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125章 要遵循自愿原则

第0125章 要遵循自愿原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125§ 要遵循自愿原则

    《并汉春秋》:……时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移书至郡,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任氏家主任峻说原权行河南尹事。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曹操起兵陈留己吾,入中牟界,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先主得书,收宗族及宾客家兵雇佣数万人,擎先锋旗,号平乱旅,南下酸枣会盟。……

    中平六年,除日。

    继田畴、太史慈等人的到来才十余天。

    董先再一次在门头农庄进办宴席。

    这次他将走向台前。

    让鲜红的先锋军大旗跟随自己出击。

    酒过三巡之后。

    董先宣布各方向任务及人员名单。

    北境部分。

    立足于阴山到扶余以北一线。

    以义从师赀虏旅七个营为主,驻守旅三个营为辅。

    以并州军管师机动营连为补充。

    涉及的土楼坞堡为物资保障中心。

    西以朔方,中以弹汗山,东以扶余。

    此三地为各地区的次中心基地。

    并派先锋军北部战区成员赴北境指挥作战。

    由檀柘为左军,率赀虏旅三营,驻朔方。

    由颜良为中军,率赀虏旅一营,驻弹汗山。

    由乐进为右军,率赀虏旅一营,驻扶余。

    由赵云为中军,率赀虏旅两营,驻弹汗山。

    由铁军、莫逊为后军,率驻守旅,为弹汗山提供后勤支援。

    主要任务是严防死守,尤其要防止西部鲜卑入侵。

    东部太行山脉部分。

    还是立足于太行山沿线。

    由黑山师褚燕负责。

    抽调南部战区成员祈干、张郃携带新式装备进驻。

    任务是坚守从南到北,坚守太行。

    做好屏障工作。

    东北部分。

    由中军师沮授负责指挥。

    抽调南部战区成员黄忠、周泰、凌操等人,二进扶余。

    以黄天师十五个营为主要兵力。

    幽州军管师涉及的机动营连为辅助保障兵力。

    由高显农庄梁辰、高显县长杨沛组织后勤保障。

    领导组织联合当地受迫害的豪右,诛杀公孙度,清除扶余贵族余孽,控制东北的任务。

    以扶余为后方基地。

    以高显为前进基地。

    等东北开春之后再携带新式装备出动。

    届时田畴、阎柔跟随熟悉,事成后留守善后。

    至于田畴的好友邢颙,则要遵循自愿原则。

    河东部分。

    由后军师程昱负责指挥。

    由赵峰负责后勤保障。

    抽调中部战区成员张辽、董奇,东部战区成员关羽、关平。

    率领丁卯营和己巳营携新式装备出战。

    由此二营分领南匈奴于扶罗和呼厨泉两个仆从旅。

    作为此次任务的主要兵力。

    让西部战区徐晃、文丑、鲍出率白波师十三个营为辅助兵力配合作战。

    先沿汾水南下,陈兵于浍水以北。

    再与河东郡守王邑联系获取最新情况后。

    便可自由行动。

    目标是全据河东全境。

    以大河为界,和董卓控制的朝廷划定分界。

    南下部分。

    由董先亲领先锋总社直属的王政鹰鹞营,田晏桃花营,阿三摸金营。

    并由烈焰师军师娄圭,副师长典韦、许褚分别统率。

    这一趟,刘政、太史慈、管亥以及被编入亲卫连的轲比能也将跟随南下。

    而桃花营长田晏身有残疾,不利于行,所以无法跟随。

    他的桃花营便由后起之秀魏延暂时代理。

    董先爱用年轻小将,这一点在董氏集团内人尽皆知。

    从当年张辽、到如今魏延。

    从并州军管师下辖的营长陈到、廖淳,到营教员孙资、孙礼、董厥、沐并,再到军师徐福。

    年纪都不大,有的甚至还不满十五。

    但无一例外,都不曾出现问题。

    董固率本部营负责后勤保障,束显配合。

    他也比较头痛。

    如果是满编还比较好算。

    但偏偏董先这次南下的除了摸金营是满编的状态。

    鹰鹞营和桃花营皆有其它工作。

    只能各自抽出一千五百人跟随。

    而留守部分。

    还是以董武为主,董固、董忠、董义、董赀、马财、陈善、白歧为辅。

    灵丘县令孟光从旁协助。

    可调动的包括烈焰师剩余四营,先锋总社剩余两营。

    大牛的直谷关丁卯营和懒羊的平刑关己巳营被抽调。

    由董绍的甲子营派出两连协助防守直谷关和平刑关。

    他们的任务还是一样,要守好家。

    董武是如今灵丘董氏的家主。

    由他坐镇,自然最为稳妥。

    所有水面保障,皆由四海四营负责。

    由南部战区成员强兵、虞翻、黄叙协调组织。

    另外,所有新式装备。

    皆要外罩包裹,比如制胜将军炮和隧发枪。

    而回回炮和三弓床弩能拆开就拆开,零件也要包裹起来。

    至于弹丸长矢,都有制式集装箱。

    另外还有传统的武刚车,石脂水,火石燃烧弹,复合弓,诸葛连弩等等。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身漆黑的高碳钢铁鱼鳞盔甲了。

    董先让他们也要身披双色披风预予遮盖。

    就是当年一面黑色皮革,一面白色粗麻布的双层披风。

    行军可以当雨衣,睡觉可以当薄被,驻扎可以当防潮垫,还可以用来包裹伪装的双色披风。

    总之董先不想一开始就暴露自己的实力。

    也不想太招摇。

    再说了,新式武器,自然要突然出现,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战果。

    敌人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呀。

    此次作战任务。

    北部边境防守,东部太行把控,东北扶余准备,留守部分维持。

    重点其实只有一个方向。

    那就是河东。

    不仅有前辈关羽、张辽、鲍出、徐晃、文丑,还有后辈董奇、关平。

    而且还调动了烈焰师的两个营。

    要知道这可是最先使用新师装备的营。

    看来董先这次是势在必得。

    董先以除日大宴为大家饯行。

    并授先锋军大旗。

    让他们与家人有告别的时间。

    并约定五日后出发。

    董先也要趁着这五日与蔡琰及叔父董武商议大婚之事。

    等他从南回家。

    便立刻举行婚礼。

    到时需召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北上参见新的主母。

    蔡琰有些害羞。

    但因父亲已南下入朝。

    所以自己为自己准备。

    也并无不妥。

    她拉来关羽老婆胡氏和典韦老婆益帮忙。

    还有黄忠老婆也会过来帮忙。

    况且董氏族人、燕氏族人、李氏族人也不会袖手不管。

    所以倒也没有什么。

    这次董先也想趁自己大婚之时。

    像当年在桃山先举办相亲大会,后举办集体婚礼一样。

    再为麾下有对象的适婚人员,举办一次集体婚礼。

    上次董先没有参加。

    但这一次,他也是主角之一。

    所有这一切都要等今年的任务完成。

    才能办得隆重快乐。

    中平六年除日过后,便是正旦。

    改元初平。

    在许攸奔走牵线协调下。

    讨伐董卓指挥部正式成立。

    有后将军袁术、渤海郡守袁绍、河内郡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守张邈、济北相鲍信、东郡郡守桥瑁、豫州刺史孔伷、广陵郡守张超、还有被通缉的曹操等人。

    他们最终决定要起兵讨伐董卓。

    为了要解决出兵道义性的难题。

    他们决定由当时被大将军何进召进京师驻守成睾的东郡郡守桥瑁出面。

    假托在撤离成睾之前。

    当时的三公曾托人送来一份文书。

    如果要问是哪个三公。

    可以是前司徒丁宫、前司空刘弘,也可以是前太尉马日磾。

    大不了就说是许相、樊陵。

    虽说许相和樊陵是阉宦一党。

    但毕竟人家也曾当过司空和太尉。

    就说死前大彻大悟,弃暗投明了呗。

    反正说啥也不好追究了。

    不像丁宫现在为尚书。

    马日磾现在为太常。

    不好作假。

    并嘱托要将文书下发给各州部郡县。

    文书中除了历数董卓的种种罪行。

    并承认京师受到逼迫,无法自救。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赋予他们起兵的正当性。

    号召各地兴起义兵。

    协助解决国家大难。

    而文书下发后。

    袁绍和袁术等人还将分别劝说各方参与。

    比如幽州牧刘虞、冀州牧韩馥、并州刺史董先、荆州刺史王叡、青州刺史焦和及下属各郡参与。

    而最终将聚兵于酸枣。

    三公文书下发,关东受到震动。

    尤其是同为司隶,便却处于东面桥头的中牟县。

    县令杨原,面带忧愁,同似恐惧。

    他打算弃官出走。

    中牟任氏家主任峻劝他:

    “董卓带头乱政雒阳,天下没有不怨恨他的人。”

    “但却没人倡议要讨伐,并不是没有讨伐他的想法。”

    “而是迫于形势,不敢发动而已。”

    “如果你能首先发出倡议,到时一定会有很多人出来响应的。”

    杨原问:

    “那该怎么做呢?”

    任峻答:

    “现在关东县不多,人也不多。”

    “如果你能暂时行使河南尹的权力,集中调遣,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杨原一听这都可以,由县令自己升为河南尹。

    这代表从千石一跃成为二千石大员。

    这么容易,于是杨原听从任峻的计策。

    并任命他为主簿。

    任峻替杨原发布代河南尹的文告。

    让各县坚守,然后发兵讨伐董卓。

    这时曹操从陈留起兵,进入中牟县界。

    任峻得知自己年少时的偶像到来。

    当场下了决定,他与同郡张奋商议。

    率全郡归顺曹操。

    然后任峻又召集宗族、宾客以及任氏子弟数百人。

    自愿跟随曹操。

    曹操得知后,非常高兴,当即上表,任命任峻为骑都尉。

    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对他十分信赖。

    灵丘,五天之期一过。

    灵丘众人告别家人。

    开始各自奔赴战场。

    蔡琰也想跟随董先。

    但董先以此战危险为由。

    让蔡琰在灵丘为他们布置新房。

    新房自然是要放在太那水土楼坞堡。

    但接亲地却是在桃花山上桃山书院。

    而集体婚礼也在桃花山上。

    这些都是大事。

    也需要有人出面处理。

    蔡琰有些不舍。

    但也明白这事的重要性。

    只好答应了下来。

    并依依不舍送别董先。

    董先这趟要从常山关南下。

    十天后,当他到达中山卢奴。

    两件意料之外的事同时发生了。

    第一件是天下大赦。

    明知道关东讨董。

    结果还搞天下大赦。

    这太傅袁隗、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毖果然有能量。

    而董卓居然还同意了。

    这讨伐文书刚出,朝廷便给这些人大赦。

    这是要为他们铺平道路呀!

    第二件事便是有人来迎接董先了。

    原来这中山郡守李邵接到讨伐董卓指挥部下发的文书。

    就是那封三公号召各地兴起义兵的文书。

    也是各地起兵的合法性来源。

    照理说有意愿便照做就好。

    没有意愿就不做,也没人可以强迫。

    但这么简单的事却让李邵很头痛。

    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主要还是冀州牧韩馥迟迟不表态。

    而李邵自己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于是他询问郡中望族甄氏。

    甄氏现任家主甄尧给的意见是跟随灵丘董氏行动。

    李邵也不知是否正确。

    甄氏为何要建议中山郡守李邵跟从董先呢?

    话说当年甄氏没有让族商甄平,继续专心与董先合股经营。

    一边凭着家世地位看不起灵丘董氏,想拿捏董先。

    一边让族商苏双、张世平投资刘备,另起一条买卖马匹牲畜之路,想摆脱董先。

    但这些年下来。

    他们没少吃亏。

    看着当初常山赵氏、博陵祈氏、河间束氏越来越好。

    而且每次都能避过危机。

    而他们一趟趟有去无回。

    日渐艰难。

    如今北境塞垣之外的漠北草原、扶余的马匹牲畜。

    全部由董氏掌控。

    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了。

    而董氏在沿海还有十二处盐场。

    用淋卤法得盐,不比盐矿少。

    另外还有精盐,供世家豪右食用。

    这些都让人赚得盆满钵满。

    更不用说香皂等董氏货品了。

    不时推陈出新。

    甄平后悔了。

    不。

    这是中山甄氏后悔了。

    所以他们想拨乱反正。

    重新与董先合作。

    但这需要投名状。

    而中山郡守李邵。

    无疑便是最好的投名状。

    从光和元年郡守臧旻开始,甚至继任后反叛的张纯。

    都对灵丘董先不错。

    他们一直不知原因。

    如今总算知道了。

    这董先以百工商贾起家。

    看似不争抢名利官位。

    但却往往以功奋进,步步为营。

    从光和元年进献光和犁开始。

    到守灵丘长,平城令,到如今并州刺史。

    听说塞外已经全被他控制。

    连鲜卑都被驱逐到狼居胥和燕然二山。

    不敢靠近北境塞垣。

    能在短短十几年间做到这一切。

    原因在于钱粮、器利、人多和预知。

    种种这些,都说明这董家庶孙。

    有仙授之能,且野心甚大。

    眼下代郡赵氏已经覆灭,灵丘赵氏也基本没落。

    甄氏与董氏之间的阻碍已经没有。

    在商言商,为何不能重归于好呢?!

    说到底,甄尧想借着李邵与董先不是很熟悉。

    由甄氏出面牵线,令中山全郡归附灵丘董先。

    若能达成,那也是美事一桩。

    到时灵丘有中山为其藩篱。

    更加安全稳定。

    互利合作,符合董先一贯作风。

    有何不可。

    至于面子。

    君子豹变。

    家族利益为先。

    个人面子事小。

    现任甄氏家主甄尧,早年被举孝廉。

    父亲甄逸去世前,提及长兄甄豫曾与董先同窗。

    言及这董先只用一日,便让郡文学吏程顺折服。

    还让他有机会要与灵丘董氏重归于好。

    他身受父亲临终之命,如今已经看破。

    原本长兄甄豫若在,还可以以同窗之情,拉上关系。

    但如今长兄甄豫不在了。

    再加弟弟甄俨从大将军何进处逃出。

    虽说得到袁氏举荐,出任曲梁长。

    但也仅仅只是四百石小县长而已。

    甄氏家族,未来想要兴盛。

    一切只能靠自己经营。

    但眼下,唯有联姻一途,最为快捷。

    甄氏姐妹五人。

    甄姜、甄脱、甄道、甄荣还有贵女五妹甄宓。

    唯有这四妹、五妹还未婚配。

    必要时可许与灵丘董氏或汝南袁氏子孙。

    听说这董先年方弱冠,还未嫁娶。

    那新任渤海郡守袁绍次子袁熙,也还未嫁娶。

    到时若是等四妹、五妹及及笄之时,再与之婚配。

    那岂不美哉。

    中山郡守李邵得知董先率六千多人出了常山关。

    果然来请甄尧出面。

    于是甄尧带上甄平,备好牛酒粮食。

    提前到卢奴城郊等候董先。

    终于见到红底黄字的先锋军大旗来到。

    甄尧让甄平出面引见。

    董先也不矫情。

    大大方方地接受。

    甄尧知道董先六千多人。

    无法入城。

    就算是普通厩置旅舍。

    也无法住下这些人。

    于是他借机让出家族在卢奴城郊的土地。

    让董先这六千多人安营驻扎。

    董先知道。

    冀州跟并州及塞外不同。

    这里的土地大多有主。

    无法随便侵占。

    董先自号为以黔首为先的仁义之师。

    肯定不会自毁招牌。

    于是他欣然接受了甄尧的安排。

    在甄尧的帷帐内。

    甄尧以弟自称。

    因为甄豫是董先的同窗。

    而甄尧又是甄豫的弟弟。

    所以也很自然。

    董先与甄尧先回忆了一下对甄豫的印象。

    然后提及当初甄平的选择。

    甄尧自然归于之前家族内部有分歧。

    这才导致错失合股经营的良机。

    然后借机问起还有没有机会。

    董先心想自己才出太行。

    但这天下终归没办法靠一家一姓来维持。

    只能团结多数。

    这种想法与他选择合股经营一样。

    选择一些不主流的家族。

    给予尊重。

    形成与既得利益者相抗衡的新势力。

    等新势形成,到时便可开始改造他们的想法。

    他们从不被重视到被重视。

    本身也是改变的受益者。

    对改变也比较能接受。

    到时在土地与人口方面上予以控制。

    而放开商业、农业、矿业、甚至是科研。

    或任命他们为殖民总督,去开拓域外利益。

    这样或许会形成新的格局。

    其实董先想让殖民思想先进入中原。

    让豪右不再安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主动去开发。

    去发现更多的人。

    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去控制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而董先则通过把控先进技术、货币、人事、财政、军事、商品、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

    以许可证方式,控制这些豪右。

    让他们为扩大中华文明圈而努力。

    有了这样的想法。

    就不能把世家士族豪强一棒子打死。

    面对甄尧的合股经营意向。

    董先心中有了主意。

    但甄氏有背叛先例。

    董先不由有些迟疑。

    甄尧见董先迟迟未表态。

    不由有些心急。

    他加码提到。

    愿意协助董先控制中山。

    让中山以董先马首是瞻。

    董先听了,不由心惊。

    这甄氏竟然有此底蕴。

    看来也不容小觑。

    董先越是看重。

    越是迟疑。

    不要到时养了老鼠咬布袋。

    甄尧毕竟当家三年有余。

    知道董先还不放心。

    于是他提出,可与董氏联姻。

    便董先已有未婚妻蔡琰。

    他如何会对甄尧隐瞒。

    甄尧自然不敢与前议郎蔡邕相比。

    只求让甄氏女以平妻嫁入门即可。

    虽说联姻后的关系,自然比不联姻的关系要来得紧密。

    但董先也知道,这是这个时代能想出来让人放心的最好办法。

    就像舅舅莫逊,正因为有舅母令狐家的支持。

    董先在北境才会一帆风顺。

    无论是在上谷宁县,还是接手上党。

    无论是乌桓部落,还是先锋义从进驻朔方一地。

    都是得益于姻亲。

    毕竟令狐家的令狐明,曾任乌桓校尉,又是如今的朔方郡守。

    而浩周更是令狐家所举荐,如今正是上党军管营营长。

    听说令狐家有子令狐邵,表字孔叔。

    年后有意入桃花山。

    希望能他能不愧上党令狐氏,再立新功。

    其实联姻这种办法,相当于留质。

    即使延续数千年后,也还是如此。

    成为后世豪门们强强联手的保证。

    想到这里。

    董先这才表态。

    可。

    甄尧见董先表态。

    心中大定。

    两人草拟文书契券。

    但在联姻人选上。

    董先提了甄宓一嘴。

    说实话,董先还是有些好奇。

    这甄宓究竟有何特殊。

    能让袁熙、曹丕和曹植为之倾倒。

    并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甄尧有求于人,别无他法。

    只能投其所好。

    只是这甄宓才八岁。

    到及笄还有七年。

    希望不会有意外发生。

    不过这样也好。

    谁知道七年后的董先是什么样子呀。

    说不定地位更高呢!

    到时那真是合了贵人之言。

    但若是地位更低,那也可为甄氏留下一丝变数。

    比如有更强臂助,可以反悔!

    这世界从来都是永恒的利益。

    董先与甄尧一夜长谈。

    次日在帷帐中与中山郡守李邵见面。

    这位原本是钜鹿郡守的李邵,因为司马直未死的关系。

    成了中山郡守,就是不知这原本中山郡守又去了哪里?

    甄尧果然不愧为郡中望族。

    他说服李邵,并串联了中山其它宗族。

    转投董先。

    同时又为董先凑了近三千子弟。

    李邵还让人开了中山武库为他们进行武装。

    这三千子弟,自有甄尧等中山郡的氏族为他们提供钱粮补给。

    也算是给董先的投名状。

    董先并没预想到这一出。

    于是为此营取番号为中山营。

    临时任命太史慈为中山营营长,管亥为中山营营教员,戴乾为中山营营军师,麋芳与轲比能为中山营副营长。

    反正太史慈已经认主,董先迟早是要重用的。

    管亥是护送张宁的黄巾力士,因在扶余立功,被沮授带回灵丘,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有新的职位。

    而戴乾是董先就任平城令那年北上的,丹阳人,由商队举荐的。

    麋芳不用说了,人家还有一个妹妹麋贞在本部营做生意呢。

    而轲比能,董先明面上还需要优待他。

    毕竟也是在扶余中立了功的,又是主动提出要服侍董先。

    所以董先也不能太小家子气。

    董先收了人家的人马。

    自然也不能不上道。

    他为李邵打出了中山郡李字大旗。

    作为李邵参与的证据。

    而李邵也为董先会来事也高兴。

    这样自己不用再多花心思应付。

    最多为董先调调粮草。

    再说了,这不还有甄尧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