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认识自我
上回说到梦瑶收到有慧的第一封书信,内心激动不已,对有慧的思念之情喷涌而出,但她知道她们之间的感情不能只局限于儿女之情上面,而是要把这种世俗的情感升华到悲悯众生,救度众生上,纵然是心中有白浪滔天,罄竹难书的千言万语,也要放到心上,她知道有慧能感觉得到她内心的情感,她们两个人的心是相通的,是不需要言语来表白的,于是寥寥数笔,给有慧回了封信,虽然是字数不多,但字字饱含深情,句句饱含智慧。主要内容仍旧不离佛法佛理,她在信中提到了要有慧帮她分析讲解唯识宗的唯识学说。
前回已经概述了唯识宗的基本知识,唯识宗作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有着极其崇高重要的地位,这不是仅仅指该宗是中国取经第一人玄奘法师所创,更重要的它解释了佛教的诸多根源问题,第一性问题,比如,“我是谁?”,“自然万物从何而来?”,“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运行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等等本源问题,也叫第一性问题,或者说真理性问题,跟科学相比,站在佛教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没过两天,信件就送到了有慧家中,有慧接到信件,内心也是激动万分,他拿着信封仔细端详着,当看到信封上的斑斑泪痕,他的内心瞬间也波动起来,他仿佛看到了梦瑶在给他这封回信时候的情景,是多么的欣喜,而又多么的感伤,是多么的幸福,而又多么的痛苦,他又何尝不是呢?他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封,拿出那被梦瑶折成蝴蝶形状的信笺,他知道梦瑶是多么的想念她,多么想化身为一只蝴蝶,飞回来来到他的身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或许就是此情此景吧!有慧不舍的轻柔的打开蝴蝶信笺,看着梦瑶寥寥数笔,但却字字含情,句句智慧的话语,直到梦瑶当时在这这封信的时候,是在多么努力地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把她们的儿女私情升华为人间大爱,想着想着心中不免开始波涛汹涌,翻江倒海起来。“梦瑶啊梦瑶,你我前世是何等的因缘,会让我们如此的深爱着彼此,但你知道,这俗世情爱是不长久的,我们彼此爱的越深,就会在这俗世之中陷得越深,最终只能在这六道之间轮回往复,因此才会如此的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让着儿女之情升华成人间大爱。”
想到此,有慧急忙拿出纸和笔,给梦瑶写了回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梦瑶:
来信收到,甚是欣喜。家中一切安好,勿念。我亦很好,会好好照顾自己。汝心吾知,吾心汝知,不复多言。你要我给你分析讲解唯识观,我非常高兴,但唯识观博大精深,不是一时就能够讲解完的,等有充足时间了,我给你详细讲解,这里只是提示一二,好入唯识之门:
第一,你当思考“我从何来?”
唯识观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八识,万法唯识,心外无物等理论,唯识观的八识之说,是其核心理论,也是基础理论,你当深刻理解。
唯识宗对“八识二无我”这一概念的解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阐述:
一、八识的概述
唯识宗认为,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种识共同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基础。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它们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官的知觉作用。
第六识:意识,它是人们进行思维、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的主要识体。
第七识:末那识,它主要作用是执着于“我”,是自我意识的根源。
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种子识或藏识,它包含了所有业力和种子,是前七识的依托和根基。
二、二无我的解释
“二无我”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两个方面。
人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在唯识宗看来,人们通常认为存在的“我”,实际上是由末那识执着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产生的幻象,并没有真正的实体存在。
法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唯识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在因缘作用下所显现的幻象。
三、八识与二无我的关系
在唯识宗看来,八识是产生二无我观念的基础。前五识和第六识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思维活动,使人们产生了对“我”和“法”的执着。第七识末那识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执着,使人们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然而,这种执着实际上是一种幻象,因为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在因缘作用下不断生灭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因此,通过深入理解八识的运作机制和二无我的含义,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对“我”和“法”的执着,实现解脱和菩提。
“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宗教义中的重要概念之一。通过对八识的解析和二无我的阐述,唯识宗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本质和幻象,为修行者提供了实现解脱和菩提的理论指导。
第二:你当思考“我是谁?”
既然世俗中的这个“我”是个假我,那么“真我”又是谁?
唯识宗认为,“我”的执着与幻象主要源于心识的作用。具体来说,这种执着是由第七识——末那识所引发的,它执着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将这些种子视为永恒不变的“我”。然而,在唯识宗的视角下,这种执着实际上是一种幻象,因为除了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这是世俗中这个“假我”的由来。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唯识宗强调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变现,心外无独立的客观存在。世界万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的显现。因此,人们通常认为的“我”和外界事物,都不过是心识的变现而已,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唯识宗通过解释心识的作用和万有的虚幻性,揭示了“我”的执着与幻象的本质。它认为,只有摆脱对心识的执着,认识到一切皆是幻象,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智慧,从而回到“真我”。
那么,这个“真我”又是谁呢?这个真我,或者说本来的面目,就是“佛”,“佛”是“真我”的另一个概念和俗世之称。
那么,你或许会问,“佛”又是谁呢?“佛”是觉悟者,是获得了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亦既“真理实相”者。“佛”有很多位,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量无边,佛陀释迦牟尼只是其中一位。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成佛,但却不知道我们本就是“佛”,只是被幻象蒙蔽了慧眼,丧失了智慧,才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我们忘记了自己本是“佛”,又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人”。
那么,如何“成佛”,或者说回归本来面目呢?修行,依教奉行,依据佛陀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律论去修行,福慧双修,等到功德圆满,富贵双全的时候,自然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真理实相”的时候,就成佛了。
第三:你当思考“我终将去向何处?”
成佛是我们的唯一归宿。成佛第一要消灭假我,消灭假我第一要消灭心识,“假我”源于心识,消灭心识,第一要消灭第七识,因为是它让这个假我产生“我执”,把假的当做真的。那么,如何消灭第七识末那识?要想消灭第七识,首先要认识它,它是如何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和前五识,从而产生“假我”的
在唯识宗中,“我”的执着主要源于心识的构造和运作方式,特别是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变现,包括我们通常认为的自我——“我”。这个“我”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由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所构成的假象。
末那识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执着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将这些种子视为永恒不变的“我”。这种执着是由于我们习惯于将自身的感受、想法、行为和意识等主观体验视为一个连续而稳定的整体,即所谓的“自我”。然而,在唯识宗的视角下,这种连续性只是一种错觉,因为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在不断生灭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此外,我们的意识也倾向于将外部世界的事物与这个“自我”联系起来,形成对世界的各种认知和判断。这种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我”的执着,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外部事物与我们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总的来说,“我”的执着在唯识宗中被看作是心识的一种自然倾向,但这种执着实际上是一种幻象,因为它建立在非实在的基础上。为了摆脱这种执着,唯识宗提倡通过修行来观察和理解心识的真实运作方式,认识到一切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这样,人们就能超越对“我”的执着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和迷惑,实现真正的解脱和智慧。
那么,为什么末那识会执着于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要想理解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明白阿赖耶识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打一个浅白的比方,就好比我们现在使用数据中心,互联网,人工智能构建的虚拟虚拟游戏世界一样,数据中心里的存储器犹如阿赖耶识,存储器里面存储的数据就像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人工智能相当于末那识,而虚拟游戏中的虚拟人就相当于我们,存储器里面的数据采集自虚拟游戏里不断变化的场景,人工智能并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这些数据的变化,而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深度学习,从而再反馈给虚拟游戏和虚拟人,让虚拟环境发生改变,但虚拟人并不知道这个它身处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人工智能依靠存储器里面的数据产生的。阿赖耶识及末那识的运作机理也大致相似,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是我们无量劫以来造的业而形成的,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形成共同种子,共同的种子发芽成长形成较为持久的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个业形成个体的种子,个体的种子发芽形成较容易变化的的个人的生活环境,但这些业是生灭变化的,因此种子也是生灭变化的,只是有的瞬间生灭,有的要持续无量劫才能生灭,但末那识不管这些变化,也不关心这些变化,只是一味地执着于这些种子,把这些种子的生灭变化带来的改变反馈给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和个体的生活环境。从而让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把生灭变化当做永恒不变,把业力种子当做真实存在,而这个末那识就是我们的意识,也是“我之所以为我”的自我认知,或叫“我执”,我们这个皮囊亦是假的,是意识依据五蕴幻化出来的。阿赖耶识就是那个“空”,“空生万有”的空,或者说我们这个宇宙的本元,它里面本质是空,因此所谓的种子也是假的,业力的牵引加上因缘际会产生的幻象,一切皆是幻象,因此说“空生万有,万有本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几句弄明白了,你就对唯识观,甚至是整合佛法大义都理解了。这一方面《楞严经》里面讲的很详细,你有空可以仔细阅读。
关于唯识观,我就大致给你指示这么多,关键还是需要你熟读佛经,勤加思考,亲修亲证,方能了悟。
期盼回信!
爱你的有慧
一讲起佛法佛理,有慧就犹如佛力加持,才思泉涌,去滔滔江水不可遏制,瞬间数千言,但仍觉言犹未尽,感觉没讲明白,没讲透彻,怕梦瑶理解起来费心伤神,恨不得把自己懂得的一股脑全掏给梦瑶。但他也知道,修行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贪多图快,反而会适得其反,走火入魔。因此,有慧只能一次给梦瑶讲解一二,把重点讲清楚,能够激发梦瑶自己去学习思考,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有慧把洋洋洒洒几张稿纸折叠好,装进信封,黏贴好,写好地址等信息,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乡镇上的邮局,把信寄了出去,同时也把自己的心和思念一同寄了出去,多了一份沉重的期盼,期盼着梦瑶早日回信。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