军,马上就可以到东吴首都了,建立天下奇功,现在难道还要拱手送给别人吗?”周浚就派何恽去跟王浑讲,王浑摇头说道:“皇上只让我们守在江北,不可以轻进,而且还令王濬受听我的,他要是去打建业,到时让他等我一下就是了。”恽答道:“王濬从巴蜀向东直下,所向披靡,功在垂成,怎么可能会听你的呢?况且公身为上将,应当当机立断,何必事事受诏令呢?”王浑始终未肯信,就让何恽回去了。

    原来王濬开始攻下建平的时候,奉诏受杜预节制,等要进攻建业时,又奉诏归王浑节制。王濬到了西陵,杜预给王濬一封书信,写道:“将军你已经拿下东吴的西部,现在应该进攻秣陵(南京),拯救江左生灵。从长江到淮河,肃清泗水、汴水,然后溯流之上,班师回朝,那可是一大盛举呀!!”王濬看后很开心,马上回书杜预,随即顺流而下,到达三山。吴游击将军张象,带领舟军数万人,前来抵御。看见王濬水军军容气盛,只看见江面上旌旗蔽空,舳舻千里,这把张象吓得魂飞魄散,立马就投降了!王浑立马派使者去邀请王濬到他的军营议事。王濬冷冷的说道:“现在长江风浪很大,等改日再受教。”

    王濬挥兵直抵建业城下,吴主孙皓,听到兵临城下吓得是魂飞魄散,无计可施。只有一个将军陶浚,说道:“晋国的船都比较小,若是我们招两万士兵驾大船,或许能克敌。”孙皓也没办法,只能听陶浚的了!可是这建业城了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些个,游手好闲的人留在城里,一听说招兵,这些个游手好闲的个个来应聘,在军营里吃了几天饱饭,就又一窝蜂的跑了。陶浚也没办法了,只能如实的报告孙皓情况。这时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劝孙皓向晋军投降。孙皓不得已就只能选择投降了。分别向王濬、王浑交了降书,并向司马伷处送交玺绶。王浚接了降书,仍驱舰大进,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南京城。吴主孙皓,光着身子绑着,衔着玉璧牵着羊,让士兵抬着棺材以及亲属数人,走到王濬垒门,流着泪乞求投降。王濬亲自为孙皓松绑,受了玉璧以及烧了棺材,请入军营中,以礼相待。随即驰入吴都,收了图籍,封了府库,严止禁士兵烧杀抢掠,自己也不拿一分一毫,并且向朝廷告捷。

    明日,王浑听说王濬已经接纳了吴主的降表,提前进了南京城,因此王浑愤怒,大声呼道:“来人,给我点兵,我要把那个王阿童给捏碎了。”

    这时参军何攀谏止说道:“将军这万万不可呀!届时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呀!不如让我去劝劝他。”

    王浑答道:“好吧!先依了你!”

    于是何攀又急忙忙的来到王濬军营,对王濬说道:“足下成此大功,扬名四海。奈何这王将军却妒忌您一个人独自接受吴主的降表。没能和他一起感受这美好的时刻,现在他心里很不服气,还扬言将带兵攻打将军。昔日许由、巢父曾经有让天子的美名。将军不如学学这些大贤人,这不是很好吗?”

    王濬大怒道:“就连着市井小民都知道为了几个铜钱而争利,何况现在是灭吴的大功劳呢?舜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他是大丈夫?我难道就不是大丈夫了吗?王浑小儿是什么东西,不就靠着皇亲才有今日,他若是带兵来,老夫就在这里等着他。”

    何攀又说道:“将军既然不肯让,那不如把吴主孙皓交给王浑,到时我去为二位将军讲和,好吗?”

    王濬答道:“这倒是可以。”于是何攀将孙皓带回了王浑军营,王浑就把孙浩囚禁了起来,这是王浑的怨气才稍稍的减了一点。

    晋武帝听到捷报,马上召集群臣,大摆筵席,一同庆贺。晋武帝举着酒杯,流着泪说道:“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呀!”晋武帝正准备论功,以王濬为首。忽然接到王浑的上表,说道王濬违抗命令,不听他的节制,应该给他治罪。朝廷里很多人都依附王浑,说应该把王濬用囚车押回洛阳治罪。武帝没有接纳这些建议,但是下旨责备王濬,“说他不听王浑的命令,违抗圣旨,功劳虽然有,但是忤逆。”王濬受到了朝廷的责备,立马上表为自己辩驳。

    武帝看完王濬的反驳后,知道王濬被王浑嫉妒,也就不追问了,立刻下令班师回朝。王浑用囚车押着孙皓,和琅琊王司马伷一路,送孙皓去洛阳,孙皓到洛阳城门时,满身污泥。司马炎下令将孙皓释免了,给了孙皓衣服车马,还赐爵归命侯,拜孙氏子弟为郎。所有东吴旧臣,量才叙用。

    东吴平定,天下一统,晋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太康。一日晋武帝召集群臣会见孙皓,晋武帝对着孙皓说:“朕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

    孙皓指着晋武帝的座位也说:“臣在南方,也设这个座位等君很久了!”

    一旁的贾充听后,很不吮,冷冷的说道:“听说你小子在南方一会挖别人的眼镜,一会又剥别人的脸皮,不知那些都是得了什么罪的人呢?”

    孙皓指着贾充说道:“那些都是忤逆弑君,奸邪不忠的人,因而受刑。”贾充听了这话不由得面红耳赤,掉头就退下了,这贾充是自取其辱呀!

    王濬、王浑相继回朝,在路上两人为功劳大小吵个没完。晋武帝就令廷尉刘颂,评论平吴的功劳大小。这刘颂一向依付王浑,就把王浑列第一,王濬第二。晋武帝看后,觉得这刘颂阿谀奉承,就把他贬了官。怎奈王浑私党,充斥着整个朝廷,王浑的儿子王济又娶了公主,那气焰更是咄咄逼人,个个都来为王浑说话,武帝也没办法,也只好委曲通融,增王浑食邑八千户,进爵为公。授王濬为辅国大将军,以及杜预、王戎等,进封县侯。以下诸将,赏赐有差。遣使祭告羊祜庙,封祜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魏蜀吴三国乱世,至此就结局了。然而中国的乱世并没有结束,晋朝的统一是非常短暂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