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好好地活 > 第210章 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210章 事情没那么简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县里和市里都没有飞机场,两人乘车到了省城,又转乘机场大巴到了机场。

    买票、安检、候机、登机、放行李,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系好安全带。

    赵小禹乐不可支,不停地东张西望,仿佛要在这短暂的旅途中,把飞机的结构研究个透,赶明儿自己也造一架出来。

    一阵缓慢的滑行后,飞机骤然提速,碾着混凝土跑道轰隆隆地响。

    赵小禹猜测着飞机的奔跑速度,不知某人骑着摩托车能不能追上,神思恍惚间,忽觉身体一重,窗外的建筑物已在视线下方,飞机腾空了。

    那种感觉很奇妙,如果赵小禹再小两岁,一定会大叫一声“爽”的!

    李晓霞的脸色却不好看,额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紧绷着嘴角,身体挺得僵直,双手紧握着两侧的扶手,似在上刑。

    直到飞机平飞后,她才缓过劲来,说:“回来的时候,咱们别坐飞机了,我好像晕机呢。”

    赵小禹心想,你想坐也不让你坐了,嘴上却说:“不管坐什么,都是工作需要,个人困难克服一下,咱们挣着人家的钱呢。”

    李晓霞哦了一声。

    赵小禹又说:“我虽然在厂里没职位,但在我们这个两人小团队中,我是带队的,一切都要听从我的安排,怎么走,怎么住,怎么吃,都要统一行动。厂里给我们每天补助50块钱,是让我们花的,不是让我们省的,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放在省钱上。”

    他觉得之前对李晓霞太纵容了,本来他是“领导”,结果都由她说了算,尤其是回程时,她一个人要坐硬座,如果遇上什么危险,出点什么事,他难免要负个连带责任。

    李晓霞脸微红,低下头去。

    她不想坐飞机,除了晕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省钱,坐火车两天的路程,坐飞机两个小时就到了,凭空少了一百元的补助。

    飞机落地,已是晚上,人生地不熟,两人随便找了个旅馆住下了。

    这回赵小禹没征询李晓霞的意见,自作主张,开了两间房。

    第二天,又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才去了瓷都。

    瓷都是个地级市,市区有好几家大型瓷器生产工厂,这些不是赵小禹的目标,经路人指引,两人又乘坐城乡公汽到了一个农村,那里有好多小工厂和小作坊。

    说这里是农村,其实也不确切,这里的农村和城市似乎没有明显的界线,距离也不远,好像是整体连在一起的;即使在农村,也能望见城市的楼群,不像西北地区那样,城是城,村是村。

    这里的树木很茂盛,郁郁葱葱;房子盖得很密,很高,有的是二楼,或者三楼,造型古朴,仿佛庙宇。

    与西北地区最大的不同是气候,西北地区这时还未开始春耕,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这里就好像已经进入夏季了。

    两人穿着毛衣毛裤,很快热出了一身汗。

    接下来的谈判却不顺利。

    这些小工厂和小作坊的老板听说买卖上门,倒是很热情,但当听说他们要定做酒瓶时,热情就消减了一半;再听说他们生产的是小瓶装低价酒时,热情就更低了;再听说他们是从大西北来的时,就连一点热情也没了。

    他们说,瓷器的原料成本很低,但是制作成本很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损坏,最后成品的残次品率也极高,开裂的,变形的,起泡的,色差的,釉面针孔的……精挑细选下来,就没多少好的了。

    而且瓷器一般都是机轮成型,很难做成方的或扁的,大多要做成圆的,运输成本也高,运输破损率也高,最后运到大西北,比酒都贵了。

    当然,如果赵小禹不介意价格的话,他们可以生产。

    赵小禹试问了一下价格,得到的答案令他大吃一惊,果然比酒贵多了。

    走了几家,都是这样的说法。

    赵小禹问一个老板:“我见过一些瓷瓶包装的酒,价钱并不贵,他们是在哪做的瓶子?”

    那个老板说:“那都是大厂生产的,人家用的是百十来米的隧道窑,一个小时出一车,一车上千件,一天出产几万件,我们用的是几平方米的馒头窑,抽屉窑,几天烧一窑,能比吗?但人家要求的批量也很大,不像我们多少也生产,你们如果用量大,就找大厂去。我跟你说,就是大厂生产,瓷瓶的成本,也比玻璃瓶要高得多。”

    赵小禹有点泄气,他原本是想节约包装成本的,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命的是,他听信了那家酒厂领导的忽悠,居然认为可以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地把小瓶酒摆在饭馆的餐桌上,而且将这一设想汇报给了赵丁旺,还骗坐了一趟飞机,现在回去告诉他,此路行不通,还不得让老头子骂死?

    李晓霞建议道:“那就做玻璃瓶呗,玻璃瓶更有现代感。”

    黄水玉液用的是瓷瓶,赵小禹问过采购科,是一家国营工厂生产的,价格超级贵,另外赵丁旺不让他找以前的合作商;赵小禹打电话联系过他们,态度不怎么友好,让他过去面谈。

    他的小瓶酒计划,起初的设想,其实就是采用玻璃瓶,瓷器多少显得有点老气,但听那家酒厂的领导说,玻璃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分化比较细致,生产平板玻璃的,和生产玻璃酒瓶的,完全是两套不同的生产线。

    而且人家要求的批量都很大,像他这样的小打小闹,人家都不待理的。

    又走进一家工厂,老板直接让他找专门的酒瓶厂,说他们生产的都是目用盘碗,生产不了酒瓶,正当赵小禹要离开时,那个老板又叫住了他,塞给他一张名片。

    “你找找这个许老板,他以前是卖瓷器的,本来也想建几座瓷窑来着,但他觉得这里到处是瓷窑,竞争大,就搞了一个酒瓶厂,结果拉不到买卖,正在犯愁呢,说不定能帮到你。”

    赵小禹接过名片一看,顿时一怔。

    许国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