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动明王 > 第二卷一统江山第四十二节家破

第二卷一统江山第四十二节家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运河頔塘、太湖溇港、众多横塘和万顷圩田组成的湖州太湖溇港圩田系统,把湖州城区与织里、旧馆、南浔等市镇和大量乡村,联系成为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由溇港圩田衍生的“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使湖州自唐宋以来就成为我国粮、桑、渔、畜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此名闻遐迩。溇港横塘的水工建筑群与太湖、苕溪、环湖诸山和周边的民居、古桥、圩田、桑带、鱼塘和谐共生,是太湖流域独有的文化景观。

    杨玉郎他们没有趁着夜色袭击敌人,而是先来到湖州城里面。寻找了一个破旧的寺庙栖身。

    一百多里地,走了好几天。战士们这个时候都已经人困马乏了。杨玉郎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面,心里面想着怎么样才能取得一个开门红。

    忽然,门外放哨的战士传来了鸟叫声,这个是夜晚有人来的警报,杨玉郎迅速的躲了起来。屋里的五十多人也藏身在房屋两边。

    夜色里,隐隐约约的只见一老一小两个人慢慢的走了进来。两个人边走边说着话,声音低低的,听的不甚清楚。

    几个战士跳了出来,用枪指着两个人。那两个人吓了一大跳,看见几个人突然出现,惊呼声差一点喊出来。

    有人打亮火折子,就只见眼前一老一小两个乞丐,穿的破破烂烂的,一脸的菜色。两个人紧紧的抱着在一起 ,生怕这些人伤害他们。

    杨玉郎这才现身问他们,原来他们是爷孙两个人,才从苏州一路流浪到了湖州城,大半年来就住在这个破庙里面。

    爷孙两个人天天出去讨饭吃,饥一顿饱一顿的,兵荒马乱的时候,谁家也没有多余的钱粮,两个人没有饿死都算是万幸的了。

    原来家里是在苏州府的太仓,家传有制作肉松的手艺。几代人勤勤恳恳的,依靠制作肉松过活,家里的情况倒也富裕。

    奴国倭寇小鬼子们进驻太仓的时候,命令他们家制作肉松充当奴国倭寇小鬼子们的军粮食物,不承想老者的儿子眼看奴国倭寇小鬼子们强行豪夺。

    心里面不舒服,就暗地里收了不少的病死猪肉,用病死猪肉给奴国倭寇小鬼子们制作肉松。

    一段时间内倒也相安无事,没有想到,在一次酒席之中,那老者的儿子便把这件事说了出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结果被旁边的一个人听了去。

    这个人原来是信阳城来苏州府太仓这里一个耍猴的,有一次在外面撂地摊耍猴,无意间听到当地的县丞大人喜好肥胖女子。

    于是大着胆子,孤注一掷便将自己的肥胖老婆装扮一番,连夜晚上送上门去。

    没有想到第二天中午老婆回来后,眉开眼笑的给他说,以后可以不用耍猴儿了 ,县丞大人让他负责全城的掏粪工作。

    这个家伙倒会钻营,有了这个任命以后,一方面就控制掏粪的农民,给钱才可以继续掏粪,另一方面,缴费了才让农民上门去掏粪。

    两方面收取钱财,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发迹成了有名的财主。因为他嘴里经常老乡长老乡短,人称他为:信阳老乡。

    虽然自己的老婆不间断的去县丞大人那里过夜,但是不妨碍他四处发财。

    奴国倭寇小鬼子们攻占太仓的时候,他的靠山县丞大人一溜烟的跑路了,连他的老婆也拐走了,平时那些掏粪的农民也就不再服他管了。

    奴国倭寇小鬼子一来,农民们也不敢进城了,于是他也就没有了收入,靠着以前的搜刮的大粪银子过日子。

    老婆跟着人跑了,自己现在没有了靠山,放屁都不响了。好几天没有见荤腥,今天准备吃点儿好的。顺便踅摸看看,有什么捞钱的生意。

    这一天正在酒楼吃饭,结果听见旁边的酒桌上面有人说用病死猪肉给奴国倭寇小鬼子们制作肉松,小鬼子们还没有发现,他打眼一看,这个人衣衫亮丽,看来家里面有家底。

    于是急急忙忙的,桌上的酒菜都顾不上吃了,提着自己的裤子就朝着奴国倭寇小鬼子们的驻地跑,他要去告密。

    奴国倭寇小鬼子来到酒楼的时候,那些人的酒局还没有散,结果被人抓个正着。拉回军英一顿暴打,老者的儿子就招认了。

    这一下家里遭殃了,一大群奴国倭寇小鬼子们和汉奸走狗皇协军们冲进家里,见人就杀,然后翻箱倒柜的,拿走了家里的所有东西。

    就连家里的空房子也赏给了告密的信阳老乡,那河南信阳老乡平白无故的得了一所大宅院,心里高兴异常。

    于是就更积极的出卖天朝上国的人,帮着奴国倭寇小鬼子们欺压老百姓。奴国倭寇小鬼子们看他比较卖力,就让他当了当地的维持会长。

    于是这个家伙就四处吹嘘,自己如何让这一家人死个精光,自己如何有了新的靠山,自己的宅院如何没有花一文钱等等。

    那日多亏那老者带着孙子在街头闲逛,回家的时候晚了一些,结果在街道口碰见自家的邻居,才知道了自己家里的祸事。

    现在自己的家里已经是空空如也,就连宅院都已经被告密者拿走了。自己目前就只剩下孙子一个人了。

    自己家里大大小小的十几口人就这样没有了,那老者眼见祸事临头,急惶惶如丧家之犬,带着孩子一溜烟就出了城门。

    一路上走的大路,幸亏装了一些银两,才得以一路磕磕绊绊的到了湖州。在这里坐吃山空,衣服也当了,都换了吃食。

    后来就一直栖息在这一座破庙里面,大半年的,老的老小的小,就连跑路也也跑不动了,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

    杨玉郎听了以后,义愤填膺,周围的战士们也是咬牙切齿,没有想到现在的天朝上国居然还有这样狼心狗肺的人。

    大家一边安慰老者,一边看着杨玉郎,杨玉郎知道,大家这是逼宫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