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家主 > 第22章 救援孔融,威震北海

第22章 救援孔融,威震北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卢乡保卫战已经过去了数天,这一战让张宇元气大伤。

    驻守在卢乡的救世军阵亡八百多人,由城内百姓组成的民兵阵亡了一千一百多,赶往支援的重骑兵损失了两百多骑,五千刀盾兵阵亡了九百多人,就连身体素质最强硬,装备最精锐的银甲军也阵亡了两百多人。

    当各部把伤亡情况报上来的时候,张宇沉痛万分。

    “给每一位阵亡将士的家眷发放一万钱,好生安顿他们。”

    大憨却提醒道:“少主,若是如此这可是三千多万钱啊,府库当中的现钱已经不够了。”

    “不够的话就先去其他县的府库里调!不论如何,战后抚恤的钱绝对不能省!”

    “遵命。”

    张宇深知要想让将士们有悍不畏死的勇气,就必须让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有足够的战斗力。

    同时因为这次大战也给了张宇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绝对不能裁军,目前自己军队面对人数差别不大的时候尚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像这种己方与敌方人数差距五倍十倍以上的时候,精良的装备也弥补不了如此大的劣势。

    若是这种规模的黄巾军再来两次的话,张宇是完全承受不了的,现在他也十分后悔,因为自己当初的一个决定害的部下将士死伤惨重,但事已至此,只能吸取教训,重新振作,以图后续发展。

    公元192年10月中旬

    人们逐渐从悲伤中走出,东莱郡也逐渐回归往日的宁静。

    与此同时,各地也终于陆续传来了好消息,之前种植的上千万亩玉米终于迎来成熟,这也代表着终于可以收取佃租。

    百姓们也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哎呀~这太守大人果真是仙人转世,他带来的神种亩产竟然有十几石。”

    “你呀还是浇水少了,我的一亩地算下来将近二十石呢,我家里这二十多亩地加起来,吃都吃不完,多的这些还能卖钱嘞。”

    “说的是,我真糊涂,当初竟然还敢质疑太守大人,所以也没用心去打理,我现在真是后悔。”

    在治下百姓上缴了佃租之后,黄县粮仓中存粮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万石,拥有如此巨大的粮仓张宇没有犹豫,着手实行军队扩编计划。

    公元192年11月初

    当前系统商店铜币:1000w;名望值35761

    历经了半个多月的军队改制和武装,张宇花光了系统商店大部分积蓄,就连治下各县的府库钱粮都消耗大半。

    整个东莱郡总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万人,为了招募到足够的士兵,张宇不得不采取三丁抽一的策略,好在民间对张宇的传闻多数是正面传闻,所以募兵工作并没有受到太大阻力。

    改制后的救世军达到了5000人,大多数是由弩兵组成,但同时也配置了长刀和盾牌,保留了一定的近程作战能力。

    银甲军5000人,重甲骑兵2000人,作为造价成本最低的长枪兵总人数招募到了20000人。

    在此期间张宇很多部下提议东莱郡刚经历大战不宜再劳民伤财,应该休养生息,发展贸易,实行富民策略,而张宇力排众议,坚信只有强军才能富民。

    之后的日子,张宇及其部下每日操练士卒,从未懈怠。

    直到某一日,太史慈手持书简来到张宇府中,神色慌张。

    “子义将军,何事如此慌张,坐下慢慢说。”

    “主公,末将有一事相求”太史慈欲言又止,仿佛是什么难以启齿之事。

    “你我虽是主臣,却又亲如兄弟,但讲无妨。”

    太史慈听闻后当即双膝跪地,言辞恳切的说道:“禀主公,方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我虽与孔北海未尝相见,但自我离家后,北海孔融对家母殷勤备至,照顾有加,比起故人旧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日他被贼所围困,我…还望主公能拨我三千兵马前去解围,以全报答之情。”

    张宇此刻却表现得很从容,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果然!触发了太史慈的一个支线剧情,北海报恩!

    正史记载黄巾贼将管亥在192年年底率领四万多黄巾军围攻北海,孔融不敌,被围困于都昌,太史慈收到家母的指示前去援助,但正史中这个时间段的太史慈还只是个游侠,并无统兵,于是太史慈去求助平原县刘备,刘备虽与孔融素不相识,但却率领手上仅有的三千兵马前去营救,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刘备的仁义之名开始广为流传。

    但现在这件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这种好名声肯定是要赚的,况且对于孔融这个人,张宇内心还是比较佩服的,孔融因为刚直不阿在朝堂上怒怼董卓,所以才被贬到黄巾最猖獗的北海国为相,屡次遭遇黄巾袭击却从未想过逃离,为了北海的百姓一直在召集士民修筑城墙进行抵抗。

    从某种意义上说孔融和张宇俩人做的事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澄清寰宇,为百姓创造一个安稳的生活,不同点就在于张宇作为天选之子有系统加持,有足够的资源和武器装备,有足够的发育时间。

    但孔融是实打实的天崩开局,刚上任时北海国就已经残破不堪,组织的民兵还未成规模就被黄巾军打散。

    张宇上前把太史慈扶起身,而后说道:“子义将军快快请起,北海孔融我也略有耳闻,名门之后学识渊博却又广施善行礼贤下士,是一位难得的好官啊,不过贼兵势大,三千兵马难以成事,此行你带一千铁骑加一万步卒,我再写一份手书,你到卢乡城时交与高有德,让他再拨两千救世军助你。”

    太史慈听闻后面色惊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这可是出动了东莱郡接近半数的兵马,就为了帮助自己还孔融一个人情。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十分感动,眼角似有泪水溢出,拱手道:“末将,谢主公大恩!”

    太史慈点齐兵马粮草后便率兵出发,如此大的排场引得城内的百姓沿街围观讨论。

    “奇怪,太守大人突然调动这么多兵马,不知道哪里又发生了战事。”

    “老李头你快看,骑兵队伍里的那不是你儿子吗,看来你儿子这次要建功了”

    “还真是我儿子,哎,不倒不希望他能有多大军功,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回来”

    听到街边百姓们的对话,太史慈感到责任重大。

    太史慈行至卢乡城时,将张宇的手书交给了高有德。

    高有德查看后对太史慈说道:“太史慈将军,救世军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宝贝,你可要把他们安安全全的带回来。”

    “将军放心!”

    北海国内…

    都昌城已经被管亥围城长达十余天,城内的守军还不足五千,剩余粮草也只能支持一月,此时北海国大半城池都已被黄巾贼军攻破,都昌城孤立无援,被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孔融望着城下的敌军叹息道;“哎,贼军如此势大,现在我等退无可退,逃无可逃,可如何是好。”

    “主公!坐以待毙不是办法,末将愿意率兵为主公杀出一条血路!主公届时便可趁机突围。”

    说话之人正是孔融手下武将宗宝,眼下他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界,如果再继续拖下去,等到城中粮草不足时,军心必定大乱,只有靠现在将士尚有一战之力时尝试突围。

    稍时,宗宝带着几十骑走出城门。

    黄巾军贼将管亥见状也来了精神,随即翻身上马,手提长刀,嘴中大喊:“来将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我乃北海相手下大将宗宝!贼子!快快上前受死!”

    “哼!无名之辈,竟然口出狂言!”

    宗宝策马冲向管亥,长枪突刺直冲管亥面门,不料却被管亥的长刀挡开。

    未等宗宝收回长枪,管亥的大刀就已经劈下,宗宝躲闪不及被大刀砍中,人头滚落马下。

    管亥大笑道:“哈哈哈!此等武艺,也能上阵为将?”

    “呼呜!呼呜!呼呜!”城下的黄巾军也集体发出了胜利的呼声!

    孔融见状大惊失色,急忙命人关闭城门,此刻他已心如死灰,手下大将竟然无法在贼将面前撑不过一个回合。

    五日后…

    太史慈带兵行军六百多里,终于到达了都昌,临近都昌城时,太史慈掏出望远镜观察敌情。

    通过观察发现敌军大概有四五万人,但应当都是由流民组成,装备配置差,手上拿着粗制滥造的武器。

    “兄弟们,贼军势微,我军可轻松破之。”

    太史慈带兵摸到了黄巾军大军后方,他并没有着急率领铁骑冲锋,而是让救世军先来了一波齐射。

    当黄巾军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漫天的箭雨落下,瞬间死伤无数。

    黄巾军正欲反击,太史慈率领的上万步卒已经组成阵型,长枪兵与盾牌兵配合娴熟,把黄巾军的攻击全数挡下,阵型后方的救世军不断装填着弩箭进行疯狂射杀。

    黄巾军被打的已成溃败之势,黄巾军贼将管亥为了破阵率领骑兵打算从侧翼突进,反被太史慈率领的铁骑挡住。

    “你!你是何人!”

    管亥见状大惊失色,他也听闻东莱郡有一支身穿银甲的神秘部队,以几千人就把张饶率领的五万大军屠戮殆尽,从此东莱郡就成为了黄巾军默认的禁区。

    眼前的军队与传闻中越看越像,管亥顿时冷汗直流。

    太史慈大喝一声:“我乃东莱太史慈!尔等鼠辈还不束手就擒!”

    “是东莱太史慈!是他们!快撤!”

    管亥听到太史慈的名号顿时乱了心神,当即下令撤退,手下黄巾军也已无力再战,开始四散而逃。

    “哈哈哈哈哈!”

    太史慈发出胜利者的笑声。

    面对黄巾军的撤退,太史慈并没有下令追赶,张宇给他的指示是把黄巾军驱逐出去,穷追猛打的话反而会让己方军队的伤亡增加。

    城内的孔融听闻城外援军是太史慈的时候也喜出望外,虽然从未见过太史慈,但其家母曾受到过自己恩惠,想来必是因为此事前来报恩。

    孔融没有犹豫,打开城门迎接太史慈。

    见到孔融后,太史慈拱手行礼道:“拜见国相。”

    “太史慈将军不必多礼,你能前来相助,老夫是感激万分啊!”

    “国相言重了,家母先前一直受国相照顾,今国相有难,慈怎能不赴身相助。”

    “太史慈将军如此恩义,老夫感佩之至,快随入我府内叙话。”

    都昌危机解除,孔融心情大好,于是设宴款待太史慈。

    席间,孔融问道太史慈之后将如何,太史慈回答道:“实不相瞒,此次我能率领如此多的兵马前来支援,也是奉了主公之命,现在贼兵已退,都昌也已解围,我也该回去复命才是…”

    随后太史慈把张宇的事迹简单的与孔融说了一些,孔融闻听后也夸赞张宇是一个仁义且才智无双之人,并表示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就在宴席快结束时,孔融表示还有一事相求。

    原来孔融在得知东莱郡此时兵精粮足以后,便有了借兵的收复北海的打算,只有把北海国盘踞的黄巾军全部清除,北海国才能真正回归稳定。

    太史慈则是回应道:“此事需要回禀主公后定夺。”

    孔融听闻觉得有希望,便说道:“只要张太守应允此事,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

    次日,太史慈率领兵马赶回东莱,孔融率领文武官员在城门口送行。

    两日后,张宇也收到了太史慈寄回来的战报。

    张宇查看后感叹道:“嗯,震斩黄巾军七千余人,我军伤亡四十余人,如此可真的算得上大胜了。”

    随后又看到了信件的后半段。

    “嗯?孔融欲借兵收复北海,并承诺事后可以满足任何条件。”

    自古以来军阀若是肯借兵,条件大多数就是割地,这一点孔融不会不清楚,但他还能这么说,说明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对张宇来说是个好事,收复东莱郡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眼下东莱已经稳定,再想发展就只能向北海进发。

    虽说完全可以靠武力征服,但总归名不正言不顺,有负仁义之名,但如果是有了北海相本人的支持,就可以在获得土地的同时而不失人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