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162章 求之不得的尊荣

第0162章 求之不得的尊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162§ 求之不得的尊荣

    《董汉春秋》:……兴平二年冬,汉帝东归,历东涧、曹阳二役,王师颓败。安集将军董承、义兴将军杨奉护驾幸陕。承、奉乃谲大司马兼司隶校尉李傕、骠骑将军张济、车骑将军郭汜等,阴诏四方诸侯勤王。奉曾为白波营长,谏言可招白波师相助。时先锋军后军师程昱使白波师长李乐、师教员胡才、军师韩暹率三营接应。众人潜议夜渡。乐居大阳,举火为应。暹先渡具舟舡。帝步出营,临河欲济,岸高十丈,乃以绢缒而下。余人或匍匐岸侧,或从上自投,死亡伤残,不复相知。争赴舡者,不可禁制。承以戈击披之,断手指于舟中者可掬。同济唯伏皇后、宋贵人、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太仆韩融及后父执金吾伏完等数十人。宫人百官多为傕、济兵马所夺,冻溺死者甚众。帝既到大阳,止于人家,勿见新丰焚学舍之人,心生忧惧。……

    关羽和张辽无法如期到达。

    于是董先给郭嘉布置新的任务。

    让他到大别山主持大局。

    下一步,谋划豫州。

    同时看看能不能救出张超及张氏家眷。

    争取不让臧洪寒心。

    郭嘉将扬州之事交托给扬州军管师师长马忠和师教员莫戌。

    让他们与扬州牧刘繇搞好配合。

    让周泰和凌操继续深耕山林。

    收拢各山山越与山贼。

    以及法外的宗族渠师。

    另外还有交待虞翻。

    带领周祝和曾帜二位旅长。

    继续坚守大江南岸。

    不许袁术孙权过江。

    徐州方面。

    郭嘉则交代徐州军管师师长许安和师教员莫申。

    配合徐州牧麋竺做好徐州各郡县的防御工作。

    同时让黄忠注意沛国与广陵方向。

    让管亥与麋芳。

    留心青州与兖州。

    至于郭嘉自己。

    则带着太史慈。

    正式进驻大别山。

    这里有荆州那些逃过刘表黑手的豪右。

    还有李通和吴霸劝说乡人来投靠。

    实力壮大了不少。

    是时候再度出手了。

    而吕布败走沛国。

    刘备前往迎接。

    在他看来。

    自己势力弱小。

    虽然袁绍表自己为豫州刺史。

    但豫州范围。

    自己所控之地。

    也仅为沛梁二国而已。

    颍川陈国为朝廷郭贡掌控。

    汝南是袁氏老窝。

    郡守徐璆亦忠于朝廷。

    但其迫于袁氏威望。

    只能任由袁术搓揉。

    鲁国已为曹操所据。

    自己确实需要充实实力。

    刘备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刘备甚至亲到吕布帐中。

    与吕布同席而谈。

    吕布热情地拉着刘备的小手:

    “我和你同样都是边郡之人。我见关东起兵讨伐董卓,这才杀了他来到关东。”

    “但可惜关东诸将,没有愿意接纳吕布的人,都想杀了我!”

    吕布还请刘备坐在妻子的床了。

    让妻子出来拜见刘备。

    和刘备一起吃饭喝酒。

    为示感情融洽。

    开口闭口,称刘备为弟。

    刘备心有芥蒂。

    但嘴上不说。

    但麾下陈群等人却不能熟视无睹。

    这吕布虽有诛董之实。

    但其放纵麾下劫掠乡里。

    却是事实。

    再加上兖州新败。

    众人怕吕布别有用心。

    于是暗中劝谏刘备。

    时间飞快。

    转眼到了冬季。

    十月初一,戊戌。

    今年似乎又是暖冬。

    看这天气适合赶路。

    在董承、杨定、杨奉等人护送下。

    天子刘协终于再次踏下东归之路。

    十月五日,壬寅。

    东归一行人吸引不少原来河南流亡庶民。

    纷纷要求跟随天子回家。

    折腾了那么久。

    终于到达华阴。

    听闻天子驾到。

    屯驻华阴的宁辑将军段煨亲自前来迎接。

    但因护驾的杨定与其早先有嫌隙。

    故而并未下马。

    杨定抓住机会。

    伙同种辑和左灵。

    一起诬陷段煨想要反叛。

    刘协不禁问道:

    “段煨来相迎,为何说他要反呢?”

    杨定回答:

    “如果段煨有心来迎接陛下。”

    “那为何不在边界迎接?为何不下马奉迎?”

    “观其脸色有异,定有异心。”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尚书梁绍觉得朝廷如今都这样了。

    没必要没事找事。

    真把人逼反了。

    也不是好事。

    于是从中缓颊:

    “我觉得段煨应该不会反叛。”

    “愿以死担保,陛下可到他营中休息。”

    但董承和杨定一起劝说刘协:

    “下属看见今天有郭汜七百骑进入段煨军营。”

    “不知所为何事?”

    刘协怕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于是决定,让众人在官道南面露宿。

    这天夜里。

    众人看见天上有赤气贯穿紫宫星区。

    赤气宽六到七尺。

    东从寅地,西到戌地。

    京氏易妖占曰:

    “天开见光,流血滂滂。”

    又曰:

    “天分作乱之君,无道之臣,欲裂其土,国之主当之。”

    紫宫乃天子之宫。

    如今被赤气所穿。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提起:

    “听说这征北将军、并州牧、灵丘侯董先,其麾下先锋军所用之旗,乃是赤旗。”

    “不知这赤气是否意指董征北。”

    “当年董太师曾让蔡中郎将斟酌这董并州对外族的虚君之策。”

    “不知是否为董并州所谏?”

    “这蔡中郎将乃是董并州之妇公。”

    “会不会当时就有所谋划。”

    十月十日,丁未。

    不团结与猜忌,再加上私心与投机。

    终究还是让董承和杨定等人忍不住了。

    董承和杨定胁迫弘农的督邮作证。

    说当日郭汜曾到段煨营中。

    于是种辑、左灵便请刘协下诏。

    让他们攻打段煨。

    一连打了十几天。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段煨在华阴经营多年。

    本身又有武将家世。

    再加如今贾诩正在他的营中。

    董承、杨定等人又如何能胜?!

    众人在不安稳了一阵之后。

    段煨并未以天子的不信任和争战而不理朝廷。

    他照样每天派人送来御膳及物资给朝廷使用。

    令人无话可说。

    于是刘协下诏。

    派遣侍中告诫双方。

    让他们和解。

    杨定、董承无奈。

    只能奉诏回营。

    段煨也放刘协一行东出潼关。

    李傕和郭汜后悔放刘协东归。

    听闻董承、杨定攻打段煨。

    于是两人和好,共同约定一起救助段煨。

    杨定听说郭汜来了。

    便自告奋勇殿后。

    但他又岂是郭汜对手。

    几次接阵。

    无奈战败退走。

    想回驻地蓝田。

    却被郭汜阻挡。

    最终杨定单骑逃往荆州。

    十一月三日,庚午。

    李傕、郭汜合军。

    最终还是追上刘协一行人。

    双方在东涧展开战斗。

    结果可想而知。

    王师败绩。

    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璠、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俊等人。

    在此战中被杀。

    随从妇人宫婢。

    御物符策典籍。

    钱粮仪仗辎重。

    甚至妇女衣被来不及解。

    便刺破剥下。

    有头发好看的。

    也被断发取用。

    被冻死的男少妇孺。

    尸体塞住燭水。

    令之不流。

    驻扎陕县的张济向来与董卓麾下感情深厚。

    听闻董承、杨定对段煨下手。

    于是也与李傕、郭汜合兵。

    堵住刘协经函谷关东归之路。

    十一月五日,壬申。

    刘协一行人没有办法。

    在离陕西南七里的曹阳涧休息。

    这群大汉最高贵的人群。

    如今却很可怜。

    无家可归。

    居无定所。

    温饱无着。

    只能再次露宿田中。

    这时杨奉向董承及刘协等人建议。

    自己曾经是先锋军白波师下营长。

    因与李傕作战失利被俘。

    如今可让人到河东向行白波师求助。

    刘协等人经过商议。

    杨彪、赵温等人建议。

    不能只向白波师求助。

    不如召天下诸侯勤王。

    到时反而利于天子从中制衡。

    刘协年轻。

    但并不笨。

    他同意了。

    董承依从天子刘协命令。

    一边假意向李傕郭汜张济求和,以稳住对手。

    一边向四方广发天子诏。

    号召天下诸侯到司隶来。

    奉诏勤王。

    离得最近的是河东先锋军后军师程昱。

    从年初接到董先命令起。

    他便一直在为之做准备。

    心中早有预案。

    并早有准备。

    所以才有贾诩投奔段煨营中。

    见程昱的使者与段煨交谈的场景。

    如今程昱接到杨奉求助的天子勤王诏令。

    他立刻严令司隶军管师师长尹礼和师教员莫辰。

    要加强防备,随时准备接手管理司隶下各郡县。

    同时他将白波师分成两部。

    一部由师长李乐、师教员胡才和军师韩暹率三营到河北、大阳二县。

    随时准备接应杨奉,奉迎天子过河。

    另一部则由两位白波师副师长徐晃和文丑领军,各率五营西过大河。

    他们的任务是,趁着郭汜和李傕不在关中。

    利用这个空档,全面接管三辅,同时与段煨接上头,彻底控制潼关。

    徐晃这一路由蒲坂过河。

    然后与贾诩、段煨联系。

    由段煨西出,控制郭汜的地盘。

    由徐晃守住潼关,堵住郭汜李傕回三辅的退路。

    这样可以避免段煨与同袍兵戎相见。

    这也是当初段煨投向董先的要求。

    文丑这一路则由汾阴过河。

    负责收复左冯翊及京兆尹。

    同时做为徐晃西翼。

    防备段煨反复。

    而司隶军管师各相关郡县随后接管各郡县。

    悬挂露布,发榜安民。

    同时接收降兵。

    安置外族。

    如同之前一样。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等一切尽到手中之后。

    再行新政。

    十一月十三日,庚辰。

    刘协车队才获许继续前进。

    但没多久。

    李傕和郭汜再次遣人追击。

    董承保护的朝廷众卿再次大败。

    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等人在此战中皆殁。

    而刘协、伏后和随从等人在杨奉的保护下。

    一行人乔装步行,专走小道。

    终于到达陕县。

    在这里,程昱已派人前来接应。

    白波师师长李乐亲率一营坐镇大阳。

    由李乐和韩暹各率一营南过大河到弘农。

    他们要与杨奉与董承配合。

    保护天子刘协及公卿。

    但他们还需牢记程昱在出发前给的口信。

    如今朝廷公卿还是太多。

    朝廷位置太少。

    若要主公入朝。

    这位置需要腾挪。

    这意思说得隐晦。

    但李乐、胡才、韩暹都不是傻瓜。

    程昱的意思就是,朝廷人太多。

    死掉一批,才有位置给主公安置手下的人。

    于是他们的重点在于接应杨奉和天子而已。

    其他人并不是他们的重点。

    夜幕降临。

    众人以火为号,开始渡河。

    也是遇上暖冬,大河并未冻结。

    正在渡河中,斥侯来报,有追兵来袭。

    原来是郭汜不放心,他派夏育前来阻击。

    这下有趣了。

    战场上,胡才、韩暹与夏育,师徒相见。

    分外尴尬。

    好在杨奉早与和夏育相认,居中调和。

    夏育决定相助天子东归。

    并言及当初郭汜在畜官的救命之恩。

    要求胡才、韩暹等人不要杀死郭汜。

    胡才以白波师教员向夏育承诺。

    双方这才假意作战。

    而夏育则假装被擒。

    以此脱离郭汜阵营。

    刘协终于被杨奉等人保护着北上河东。

    天子刘协已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北上河东。

    空留下一堆朝廷公卿。

    他们在董承的保护下。

    与李傕、郭汜、张济在弘农作战。

    他们如何能贏呢?

    好在随行黔首庶民众多。

    堵塞道路。

    为三公等人赢得时间。

    他们终于也来到陕县。

    韩暹等人想着减少刘协身边的人。

    于是劝说大家索性直接乘船顺流而下。

    由孟津渡口上岸。

    直达雒阳。

    但太尉杨彪本就是弘农人。

    他提出异议。

    从陕往东有三十六滩,非常不容易过。

    刘艾也说。

    他曾任陕令,知道大河滩头危险。

    坐船容易倾覆。

    于是大家只能拉着绢布过河。

    开始还算有序。

    但随着追兵前来。

    场面瞬间混乱。

    大家争先恐后。

    想攀船而渡。

    于是船上的人便用刀斩断其指。

    过了河后。

    船中还有断指可见。

    经此一役。

    死者比东涧、曹阳涧更多。

    但太尉杨彪、安集将军董承以及伏后父亲执金吾伏完等数十人安然过河。

    跟随的宫女都被李傕张济的兵马所掳掠。

    而冻死、溺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在河东大阳县接应的白波师师长李乐也很无奈。

    他第一次体会到有爷在旁的感觉。

    什么天子面前的礼仪。

    什么言行举止的规范。

    三公一到,董承他们一到。

    啥都要管。

    但李乐也记得程昱的交代。

    这天下之所以搞到今天这副模样。

    与刘氏分不开。

    与朝廷那帮众臣分不开。

    所以救人是要救的。

    但要不卑不亢。

    他们先锋军并不靠朝廷供养。

    说白了,他们算是董先的私人部曲。

    只是这规模比较大而已。

    平常先锋军将士吃什么。

    就给天子公卿吃什么。

    绝不能搞特殊。

    要知道主公董先一直倡导的军中三大铁律。

    即官兵一致,生活民主,军事民主。

    另外还有五同四知道一跟上。

    五同即要与麾下部曲,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

    待遇上的差别是执行任务不同,兵种不同所致。

    并不是身份差异的体现。

    四知道指的是班长以上的人。

    要知道直属麾下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困难?

    然后思想工作要跟上。

    主公董先的规定。

    白波师的将士此时正贯彻执行呢。

    对于能和天子有一样的待遇。

    他们可是求之不得。

    董先麾下人员成份。

    除了百工,奴婢,商贾,游侠,乡人,孤儿,雇佣,门客徙附和先进介绍后进之外。

    最多的便属流民和黄巾降兵了。

    他们正是受苦受难的那批人。

    刘协看着白波师众人一起吃着从食袋中掏出的炒面。

    一口水,一口炒面。

    现场除了咀嚼声外。

    没有任何声音。

    他有些动容。

    但他一眼瞥见夏育。

    他不由紧张。

    当初在新丰正是夏育跟人一起放火。

    让刘协瞧见了。

    所以刘协顿时心生警惕。

    这夏育在此干什么呢?

    听说是俘虏。

    但谁家俘虏那么自由呢?

    就连自己这个天子都没那么自由。

    该不会刚离虎口又落狼窝吧?!

    刚脱离险境的刘协。

    一时之间又心生不安。

    而河内郡守张杨收到天子勤王诏令。

    自己口讷,于是安排董昭带人代表自己前去接驾。

    十二月初三,己亥。

    董昭率河内队伍前来接驾之时。

    刘协已在战战兢兢中来到安邑。

    董昭自然要抓住重获自由的机会。

    他重点推介曹操。

    因为曹操占据陈留。

    并未给弟弟董访治罪。

    反而念在当初借道河内与长安沟通之时,董昭曾给予帮助的恩情。

    曹操对董访大加赏赐。

    董访自然便会派人将此事告知兄长董昭。

    于是董昭内心有了选择。

    继袁绍之后,重新选择曹操阵营。

    至于信任自己的张杨。

    董昭知道。

    张杨的背后乃是董先。

    自己曾背叛董先转投袁绍。

    又为袁绍次子袁熙建立涉及董先的情况系统。

    如此一来。

    自己如何回去?

    况且家族都在陈留。

    都握在曹操手里。

    别人不说。

    光是弟弟董访。

    就令他操心不已。

    先锋军后军师兼河东郡守程昱避而不见。

    他命杨奉陪同刘协。

    身为先锋军后军师。

    程昱有这样的觉悟。

    自己捧的是董先给的饭碗。

    自然要向董先尽忠。

    先锋军大多如此。

    但别有用心之人就不是了。

    尤其是刘协可是天下至尊。

    随口一开。

    便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尊荣。

    张杨本来算是董先的盟友。

    但却派了董昭这个曾经刺探董先情报的人来奉迎天子。

    这让程昱心生警惕。

    但有爷在旁就是诸事不顺。

    于是程昱暗中安排。

    此次河东界内。

    非自己下令。

    便到天子面前献殷勤之人。

    程昱决心事后要上报董先予以清除。

    天子刘协看到董昭带着张杨的诚意过来奉迎。

    从前不觉得如何。

    但如今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上千石粮食,还有牛车牲畜。

    这让东归以来就没吃过饱饭的朝廷一众人眼前一亮。

    于是赏赐如雪花般飘来。

    首先是前来接驾的白波师。

    以师长李乐为度辽将军,以韩暹为征东将军。以胡才为征西将军。

    他们三人,初平元年被董卓用李儒之计封为都尉。

    如今一跃而上,升至将军。

    这让很多人颇为新奇。

    尤其是刘协他们所居之处,并无门户。

    只是一处用篱笆荆棘围成的临时院落。

    刘协与朝臣会谈时。

    兵士们便在边观看。

    互相取笑。

    称三人为篱笆里的将军。

    再加跟随刘协过来人良莠不分。

    有人大声笑骂。

    有人掷石为戏。

    有人自顾调笑宫婢。

    有人则拿出私藏自用。

    根本不管天子刘协就在旁边居住。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看了很是心痛。

    于是建议刘协暂时在河东重建朝廷。

    并让太仆为使者。

    去和李傕、郭汜议和。

    让他们释放被俘的公卿百宫和宫人奴仆。

    还有就是天子乘舆车马御用之物。

    刘协对在河东重建朝廷持反对意见。

    原因就是他见新丰时烧学舍的夏育。

    他认为河东离三辅太近,不安全。

    杨彪和赵温自然不会反驳。

    但若是不在河东又该去哪里呢?

    刘协提起董昭奉张杨之命前来奉迎之事。

    觉得河内离雒阳较近。

    或许是一个选择。

    众人商议妥当。

    决定东出轵关。

    前往河内。

    同时封张杨为安国将军。

    令他前来接驾。

    而董昭则封为议郎。

    令他陪驾在侧,随同东归。

    并可跟随杨彪、赵温等人共同商议朝政。

    于是议郎董昭向刘协建议。

    将河东人马与朝廷自有人马分开。

    那些跟随朝廷东归的人马。

    经历数战仍愿意跟随朝廷。

    可见其心忠诚,可堪大用。

    只要他们愿意。

    便可填补朝廷留下的空缺。

    由他们担任都尉校尉等职。

    忠诚有保障,以免被权臣把持。

    刘协与杨彪赵温等人商议之后。

    觉得董昭建议有理。

    于是令人照做。

    这下安邑出现两大奇观。

    一是跟随刘协东归的那些黔首、医师、走卒皆为都尉校尉。

    二是御史们忙着刻印,根本供应不上。

    最后只能以锥刻画,用文字表示。

    不过这两大奇观却也破除程昱的谋划。

    他原本便是想让朝廷缺人。

    不得不用河东人手填补。

    结果董昭出手。

    以跟随的庶民补漏。

    这令程昱始料不及。

    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董昭。

    再说李傕、郭汜、张济。

    他们见河东白波师出手。

    知道事已不成。

    于是各自返回屯驻之地。

    张济还好。

    他本就是屯驻陕县。

    驻守函谷。

    但郭汜和李傕却回不去了。

    他们未曾想到。

    原本由段煨守护的潼关。

    如今却成为他们越不过去的关。

    徐晃奉令驻守潼关。

    新式武器全都用上。

    一时之间,潼关外李傕、郭汜人仰马翻。

    李傕见势不妙。

    于是暂投张济。

    而郭汜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手下伍习。

    见大势已去。

    便手仞郭汜。

    献首潼关前。

    徐晃接受伍习投降。

    并让人护送回河东。

    结果让夏育看见。

    于是夏育恳请李乐、韩暹、胡才三人。

    让他们为其劝说程昱。

    夏育这是要替郭汜报仇。

    已还郭汜当年的救命之恩。

    程昱听了李乐、韩暹、胡才的话。

    知道夏育与田晏的过往。

    当年黄巾起事。

    夏育被公车征召。

    就任护羌校尉。

    遇上北宫伯义等人反叛。

    夏育被围畜官。

    被郭汜所救。

    于是隐姓埋名。

    低调报恩。

    这事牵涉极大。

    若让夏育得手。

    那么以后谁还敢阵前相投?

    若不让夏育得手。

    那么会伤了董氏元从之心。

    毕竟中平元年之前的元从。

    都是夏育亲手带起来的。

    如今这些人可都是先锋社、军锋军的骨干。

    万一有了异心。

    后果不堪设想。

    程昱不敢自专。

    于是遣人护送伍习、夏育以及郭汜的人头北上灵丘。

    并让人提前送信给主公董先。

    让他心里有所准备。

    董先提知夏育归来。

    心中大喜。

    但作为曾离开董先之人。

    又不能与之前一样。

    这时老婆蔡琰建言。

    这天下虽是君可择臣。

    但臣也可择君。

    身为人君,心胸宽广。

    能纳百川是好事。

    但是要注意的是:

    惩恶扬善,奖罚分明。

    明暗相辅,虚实相佐。

    把握分寸,注意影响。

    董先谢过蔡琰之后。

    决定情感上要助夏育。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典韦再次奉命乔装。

    在太行山中。

    假做匪贼劫道。

    让夏育报了仇。

    同时董先对外加封伍习。

    厚待其家人。

    以表彰他弃暗投明。

    同时也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试想一下。

    若是董先明目张胆以叛主之名诛杀伍习。

    那么以后谁还敢背主来投。

    那将会让董先耗时费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