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重林巨蟒之三国 > 第212章 无题

第212章 无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公输班?成玢突然想起来了,这名字太响当当了。可能公输班这名字不是人人都知道,但鲁班嘛,那可是家喻户晓啊。公输班其实就是鲁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后来大家都叫他鲁班了。这家伙是个木工大神,发明了一大堆东西,什么锯子、尺子、墨斗都是他搞出来的,连咱们平时用的雨伞都是他的杰作呢。

    就连诸葛亮都在旁边夸呢:“龙老大,你知道不,马家那帮人在机关这块儿可牛了,连他们家三岁小孩儿都能把机关学玩得溜极了。皇帝都请过他们家的人去宫里秀一把,你猜怎么着?他们用木头做了个鸟,飞了三天三夜都不带停的,简直神奇得不得了,连皇上都竖大拇指,说马家是天下第一的机关大师。”

    那天成玢听见那些工匠们聊到马家时,心里其实没多大波澜。但现在听了诸葛亮和傅云的话,他可真是被震惊到了!原来大家都这么尊敬马家,连李娘子虽然只知道点皮毛都不敢小看他们,都是因为马家的大名太响当当了。

    “对了,这翻车是啥时候发明的啊?”

    “哦,马常是西汉时期的人。现在这翻车大家都知道了,有点手艺的工匠基本都能做出来。这两辆翻车是我东岳乡的工匠做的。”

    西汉时候就有翻车了?那为什么又叫孔明车呢?难道是因为孔明改良过它,再加上他在蜀汉的威望那么高,大家就都叫它孔明车了?成玢感觉自己有点晕菜了。

    成玢刚看到那个旧式水车的时候,得花点时间才认出那玩意儿多粗糙。它跟我们现在见的水车挺像的,上面有能转的叶片,但中间的轴啊,是根超长的大木头。农民哥们儿就踩这木头的一头,另一头挂个大桶,桶里装水,一踩,桶就提起来了,水就流出来了,然后叶片再带动水流到别的地方去。

    成玢好奇地问了句:“这机器一天能干多少水?”人家告诉他,大概五十立方。他算算觉得真不算多,而且看着那些农民哥们儿踩得挺费劲的,肯定得轮流来,才能一整天不停地弄那五十立方水,效率实在是有点低。

    但是呢,虽然他看不上这个技术,自己也没招儿呀。他知道如果有风或者电,能用水车或电机来弄水,可这儿啥都没有。所以,他也就干瞪眼,没啥辙。

    成玢爬上水坝,往外一瞅,外头就是一道道水沟,先是一条大主沟,接着分出好多小沟。周围都是用来灌溉的农田,有田种着水稻,虽然现在才四月初,水稻还不算高,但看着生机盎然的,挺让人心情好。田地里偶尔还能看见农民在忙活。至于那些地,种的是青麦,比水稻种得早,现在已经快到一尺高了,微风一吹,那麦浪起伏,真是美极了。

    “这开了好多新农田啊。”成玢说,从泰山往外看就是一大片平原,绿油油的一片望不到边,估计得有好几十里地呢。

    “这都是多亏了龙大人。”傅云乐呵呵地说。

    “啊?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成玢一头雾水。

    “龙大人啊,这些田地可都是用大象来犁的哦。”

    “真的假的?”

    哎呀,学生可不敢骗您呢,龙大人。得告诉您,这大象真是力气大得惊人,比起家牛来,简直是事半功倍。您瞧,天干物燥的,咱们这老式的犁啊,不是现在的那种,得靠家畜使劲儿。可说到使劲儿,牛哪儿能跟大象比啊?牛拉个几百米就累趴下了,大象倒好,能拉上好几十里呢!所以说,要是没这十一头大象,咱们这一大片农田哪能有现在这收成啊?这可得感谢成玢,都是他出的力。

    对了,龙大人,您还记得阿黎不?他还在咱们东岳乡呢,现在可是负责照看这些大象的长鼻倌了。他老说,要不是您,他哪有这机会当上官儿啊。想想还挺逗的,长鼻倌,也算是个小官儿吧?

    我手下有十来个人,他们专门负责照顾那些大象。这些工作都由阿黎来管理,可以说他就是个小组长。傅云笑着说:“龙大人,你知道吗?阿黎现在都能说一些汉语了,特别是‘龙大人’这三个字,他叫得特别顺口。”

    成玢看着眼前的一切,忍不住笑出声来:“看这样子,阿黎在这里过得挺滋润的嘛,太好了。”

    他们绕过水坝,往农田那边走。还没到田里,就看到一大片菜地,里面种着青瓜、韭菜和大葱啥的,跟我们现在吃的没啥两样。

    成玢挑了个没人在干活的田,里面有田埂,但是太小了,他这么高大的个子得小心点儿,免得一不小心摔到田里把稻子踩坏了,那可就麻烦了。虽然费劲了点,但他挺开心的,因为这大自然的景色正是他向往的。

    因为人少地方大,所以这里很少有大规模的耕种,但现在这里却要供东岳乡寨里的万人吃饭,所以田都耕得特别大。走在田里,成玢心情好极了。

    几只青蛙被声音吓到了,扑通扑通跳回田里。成玢突然停下来,问:“这田里没养鱼吗?”

    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原来是因为没有鱼在水中游动的声音。现在的水田里都会养鱼,但看来古代的人还没这习惯。

    成玢心想,养鱼是必须的。

    假如有人穿越到古代,想带当地人发财是吧?很多小说里都爱讲这个,比如说搞个玻璃工厂,那帮古人看到亮晶晶的玻璃眼睛都得直了。

    如果你运气爆棚,穿越成了皇帝或者王子,那你就得瑟了!不止能弄玻璃,开个豪华饭馆、澡堂啥的都行,银行啊,甚至制造火药去别国淘金,这都能快速赚大钱,简直像在挖金子一样,一下就是百万富翁,爽翻了!

    但是呢,造玻璃这事我可真不咋地,至于火药嘛,成玢倒是知道点皮毛,具体配比可就记不太清楚了。说实话,成玢也不想给这个时代带来火药,所以从来就没想过要整这个。高大上的赚钱方法咱们搞不定,那就来点接地气的,比如摊煎饼果子啊,或者就像眼前这养鱼,也不错嘛!

    特别是那些观赏鱼,一条能卖出去几千甚至几万大洋!想象一下,就在泰山那边,有家人搞了个养鱼场,得有将近一百亩地吧,专门养一种超大号的泥鳅,可能是泰国或者老挝那边引进的品种。这些泥鳅个头比普通的大三四倍,价钱也是跟着涨,全国都有人慕名来买。那家鱼场一年能挣上接近两千万呢!成玢去过那儿,说那泥鳅味道真是绝了,超级嫩,但就是价格不菲,他都觉得贵得下不了手。

    所以说啊,养鱼这事儿挺有搞头的。当然了,咱们平时在稻田里养的那种规模就小多了,毕竟稻田主要是种稻子的地方嘛。不过,顺便养点鱼就算是额外的收入了,不是吗?想想看,一个水田,一年至少也能养出百来斤鱼,等到过年的时候捞起来,当年夜饭吃,多美滋滋啊!

    成玢得先搞明白,古时候的人到底吃不吃鱼。他记得有本书提过,古时候的人不太爱吃河里的鱼,原因有两个:一是河鱼刺多,万一卡嗓子里了,感染严重可能还会挂掉;二是河鱼腥味重,得用盐腌一下才行,可那时候的盐贵得很,一般人家哪里舍得用啊。

    当成玢问他们养不养鱼的时候,傅云他们都摇头,看来这古代真的没人在田里养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