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闽州城
沈南卿闻声,还真的放轻了不少,用只有他俩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你刚刚不是挺能装的嘛,我不帮你把它坐实了,到时候露馅可就不好了,你不该好好感谢我嘛。”
唐诺只想说,我真是谢谢你大爷,幽怨道:“你公报私仇。”
夏芸汐席地而坐,一手抵着膝盖,撑着脑袋,看着两人,一人很温柔的揉着脚,一人楚楚可怜得像一个受气的小气包,这个画面难得的养眼,原谅她,不厚道的露出了姨母笑。
离开学校之时,为了做戏做足,沈南卿只好背着唐诺到校门口,夏芸汐本想让他俩打车回去,顺便让沈南卿送唐诺回家,不知道两人抽了什么疯,非要跟她一起挤公交。
这个点已经错过了高峰期,所以坐车的人不是特别多,三人坐在最后一排,夏芸汐生无可恋的被夹在两人中间:“我说你们两个大少爷,有专属车你们不坐,非要跟我挤公交,要说顺路还好,我们又不顺路,我该说你们什么好,还是说你们出来体验生活。”
两人闻声,不自觉的看向两边的窗外,谁也没做回答。
夏芸汐背靠着椅背,很是无奈。
这时公交车上的电视机里,插播了一条广告,“北城第一四a级景区闽州,也是北城第一名胜古迹,它历经千百年依旧屹立不倒,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都,是文化传承的源泉,它穿梭千百年,让我们见证了曾经的繁华,来闽州一游,不枉此生,旅游团联系电话xxx……。”
外带这还有闽州景区的照片,可谓是美不胜收,让人心生向往。
夏芸汐看得入神,突然问道:“你们去过闽州吗?”
两人摇头。
唐诺又说道:“但是我听说过,好像还挺好玩的,对了下周端午节,我听说那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会有祈福大典,从祈福大典头一天晚上开始,每家每户都会放一些贡品在外面,第二天一早,会由大祭司开道,童子撒米引路,壮男手持三牲祭礼,后有龙灯舞随行,绕闽州城一圈,然后回到祭兽山的天坛,也就是祭坛,做法祈福,祈福须在午时二刻前结束,然后在午时三刻前将贡品倒入祭兽山后的倒城河里,也预示着风调雨顺、消灾降幅。
至于为什么叫倒城河呢?我得解释一下,因为这是闽州的地下河,起自雪山,横穿整个闽州,延至祭兽山的地下河,倒罐整个闽州,所以叫倒城河。
下午的时候还有划龙舟比赛和吃粽子比赛,晚上有花灯宴,画舫游河,顺着闽州的护城河,也就是闽州的地上河,游完整个闽州。
第二天可就精彩了,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驯兽、杂耍、胸口碎大石、吞刀、喷火、上刀山等表演,你们别觉得神,人家可真没事,这要说最精彩的,还得是范州院的戏曲和梨花范的皮影戏,那才叫精彩绝伦,对了,还有对唱山歌,满城的人都会参与,为的就是讨个喜庆。”
夏芸汐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唐诺:“你确定你没去过?”
唐诺点头:“我确定。”
“那你描述得可真清楚。”
“好吧,我承认我去过,不过那是在我还没记事的时候,跟我母亲大人去的,这些还是后来她跟我讲的。”
“那还不是去过。”
突然沈南卿也说道:“那我也算去过,我是在很小的时候跟我小叔叔去的,后来吧,我小叔叔遇到了他的朱砂痣,把我给弄丢了,然后我就在派出所度过了一天,所以对闽州没什么印象,啊,不对,是对闽州的风土人情没什么印象。”
“那你小叔叔可真不靠谱”,这是夏芸汐对沈南卿说的。
“是有点。”
夏芸汐叹息:“那就是说,就我没去过呗。”
唐诺兴奋道:“你想去吗?下周正好端午节放假,要不我们去那旅游。”
夏芸汐点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
“我也去”,这是沈南卿对夏芸汐说的。
唐诺调侃道:“你不怕去了又被弄丢了。”
沈南卿:“滚。”
唐诺识趣的没在说话。
这时夏芸汐到站了,不忘说道:“我到了,你们两继续北城一日游,记得好好把握这难得独处的机会,顺便促进促进感情。”
两人皆嫌弃的看向对方,冷哼道:“谁要跟他促进感情。”
夏芸汐只想笑笑:“你两到挺有默契的,不光表情到位,连话都说得一样。”
两人再次异口同声的说道:“谁跟他一样了。”
接着两人各自看向各自的窗外,谁也没理谁。
端午节,夏芸汐他们没有跟旅游团一起去闽州,而是自己坐车去的,他们提前一天下午到的闽州,然后在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了下来,接近傍晚的时候才收拾完。
三人走在大街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都有,因为明天是端午节,所以来这旅游的人很多,一眼望去,可谓是人山人海,但这也不妨碍小摊贩做生意,各种吆喝声都有,这要是放在大城市里,可是瞧不见的景色。
这时,只见一旁的小贩吆喝道:“卖铜钱吊坠嘞,卖铜钱吊坠图个好彩头,讨个吉利,还可以刻字送心仪之人,讨个喜庆,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大家相逢既是缘,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不准不要钱。”
唐诺忍不住嘀咕道:“这能准吗?”
夏芸汐闻声看去:“这种事情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当作纪念品也是可以的。”
唐诺眼前一亮:“要不我们也去刻一个,就当作来闽州的纪念。”
夏芸汐点头,觉得可行。
然后三人都去刻了铜钱吊坠,皆是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上面。
刻完吊坠,他们又逛到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不仅卖书,还卖报纸,这可是很难得的,夏芸汐随手买了一份,是介绍闽州起源发展的,不得不说闽州人很聪明,轻而易举就把闽州的名号打了出去,相当于无形中做了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