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104章 怎么能以身犯险

第0104章 怎么能以身犯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104§ 怎么能以身犯险

    《博物志》:……中平末,并州牧董卓驻兵河东,时族人董先受托初临并州,以军管师,置帐旗,划地界,劝植树造林,种草被地,防风止沙,诸帐旗皆依计而行。自是不忧无草可牧。……

    并州军管师的结构组成。

    无非有三。

    一是将原先并州商队与义从师进行合并。

    二是从桃山书院和先锋部曲院校选拔人手加入。

    三是从被解放的南匈奴奴隶中选拔优秀忠诚的人加入。

    然后进行改编。

    按照规划,并州军管师近三万人。

    从原先的义从师的十八个营,五万四千人。

    调拨一半,变成九个营,二万七千人。

    这里面有包括赀虏五营在内的七个驻弹汗山的骑兵机动营。

    和代郡、上谷郡两个边郡义从营。

    上谷营还是由李通任营长。

    而代郡因为浩周是上党人,所以让他回家乡任上党军管营营长。

    新任的代营营长是冯习。

    实际并州军管师从商队和南匈奴部落吸纳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本质未变。

    董先也借机在桃山为书院的人讲解了一下自己接管并州的要点。

    除了潜伏先礼后兵外。

    还有就是接下来并州的管理形式。

    比如改户为帐,万户为旗的牧民编户政策,不再以传统部落管理模式。

    董先还让檀柘为南匈奴奴隶划分新的放牧区域。

    按三十亩放牧一匹马或一头牛,一亩半放牧一只羊的标准来计算。

    让每户拥有五匹马,五头牛,外加二十只羊的财富。

    按此标准,为每帐划分三百五十亩草场。

    同时确立最低税收,从而控制牧民财富与规模。

    比如每帐每年需上交一匹马一头牛和一只羊作为税赋。

    你养多了,草场不够,只能另外花钱买草。

    你养少了,交不了税,连家人都养不活。

    当然了,鸡鸭豕犬,可以多养,丰富伙食,也可卖钱。

    人有繁衍,动物也有,所以只要能安排得过来。

    各凭本事,吃饭赚钱。

    河水几字地块有草场约三亿五千万亩。

    至少可安置数十万牧民帐户。

    当然了,此标准比塞垣外的略低。

    当初董先可是按每帐五百亩草场来划分中东二部鲜卑牧民的。

    当然了被划分后的牧民不能再随意越界放牧了。

    再比如汉化策略,不再以传统意义的种族为界限。

    而改以对汉文化的掌握和拥护为标准,加以区分。

    董先超越千年的知识告诉他。

    以肤色来区分敌我,是最不可取的。

    要知道同族之人,往往下手最狠。

    相反,改以认同和喜欢为标准。

    哪怕是外族人,只要愿意改变,愿意接受相应的约束。

    愿意遵守制定的规则。

    那么再加上相应的制度和程序,这样便能比较有效地控制叛徒。

    当然了这样的制度和程序需要细化,需要实践。

    最简单的是,服从管理,服从分配达到一定年限。

    接受各种考核,并通过。

    邻长愿意出面证明。

    出入边境,需办理相关手续。

    财产抵押,以防潜逃。

    等等。

    还有改变生态环境的植林防沙,种草被地。

    董先想让他们改掉从前习惯。

    总是指望让草场自然生长。

    他想以人为干涉,人工粪肥来充实地力。

    以种树植草,来防止土地沙化。

    以人工养植来养活牧民。

    各帐的草场有人管理,有人养。

    帐与帐的区分就是抗风沙的树林。

    比如沙柳,沙榆,落叶松。

    这些树林便是帐与帐的分界线。

    不能随意砍伐。

    河水两岸的防风沙树林也是如此。

    还有就是利用河套地区的优势。

    挖渠引水,既利民生,又便农桑。

    用阉煽技术培育牲畜。

    用农业十法种树植草。

    用青贮技术储存青料。

    作为人工种植、养殖技术的推广。

    还是需要让刘辛和枣祗派人传授。

    至于二长制的实行。

    并州全境也是要执行户有户长,帐有帐长,邻有邻长。

    这样才可以减少地方豪强,宗族对地方黔首的控制。

    就算一个宗族里。

    也有分配不公的事,欺压的事情发生。

    原先是上告无门。

    到处是互相勾结的地方士大夫,豪强大族。

    但现在可以直接上诉到县长那里去了。

    算是解决皇权不下乡的第一步吧。

    也算是布下毛细血管,贴近民生的一步。

    这可是董先在平城担任县令得来的经验。

    事实证明,实行二长制后,宗族与豪强对基层黔首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少。

    另外董先还强调让并州军管师的人。

    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不要成天拿人家的吃穿住行,祭祀与我们不一样来做文章。

    而要在让大家享受一样的生活待遇,承担一样的责任上用心。

    说实话,这州郡县军管单位的出现。

    其实相当于颠覆了原来的朝廷制度。

    但董先并没有强行取代。

    而是先在自己的内部设一套班子。

    用自己的班子去监督朝廷的班子。

    做得好,我才留下你。

    做不好,别怪我。

    走了谁,我董先都能让秩序正常运转。

    董先的想法,自然有小秘蔡琰协助润笔。

    会后将会交给百工营进行印刷。

    到时各级的管理团队人手一份。

    可以对照执行。

    并州接管之事,大抵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处是,给桃山书院留了一些骨干。

    避免无人协助蔡邕和田晏。

    比如,田晏的先锋部曲院校需要人手。

    于是董先让中平二年投奔的李允任桃花营营教员,协助蔡邕和田晏主任众事。

    此外刘靖任军师,主裁得失。

    张梁和吴硕分任桃花营副营长,主责军旅训练。

    如此一来,桃山书院和先锋部曲院校的管理更加正规,人手也得到保证。

    现在是四月小满二候。

    时间应该是够的。

    六月前应该能改编好。

    董先忙着接管并州的事。

    雒阳大将军何进也没闲着。

    他在袁氏的帮助下。

    从地方到中央,逐渐替换成自己的人。

    比如,让南阳人阴修任职颍川郡守。

    阴修到任,以举贤擢俊为己任。

    他举五官掾张仲为方正,察功曹钟繇为孝廉、并任命主簿荀彧、主记掾张礼、贼曹掾杜祐、孝廉荀攸、计吏郭图等人。

    而荀攸还被何进提拨为黄门侍郎。

    而奔走之友的何颙,被任命为北军中侯。

    逢纪因是袁绍谋臣,而被引为何进心腹。

    郑泰、华歆被任命为尚书。

    王允被任命为从事中郎。

    桓典被任命为平津都尉。

    短短几天内,二十多人得到升迁。

    四月,十七,壬戌。

    刘辩下发以袁隗为太傅诏:

    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

    夫天地人道,其用在三,必须辅佐,以昭其功。

    后将军袁隗,德量宽重,奕世忠恪。

    今以隗为太傅录尚书事。

    朕且谅闇,委成群后,各率其职,称朕意焉。

    终于正式成为太傅,并录尚书事。

    袁隗很满意。

    他手握天子诏书。

    年纪大了,有些老花。

    袁隗只能瞇着眼看。

    诏书上的字。

    真的是字字珠玑。

    这刘氏天下,如今却是何氏与袁氏当家。

    别看何进在任用人。

    但其实用的人多数都是袁氏的人。

    袁氏志得意满。

    袁绍除宦之心又起。

    他向何进建言要诛宦,已防止有为蹇硕喊冤之人。

    听说这蹇硕在狱中天天喊着先帝有遣诏。

    先帝欲立皇子协为帝。

    等等大逆不道的话语。

    于是何进暗中唆使袁术。

    让袁术下手。

    凭借着前任河南尹。

    现任虎贲中郎将。

    袁术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雒阳诏狱。

    袁术让人阴杀蹇硕。

    但蹇硕并没有求饶。

    也没有屈服。

    他只是伤心。

    唯有泪流满面。

    蹇硕死前痛哭。

    哭的不是自己。

    而是愧对先帝刘宏。

    他没能把先帝交托的事情办好。

    没多久蹇硕死于狱中的信息传到禁中。

    那些原本与郭胜张让不亲的宦者不由有了心思。

    加上蹇硕在狱中的话语。

    这世上可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八卦话题。

    谣言传开。

    原本何太后新晋皇太后位,需要去拜祭高祖和世祖庙。

    可是在何太后斋戒时就有变故。

    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如此反复多次。

    始终无法完成祭礼。

    比如随便往吃食饮水中添加荤腥。

    这样斋戒就无法进行。

    诸如此类。

    其实都是禁中宦者搞的鬼。

    目的在于表达对前朝有诛宦意图的不满。

    让何太后不顺心的事可不止这件。

    后宫之中,这永乐宫董太皇太后也想参与政事。

    何太后怎么会拱手相让呢。

    于是让赵忠郭胜等人加以阻止。

    这董太皇太后见了,心有不甘。

    便当众谩骂:

    “你现在怎么敢这么强横跋扈。”

    “是依仗你兄长的权势吗?”

    “我要告诉我侄儿,让他把何进的头砍下来。”

    接下来,每次何太后临朝时。

    骠骑将军董重总是故意挑刺。

    与大将军何进互别苗头。

    虽然中间有车骑将军何苗居中转寰。

    但令人不爽。

    河东董卓再次收到弟弟董旻的邮书。

    信中讲述了雒阳的近况。

    比如这蹇硕的遗言。

    比如这何进与何苗并没有一致行动。

    比如这董重与何进互别苗头。

    董卓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这三大将军。

    不由心生遐想。

    若是自己这个前将军面前没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那这天下武职,不是就以我为尊啦!

    等何进把与袁绍的建议,告诉何太后时。

    何太后自然不同意:

    “由宦者统领宫禁内省,这是从古至今的汉家制度。”

    “既然承继汉室,那么旧制不宜轻易改动。”

    “况且先帝刚刚抛弃天下,我怎么能脱下丧服,穿戴整齐,去和外朝讨论政事呢?”

    另外何太后还向何进诉苦。

    你不知后宅之中有多难。

    董太皇太后屡屡在我面前威胁。

    要让骠骑将军寻找你的错处。

    我儿刘辩虽然继任大统。

    但何氏根基尚不牢靠。

    禁中内省还需宦者统领。

    与其把心思花在他们身上。

    不如想办法把董太皇太后和骠骑将军董重这两根钉子拔掉。

    何进与诸位心腹商议。

    他们也觉得有道理。

    但袁绍认为。

    这两件事可以一起办理。

    要彻底铲除阉宦。

    那就不能只着眼朝中。

    也要放眼朝野。

    宦者朝中朝野互相呼应。

    如今不如先从朝野开始。

    不如先从出头鸟开始打起。

    于是袁绍向诸州郡发布文告。

    假称是大将军何进的意思。

    让州郡牧民者,可以布网逮捕审理各地宦者的亲属。

    但此事犹为机密。

    不可令朝中宦者发觉。

    所以要悄悄办理。

    一网打尽。

    丁原终于来到雒阳。

    吕布等人被这繁花所迷。

    彼其娘之,畜养的。

    句句脏话脱口而出。

    也不能怪他们。

    常年征战边境。

    眼中只有血与风沙。

    何曾见过这般光景。

    他们在边境浴血奋战。

    竟是为了让雒阳这群混蛋纸醉金迷。

    凭什么他们可以。

    乃翁不可以!

    一股争强好胜之心遂起。

    吕布等人暗暗发誓。

    将来不想再回边地。

    董先为丁原献上的一份厚礼。

    为答谢丁原对自己的信任。

    他让驻扎北邙山的王政。

    听从丁原的吩咐。

    作为丁原进入雒阳的辅助。

    以防手中无钱,身边无人。

    被雒阳士家子弟看不起。

    丁原看了王政交给自己的邮书。

    知道王政只是董先暂时出借的而已。

    自己在雒阳,的确举目无亲。

    有王政,有董氏北邙山基地。

    这的确可以方便不少。

    至少不用担心住处。

    也有粮草可用。

    何进听到丁原到来。

    立刻亲自接见。

    因为自己出身屠户。

    所以对看上的人材。

    何进总能曲意奉迎。

    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低三下四。

    但何进自己却很满意。

    这也算是自己礼贤下士的体现。

    算起来这丁原总算不是袁氏中人。

    有一个非袁氏中人投奔自己。

    自己自然要予以重用。

    这也算是一种平衡。

    免得让袁氏做大伤己。

    两人席间落座。

    随从吕布等人自然陪同。

    席间聊起雒阳巨变。

    众人听得如梦似幻。

    当初蹇硕与何进。

    先后来信拉拢。

    如今蹇硕已经死于狱中。

    何进位高权重。

    丁原不由心中唏嘘。

    何进如今权势正盛。

    丁原自然马首是瞻。

    何进见丁原如此上道。

    于是欲封丁原为执金吾。

    他看中了丁原、吕布等人身材魁梧。

    又是常年边郡武职。

    眼中目光,令人发怵。

    丁原自然高兴。

    但何进又有个要求。

    需抓捕骠骑将军董重。

    方能兑现承诺。

    陪同的吕布就要拍胸应承。

    但丁原也算是经历官场风雨的洗礼。

    怎么能如此让人当刀子随意差使。

    于是询问董重罪状。

    何进卖了个关子。

    称再过几天即可。

    在这之前,先暂时接手统领蹇硕的上军。

    任武猛校尉。

    丁原自然没有意见。

    他让吕布等人分任校尉下司马、都尉、主簿等职,协助掌控上军。

    五月。

    大将军何进开始发力。

    在朝会上与三公一起举奏:

    “董太皇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人与州部郡县相互勾结,搜刮财物,都存在她所住的永乐宫中。”

    “按照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在京师,所以请国家和太后把她迁回本国。”

    对付董太皇太后,当然要先剪除其羽翼。

    这中常侍夏恽正是为董太皇太后勾通内外之人。

    借此机会除去。

    那董太皇太后与外界无法联系。

    就只能变成一个深宫中的老女人。

    这相当于是一只身在笼子里的猎物。

    何时取其性命。

    只在一念之间。

    而董重与董太皇太后乃是一体两面。

    荣时共荣。

    那败时自然皆败。

    董太皇太后失势。

    这骠骑将军董重,手下才千余兵马。

    又怎么是大将军何进的对手。

    胜券在握。

    何太后与刘辩自然没有不允许的。

    再加上武猛校尉丁原。

    于是故事没有悬念。

    董重被捕入狱。

    何进也算信守承诺。

    丁原官封执金吾。

    执金吾,中二千石。

    丁原刚从六百石刺史,先任二千石校尉,然后直接升任中二千石。

    这下他高兴得不得了。

    要知道,当年位面之子秀儿曾有言。

    娶妻当得阴丽华,为官当作执金吾。

    可见这执金吾该有多嚣张。

    尤其是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

    持戟士五百二十人。

    七百多人每月要绕城三次。

    舆服导从,光满道路。

    在所有力量中。

    这执金吾最强盛风光。

    再加上丁原、吕布等人。

    身材高大健壮。

    有衣装相衬托。

    更是风光无限。

    不过人家能穿戴如此整齐也是有原因的。

    执金吾下有武库令丞各一人。

    这可是管武器仓库的。

    这新的当然是自己用啦!

    而执金吾的职责便是掌管宫外安全。

    尤其是水火之事。

    简单说是古代消防员兼巡警队员。

    而何进接手的蹇硕上军。

    暂时也无人统领。

    于是一并先交由丁原。

    而丁原以执金吾兼管丁园上军。

    一时间风头无两。

    五月,初六,辛巳,骠骑将军董重,在狱中自杀而死。

    这自然又是袁术所为。

    手法与蹇硕如出一辙。

    获益最大的自然是大将军何进。

    皇帝是自己的外甥。

    皇太后是自己的妹妹。

    从前的对头蹇硕已经死了。

    如今另一个对头董重也死了。

    京师所有的兵权已经集中到自己手上。

    他害怕京中的部军不敢对董重下手。

    所以特意用从并州来的丁原出手。

    看中的正是丁原不谙世事的单纯性格。

    丁原得知,不由哑然。

    自己这光鲜亮丽的外表。

    竟是用他人的性命换来的。

    尤其是这事如果做得不好。

    没人会为他顶锅。

    这繁华的京师雒阳下面。

    竟然是这种勾当。

    好在这次赌赢了。

    但也因此绑上了大将军何进的马车。

    从此以后,自然这条路走到黑了。

    他有些伤感地看了看吕布等人。

    他们正享受雒阳的繁华。

    一个个喜笑颜开。

    笑容的背后是成功的喜悦。

    但却集体忽视了繁华背后的阴冷与权谋。

    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

    丁原默默告诉自己。

    也许,是时候告别了。

    告别北境的冰天雪地。

    告别北境的刀尖舔血。

    告别北境的潇洒单纯。

    告别以前的自己。

    董重一死。

    宦者不由心惊。

    再加上袁绍在外郡的作为也传到京中。

    宦者不免会有骚动。

    而董重虽死,可董太皇太后还在。

    只要董太皇太后不死。

    这何太后始终心中不安。

    而宦者自然也不会为董太皇太后而得罪何太后。

    他们试图讨好何太后以换取往后的道路。

    并州的交接也如火如荼。

    果不其然。

    自从南匈奴叛贼击杀前西河郡守刑纪和并州刺史张懿之后。

    边郡各郡守都提心吊胆。

    如今有董先持丁原书信接管。

    众人都十分配合。

    比如雁门郡守郭蕴,在郡兵曹掾张汎的劝说之下。

    也不管自己郭氏门风,甚至还推荐郭氏之弟到灵丘为质,以示配合。

    而五原新任郡守张恺,他本是军旅一生。

    他退出军旅,只是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过了一站是一站的心理。

    他早想像田晏那样享受生活。

    事有人帮自己干,自己只要动动嘴皮子即可。

    这样的生活谁不想?!

    而云中的曹胄以及朔方、定襄、上郡与西河早就被先锋义从摧枯拉朽的作风所触动。

    他们见各并州军管师带人进驻,都将印绶奉上。

    自动坐享生活。

    说实在话。

    服从者,歌照唱,舞照跳,日子依旧过。

    反而不用再为安全担心。

    而并州那七郡,也就雁门像点样子。

    其余说是大县都不为过。

    而这七郡的黔首更是如此。

    这些年来,只要先锋义从出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虽然有时也会暂时吃亏。

    但终究会讨回。

    再加上新近解放的南匈奴奴隶。

    他们正在孤儿骨干的带领下,奔向新生活。

    谁能想到,这草也可以自己种,不用看老天脸色。

    这董先的植树造林,种草被地措施再配合青贮酵藏草法。

    如此游牧民族也可以好好安心放牧,不用再怕无草可牧。

    所以七郡接管都很顺利。

    只是这太原、上党二郡。

    有些问题。

    这二郡的问题并不一样。

    上党是因为张杨在朔方、五原、云中募不到兵。

    只有近百人跟随。

    然后他就到上党。

    想再多募一些。

    但碰上黑山师奉命阻拦。

    再加上上党浩周前来接管。

    浩周背后可是上党大族令狐氏。

    早就站队董先。

    为表诚意,不让上党子弟流出。

    于是两边有了冲突。

    如今张杨那近百人已被控制。

    而太原则是士族豪强太多。

    再加上成廉募兵,给他们一些信心。

    所以他们团结起来抵抗。

    但也有心向董先的人。

    比如大陵商曜。

    当初可是靠着他才救下关羽。

    董先自然不会惯着。

    他让于扶罗出手。

    假装南匈奴流寇。

    但专讨不服从的豪强下手。

    眼下事情正僵着。

    据城而守的,继续据城而守。

    纵兵劫掠的,仍然纵兵劫掠。

    两边谁都不想认输。

    削弱当地不服从的豪强。

    这是董先的既定思路。

    所以他也不急。

    像太原这种地方。

    豪强被削弱了,自己才好重新分配蛋糕。

    扶植自己的力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