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帝威初显
众人皆不明朱厚熜究竟有何举动,然而朱元璋与朱棣的反应已透露端倪,此事绝不简单。
“国师这妖孽,结局如何?”朱元璋指向严嵩,眼中燃烧着痛恨的火焰。
严嵩集朱元璋所厌恶之事于一身,每一条罪行都让朱元璋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严嵩晚年被明世宗朱厚熜疏远,家产被抄,不久便离世。”萧然淡然叙述。
“太轻饶他了!”朱元璋觉得未解心头之恨,这样的惩罚太过便宜。
此人所为,理应受重惩。
“嘉靖十七年,有臣子奏请尊崇先皇为祖,以列太庙。”萧然言及此处,朱棣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
朱棣深知这与后续更改庙号一事有关,朱厚熜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眼前的朱棣让人畏惧。
先前几人均无恙,众人并未察觉危机,直至严嵩出现,方知事态严重。
生怕重蹈严嵩覆辙,他们如今担心的是尚未行事,却因未来之事丧命。
萧然继续道:“朝中大臣,包括严嵩,皆欲阻挠,朱厚熜大怒,撰写《明堂或问》,严厉质问百官。”
“严嵩改口附和,并且详尽规划礼仪,‘献帝入庙称宗’的争议,成了大礼议的终结篇。”
朱棣走近,对严嵩和朱厚熜各踢一脚。这二人,均非善类。
对朱厚熜的恨意,朱棣远胜严嵩,即便如此,朱祁镇仍是朱棣心中最痛恨之人,无人能替代。
朱祁镇的地位,古今无人能及,未来亦然。
历代帝王相较,朱祁镇堪称骇世之君。
“因迎合朱厚熜,严嵩受其赏识,嘉靖二十一年,严嵩获封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仍掌管礼部事务。”
“朱厚熜崇尚修真,赐予夏言、严嵩等人沉香水叶冠,夏言并未佩戴,而严嵩每次上朝必戴,还用轻纱罩住,以示敬重。”
“朱厚熜见状,更加偏爱严嵩,厌弃夏言。”
“严嵩晋升为太子太傅,羽翼渐丰,开始排挤夏言,又煽动朱厚熜罢免夏言。”
“夏言被罢后,严嵩肆无忌惮,嘉靖二十二年,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与严嵩共参朝政,朱厚熜遇事唯召严嵩。”
“随后,严嵩借鞑靼侵扰华夏之际,构陷夏言。”
众人看严嵩,如同审视亡魂。但也明白,另有一人即将崛起。
朱元璋看向杨慎:“夏言此人可用,速去寻他。”
“是,太祖!”杨慎立刻应诺。
萧然接着说:“嘉靖二十三年,鞑靼进犯河套,陕西总督曾铣发兵收复,上疏提议自府谷黄甫至定边修筑边墙,水陆并进,逼退鞑靼,得到了夏言支持。”
“夏言推荐曾铣,并与其商议计划。”
“严嵩指使边将仇鸾诬告曾铣隐瞒败绩,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朱元璋起初觉得寻常,此刻血压陡升,意识到这才是历代常态。
“结果呢?”朱元璋追问。
“朱厚熜信任了严嵩!”
闻言,朱元璋抓起奏章掷向朱厚熜:“蠢货,你是蠢货!”
“仇鸾构陷曾铣夏言,此人何许人也?”朱元璋不容此类人逍遥法外。
“此人亦为败类!”萧然道。
“带他过来!”朱元璋下令。
朱宸不敢怠慢,遣锦衣卫搜捕仇鸾。
“嘉靖二十七年,曾铣被斩,妻流放千里,夏言下狱。”
“严嵩利用流言,使朱厚熜以为夏言诋毁自己,同年十月,夏言被斩,亲信或贬或罚。”
“严嵩再度担任内阁首辅,自此独揽朝政。”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连严嵩本人也被吓得不敢言语。
“朱厚熜沉迷修仙,严嵩为逢迎圣意,不计一切代价,人力、财力、物力,皆不惜耗尽。”
严嵩与朱厚熜又添一桩害民之罪。
“当俺答兵围困京城,肆意屠杀时,严嵩竟置国家安危与百姓生死于不顾,专心致志地编写青词。”
闻此,朱元璋、朱棣以及杨慎等官员无不愤怒。
“误国误民的混蛋!”杨慎指着严嵩痛斥。
“该死!”
“竟是如此之人!死不足惜!”
满朝文武纷纷对严嵩口诛笔伐。
在遥远的玄幻世界,严嵩本就出身微贱,如今更是无望未来。
萧然接着说:“尤其当右督赵贞吉献出抵御妖魔的秘策,他在奉旨前往军营之前,企图拜见严嵩,嵩竟以书写仙令为由拒绝相见。”
这已疯狂至极,病入膏肓,难以挽救。
“面对日益恶化的异界动荡,严嵩非但未向天子朱厚熜提出任何劝诫与变革之策,反而煽风点火,将局势推向更为混乱的深渊。”
“严嵩父子权倾天地二十载,天下怨声载道。”
“严世蕃狂妄无度,竟在自家秘藏中大笑道,朝廷若无他,岂有今日之繁华!”
“诸多臣子勾结作恶,全赖朱厚熜庇护。”
“在严嵩一党的掌控下,政令以金银交易,官职以贿赂授予。”
“每逢选拔,依官位高低定价格,晋升之时,看职位优劣加码。”
朱元璋怒不可遏,身体颤抖,未曾想朱厚熜晚年竟堕落至此,更料不到严嵩父子竟荒谬至此。
朱元璋指向严嵩,“二虎,打!不死不休!”
“遵命,太祖!”二虎一挥手,几名天机卫冲向严嵩,拳脚相加。
萧然开始揭露严嵩卖官的事实:“七品州判,需银三百两,六品通判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一万三千两白银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两千二百两白银,便坐上临清知州之位。武官中,指挥官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
这不仅是朱元璋、朱棣三人观念的颠覆,也是文武百官世界观的重塑。
严嵩的行为,的确令人愤慨。
“够了!”朱元璋挥挥手,“严嵩扰乱朝纲,残害忠良,祸国殃民,贪腐无度罪恶滔天,难以尽述,千刀万剐,严氏满门抄斩!”
首个九族大清洗就此展开!
“太祖,冤枉啊!”严嵩大喊,心中畏惧,这些事他还未做。
天机卫无动于衷,直接拖走了严嵩。
很快,仇鸾被人带来,一脸茫然地跪下。
来的路上,天机卫大概说了朱元璋、萧然等人的事。
仇鸾十分紧张,看到严嵩的样子,内心忧虑。
“国师,让这混蛋死个明白!”朱元璋指着仇鸾。
其他人畏惧地看着萧然和他手中的《明史》。
萧然点头道:
“仇鸾,仇钺之孙,承袭咸宁侯之位。”
“嘉靖三年,他在礼仪之争中支持朱厚熜,因而受宠。嘉靖十七年,他任总兵官讨伐异域安南,因欺压地方官员被革职。”
“他贿赂妖族俺答,使其绕过大同,导致妖族东侵,劫掠京城。”
“又率先入京勤王,由此深得朱厚熜宠爱,封为平虏大将军。”
“然而他邀功畏敌,又纵容军队掠夺百姓。”
“庚戌之变后,他统管京师军事,主持开设马市,一时风光无两。但他得势后,骄傲自满,马市成效不佳,防御敌寇乏力。”
“随后病逝,遭人举报,死后开馆鞭尸。”
此人比严嵩稍好,但也罪孽深重。
“陷害忠良,勾结外敌,残害百姓,推出去凌迟处死,诛灭九族!”朱元璋下令。
仇鸾茫然地进来,又被天机卫茫然地带走。
走出文华殿,仇鸾才开始哀求,“太祖,冤枉啊!太祖饶命”
朱元璋面色阴沉。
此刻,杨慎等人也战战兢兢。
这才是洪武年间文武百官所面对的洪武大帝。
这种恐惧感,文武百官算是亲身领教了。
之前尚觉无足轻重。
严嵩与仇鸾的命运,让众人惊惧不已。
“混账东西!现在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吗?”朱元璋指向朱厚熜。
求鲜花,月票,评论票。
第六十一章 朱厚熜得罪大明两位大帝,绝路一条!
仅严嵩之事,朱厚熜就难逃其咎。
先前他还提及修真。
严嵩如此,便是朱厚熜的放任,这点朱厚熜无法反驳。
朱厚熜颤抖着,却不知如何辩解。
他自己也不知会走到这一步,却不敢喊冤。
“太祖,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再如此了!”朱厚熜只能这么说。
如今的朱厚熜仍是大明的皇帝。
即便不愿上早朝,他依旧牢牢掌握着权力。
大明虽已衰败,但朱厚熜尚能平衡各方势力。
朱元璋有些犹豫。
朱厚熜确有能力。
嘉靖朝前期,国家强盛。
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如果后期不自甘堕落,他应是复兴之主。
朱元璋还在思考,朱棣已不耐烦。
“给你机会,若能给,严嵩和仇鸾不必死,他们的罪行也是后来才有的。”
朱棣指着朱厚熜,“你这混账,二十余年不上早朝,你喜欢修真,那就去修真吧。”
“你不肯按皇明祖训改对孝宗皇帝的称呼,现在不用改了,你去修真吧。”
朱棣不顾其他,直接宣布废除朱厚熜
在混沌的时空中,朱崇钧若是再次登基为皇,朱棣的怒火将无法平息。
不顾朱棣的怒意,朱崇钧擅自改写了朱棣的神殿称号。
此般举动,朱棣断然无法宽恕。
即便是朱棣本人尚在,此事也会令他震怒不已,更别说他人闻之会作何感想了。
了解朱棣的人皆知,他对&34;明成祖&34;这一庙号必然万分抗拒。
朱崇钧并非愚者,他是深谙权谋的智者,对此应有所预料。
但他依然执意改动,这便是朱棣愤怒的根本原因。
不顾他人感受之人,朱棣没有必要再施以仁慈。
朱元璋亦不会给予机会,他同样需顾虑朱棣的尊严。
&34;国师,让他彻底绝望吧!&34;朱元璋的目光落在萧然身上,沉声道。
朱崇钧深知自己已无回旋之地,唯一的生机也化为泡影。
杨慎与百官们紧紧盯着萧然手中的《明史》,皆欲一窥其中的秘密。
众人皆渴望知晓《明史》记载的内容。
萧然翻阅片刻,缓缓道:&34;嘉靖十七年,朱崇钧将朱棣的神殿称号由太宗改为成祖。&34;
朱棣双目圆睁,难以置信。
其余人的神色也变得意味深长。
世人皆知朱棣在意何事,百官更是心中有数。
此刻,所有人似乎都明白朱棣为何对朱崇钧抱有深深的厌恶。
此刻若非朱元璋在此,旁人众多,否则朱棣早已怒不可遏地冲向朱崇钧。
表面看来,朱崇钧此举是对朱棣重塑天地的赞誉,实则暗含为父朱祐杬踏入太庙的铺垫。
这是损人利己,而受损的正是朱棣。
此举等于为永乐大帝那个&34;篡位逆贼&34;正名。
永乐大帝一生兢兢业业,只为洗清这层污点。
&34;嘉靖十九年,太仆卿杨最因直言进谏,批评摄政与求仙的荒诞,惨遭杖杀。&34;
&34;此一举震慑朝野,大臣们竞相献媚,神仙祭祀日益盛行。在朱崇钧的高压统治下,直言进谏的风气渐行渐远,一时之间,&39;谄媚之风&39;肆虐朝堂。&34;
&34;史书称,古今献诗颂扬帝王者……唯有世宗时期最为繁多。&34;
&34;朱崇钧对宠爱的道士多赐高位厚禄,官员们的荣辱升降往往取决于对道教的虔诚程度。对敢于直言朝廷得失的官员,则予以无情打压。&34;
朱元璋怒不可遏,再次掷出奏章,怒斥道:&34;混账,看看你所酿成的祸事!&34;
于谦、魏征、海瑞等人能否闪耀光彩,皆取决于皇上的态度。
在清朝,于谦、魏征等人必会遭受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