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外飞仙第四十六节黑衣
陆陆续续的,各地传来的消息,奴国倭寇已经直扑内地而来。
而且一路上杀人如麻,青壮年很多不是被杀,就是被抓住成为奴国倭寇的劳力。还有不少的小孩子被随船运去了奴国倭族。
沈小西一天到晚马不停蹄,长远打算:现在有了根据地,有了粮食,有了人员,下来当务之急就是补充有生力量。
发动周围的人召集青少年加入军队。并且和大家商量,看看能不能给部队换一个名称。以前是衢州府游击军,现在需要换个名字,要打出自己的名号。
一群人思来想去,都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名字可以体现这支部队。
于是沈小西小手一挥,干脆就叫:黑衣军团。
以后大家都能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支英勇无畏的队伍,他们的名字叫做“黑衣军团”。
这支队伍由各路好汉组成,他们背景不同、身份各异,但都怀有一颗坚定的抗倭之心。
在倭寇肆虐的年代,黑衣军团挺身而出,守护着天朝上国的海岸线。
他们身着简朴的黑色战袍,手持锋利的武器,以顽强的斗志与倭寇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战场上,黑衣战士如猛虎下山,奋勇杀敌。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气势磅礴,令倭寇闻风丧胆。
在激烈的交战中,黑衣军团战士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畏的勇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黑衣军团的领袖们更是智勇双全,他们善于谋划战略,指挥若定。
在他们的带领下,黑衣军团如同一支利箭,直插倭寇的心脏,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这些黑衣军团抗倭英雄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而不懈努力。
想到这里,沈小西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这么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碰上了,今生不虚此行。
今世小鬼子碰见了自己,那就只能是小鬼子倒霉透顶了。
不过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新近参与加入黑衣军团的年轻人不多,大多数都是害怕小鬼子打过来,参军是给自己找的一个藏身之所。
这让沈小西特别的郁闷,真想强行拉壮丁,把这些人强行加入队伍中。
这些人的脑袋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门夹了,居然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逃避。
想起来上一世界的年轻人,沈小西觉得有些心痛。
无聊追星,就不想想,其实最伟大的明星就是那些守卫国门的子弟兵们,没有他们日夜的坚守和呵护,你还有时间追星,估计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没有了他们,估计你的姐妹都会被抓到菲律宾当佣人。
军人的地位和待遇,一定要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如果有特权阶级,那么真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军旅阶级。
他们用性命保护了民族,保卫了国家,保证了安全,保障了尊严。
不要说什么军人执政不利于发展,要是军人执政了,那估计天下太平了,你也才可以发展。你的发言权和威严,永远是在大炮射程之内。
一个国家也只有军人才可以保证你的尊严。
沈小西拍了一下自己的脸,居然走神了不知不觉的想多了。不知道编辑大人能不能提意见?
需要想想办法,找什么样的兵源呢?
按照自己的设想,有文化的最好,现在的军队里面,文盲大部分都是,识字的人没有几个,四百多人里面,也只有不到五十人才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要是识文断字,看懂文章的,也就十几个人了。天呐,好好的一个天朝上国,被糟蹋成了什么样子。
要想黑衣军团以后发展壮大,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沈小西决定,自己要找出一堆的书生出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没有想到衢州的周围还有众多的书院。而且书院里头的学生还不是少数。其中比较大的有:
梅岩精舍(柯山书院)、清献书院、明正书院,崧山书院、逸平书院、江郎书院、集义书院、克斋书院,开化包山书院以及常山石门书院等。
位于衢州烂柯山之南的柯山书院,以及江郎书院是距离自己根据地是比较近的。
因此,沈小西决定自己带人去一趟,争取让众多的书生们加入到抗击奴国倭寇的队伍里。书生要是训练好了,那以后就是整个黑色军团的骨干了。
一大早还未及出行,一场瓢泼大雨来临。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是一声声沉闷的雷鸣。
很快,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如瀑布般砸向大地。
雨幕笼罩了一切,军营里面的军人匆忙躲避,雨水很大,落地了马上形成水洼,大雨溅起一片片水花。
雨滴猛烈地敲打着大地,像是要洗干净这个世界。大雨模糊了视线,让整个山峦变得模糊而神秘。
雨水迅速汇聚成小溪,在低洼处形成积水,倒映着天空的黑云。
这场瓢泼大雨仿佛是大自然的宣泄,带着无尽的力量和激情,将世界彻底洗礼。
沈小西看着这场大雨,梅雨季节还有几天才到,怎么今天就下起了大暴雨。也好,这一次场雨估计也限制了奴国倭寇的动作。
但是雨一停,倭寇就会继续一路杀人放火,一路劫掠推进,必须要保护这些书呆子们,要在他们前面救下这一批人。
这些书院比较分散,只能是自己让会写字的几个人抄写信笺,信笺上面写的是自己对于读书人的希望,希望他们尽快投笔从戎,奋起反抗倭寇的侵略。
自己扛着一把最小的雨伞,带着两个黑衣军团特训营,熟悉道路的人,一起冒大雨去下山,前往柯山书院。
一路上大雨如注,雨帘中能见度极差,只能顺着大路一支直迈步向前。
大雨滂沱,山头上蒸腾起大片的白色水汽,笼罩了远山和地平线,耳朵里只有哗哗的流水声,很快几个人的衣服全都潮湿了。
一想到那么多的读书人,咬咬牙,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