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旨令与训诫
三千年前,禁渊国覆灭之后,先人们曾经留下了两道旨意与一段告诫之言。这些珍贵的文献被盖上了十九枚象征着历代帝王权威的印章以及一枚来自泰坦帝国的玉玺印记。
其中,帝王印章代表着每一任统治这个国家的君主;而帝国玉玺,则如其名所示,它代表着整个泰坦帝国的尊严与权力。这枚玉玺更是由泰坦帝国的始祖——泰坦大帝亲自传承而下,可以想象得到这份旨令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传说中,当年的泰坦第二十位帝王,太阿·泰坦,亦即景煜的祖父,他在三十八岁时便已踏入武王之境,成为了除了始祖和第五位泰坦帝王之外最为卓越的天才人物之一。四十四岁那年,太阿登上皇位,仅仅过了七年时间,他应大夏之邀,派遣军队去平定各个国家。
然而,就在完成镇压任务后的第三个年头,太阿却毫无征兆地突然离世,令人惊愕不已。尽管经过详细调查,但始终未能找出导致他死亡的确切原因。太阿不仅是泰坦帝国历史上即位最早的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短的一位。这段离奇的历史一直困扰着后人,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继位时正值壮年的他,年仅四十六岁;而离世时才一百零八岁。
想当年,太阿尚处于武王境三品之境,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时候。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足足有七十多个春秋——太阿的境界竟然毫无寸进,始终停滞不前。
按说以太阿所拥有的天资禀赋,绝不至于止步于此。可现实却偏偏如此无情,让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
圣旨其一赫然写道:
“朕乃泰坦第十二位帝君,名曰‘月·泰坦’。自即日起,泰坦帝国将被贬谪为泰坦王国,并割让三分之一疆土予他国,从此不再卷入任何邦国之间的纷争战乱之中。后世诸君务必谨遵此诏,切勿违背。北欧历十一万四千四百三十二年。”
圣旨其二则言:
“倘若灾厄如倾盆大雨般从天而降,后世帝君便无需继续恪守第一道圣旨。然需切记于心,人类族群唯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方可安然度过此番浩劫。泰坦王室子孙更应时刻铭记祖宗遗训,切不可遗忘。”
最后看到的那份训诫,则被书写于一张弥漫着古朴沧桑气息的羊皮卷之上。
那神秘的纸张之上,密密麻麻地刻划着古老而晦涩难懂的文字,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尽的秘密。这些字符宛如灵动的精灵,跳跃于纸面之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34;天灾临,魔物出,乱世现。&34;寥寥数语,却道破了世间的剧变与危机。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即将降临,邪恶的魔物将横行无忌,混乱与战火将席卷整个大地。
然而,希望之光并未熄灭。紧接着的字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人们心中:&34;枷锁解,渡神劫,掌天下。&34;似乎预示着只要突破重重困境,便能解开束缚,渡劫成神,掌控天下局势。
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后面几句:&34;天裂地崩欲灭灵,神魔尽出奴人仆。&34;天空撕裂,大地崩塌,生灵涂炭,神魔辈出,人类沦为奴隶。这可怕的景象让人不寒而栗,但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斗志。
记住,这场灾难仅仅是个开端,远未到结束之时。
消息传到大臣们耳中,他们震惊不已。尤其是得知半年前天灾最为严重的地区竟然是伊维瑞亚国,其次是大夏皇朝,接着是大陆其他地方,最后才轮到泰坦。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无人能够洞悉,也许只有三大国的统治者才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
此时,景煜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
&34;泰坦的先祖们早在许久之前便开始精心谋划。&34;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莫名的威严。
&34;始祖曾留下一段话语。&34;
众人屏息聆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34;这个世界正被另一个世界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封闭了通往那个世界的通道,期望后世有人能够引领人族度过这场浩劫。&34;
话音落下,全场一片哗然。众人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他们从未想过还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和担忧。
半年之前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天灾,按照常理来讲,强大如泰坦这般的存在本不应被其所波及。然而,一切皆因太阿未能谨遵旨意、擅自对他国发动攻击而起,最终致使泰坦也承受了这无妄之灾。
要知道,天灾向来只根据各个国家的领土范围而定。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泰坦便毅然决然地舍弃了整整三分之一的领地,且这些土地尽数属于陆地范畴。实际上,泰坦所拥有的广袤疆土之中,最为辽阔的部分当属浩瀚无垠的海洋。因此,被遗弃的那片土地对泰坦而言,已然相当于半数国土。
此后,泰坦更是主动降级,并颁布了不得攻打其他国家的诏令。如此一来,天灾自然永远不会降临到泰坦头上。可惜的是,太阿并未遵从这道旨意,不仅令泰坦遭受天灾重创,自身的绝世天赋亦化作过眼云烟,早早离开人世,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天灾降临,泰坦仅用短短半年时间,便已将国内肆虐横行的魔物悉数剿灭殆尽。
如今的泰坦境内已然不见魔物踪迹,但在泰坦境外,仍有不计其数的魔物盘踞其中。
在维利印尔王国军队撤离后的短短数日里,原本驻扎在塔罗斯之外的琉璃王朝军队也如潮水般退却。这期间,琉璃王朝的局势愈发艰难,自叶浩离开以来的三个月间更是每况愈下。
幸运的是,琉璃王朝恰好毗邻泰坦,多少能沾上这位庞然大物的些许庇佑。否则,它恐怕早已步维利印尔的后尘,湮没在滚滚历史洪流之中。
遥想当年,泰坦毅然舍弃了三分之一的疆土,并携带着多数臣民离去。留下的,唯有那些腰缠万贯的富商、贪婪成性的地主,以及一群野心勃勃、顽固不灵之徒。这些人汇聚一堂,逐渐让琉璃形成了一个不法之地。
后来太阿让叶浩一族镇守琉璃,才有了琉璃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