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冀州城下的智辩风云
冀州城下的智辩风云
冀州城下,夕阳如血,映照着这座历经风雨的城池。城内,气氛紧张而凝重,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冀州君侯苏护,此刻正眉头紧锁,坐在大殿之上,手中紧握着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西伯侯姬昌的使者散宜生刚刚送来的。
苏护的眼前,展开的是西伯侯那苍劲有力的字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智慧。他一字一句地读着,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
书信的内容,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西伯侯姬昌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劝说着苏护,希望他能够顾全大局,将女儿献给天子,以平息这场因选妃而起的纷争。姬昌在信中强调了三大利益:女儿入宫受宠,苏护享尽荣华,冀州百姓免遭涂炭之苦。同时,也警告了三大害处:冀州失守、宗社无存、军民遭殃。
苏护读完书信后,半晌不言,只是默默地点头。他心中明白,姬昌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作为商朝的臣子,他自然知道违抗天子之命的后果。然而,将女儿献给天子,对他来说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深知女儿的性格和志向,也明白她不愿意入宫为妃。但是,为了冀州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宁,他又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此时,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苏护沉重的呼吸声在回荡。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剑在切割着他的心灵。
就在这时,崇黑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大哥,姬伯的书信你读完了?他怎么说?”
苏护抬起头,看向崇黑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姬伯的话,句句在理。他确实是一个仁义君子,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不惜放下身段来劝说我。我……我不能再执迷不悟了。”
崇黑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大哥,你能这么想就好。姬伯的话确实有道理。我们不能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让整个冀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苏护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我决定了,就按姬伯的意思办。你立刻去准备一下,我们随后就送女儿入宫。”
崇黑虎闻言大喜,连忙拱手道:“是!大哥英明!”
此时,大殿外传来了散宜生的声音:“君侯!姬伯的使者散宜生在此等候多时了。”
苏护闻言,连忙起身,对散宜生说道:“散大夫辛苦了!姬伯的书信我已经看过了,决定按照他的意思办。请你回去告诉姬伯,我随后就会收拾送女入宫,向天子赎罪。”
散宜生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君侯!姬伯得知此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我这就回去向姬伯复命。”
说完,散宜生便匆匆离开了大殿。苏护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虽然艰难,但却是对冀州百姓最好的选择。
次日清晨,冀州城内一片忙碌。苏护亲自下令准备送女入宫的事宜,同时命人赠送给散宜生金帛作为答谢。散宜生接过金帛,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在送走了散宜生之后,苏护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即将送走的是自己心爱的女儿,但这也是为了冀州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宁。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女儿能够在宫中平安快乐地生活。
就这样,一封书信化解了冀州与朝廷之间的危机,也改变了苏护和女儿的命运。散宜生的智辩和勇气在这个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在紧张的局势中注入了一股宁静的力量。
这段故事,被后人传颂为“一封书抵十万之师”的佳话。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智慧和勇气往往比武力更加重要。只有以仁义之心待人处世,才能真正地赢得人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