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前夕
听到这句话,太子神情终于有了变化,他抬起头,目光茫然的看着自己这位敬畏而恐惧了许多年的父皇。
庆帝皱了皱眉,眼神中却只有厌恶。
他没有多解释什么,仿佛只是来宣告他一件事,并不指望能有什么回应,说完,他便直接转身离开。
在他即将走出宫殿的那一刻,太子终于开口了。
“父亲!”
沙哑的声音,说着只有寻常百姓家才会说起的称呼。
庆帝身影在长信宫宫门停留了片刻,随后便大步的消失在了太子的视野。
第二日,朝堂之上,他向朝臣宣布,要与乾国正式建交,并命令鸿胪寺向乾国以商讨两国未来发展的名义发出邀请。
徐川凶名在外,瞬间遭到无数人反对,认为太过危险。
直到他宣见了一个人之后,才平息了这份疑虑。
叶流云一身素净的白袍第一次踏足庆国的朝堂。
同时,洪四庠也爆发出了大宗师的气息与叶流云交手一招,不分胜负。
足足两位大宗师作为护卫,自然不会有人再担忧陛下的安危。
随即,通过出口到庆国的初代无线电台,很快,此刻正处于东夷城内的徐川便收到这份来自庆国的邀请。
然而徐川只是淡淡的看过之后,便将其抛到了一边。
他没有必须同意和接受的理由。
如今,随着他体内真气的融合,他的实力每一日都在变强。
时间过去越久,对他就越有利,他自然不会火急火燎的要与庆帝会面。
这份举动自然令庆国上下大怒,认为他太过傲慢。
同时,一股言论也突然不知从何处蔓延开来。
乾国拒绝和平。
乾国要发起大战。
乾国议长以杀人为乐。
诸如此类的话语突然到处都在讨论。
同时,在一股暗地里的势力引导下,舆论也愈发的离谱。
甚至这些言论已经开始蔓延进了诸多学府之中。
在有心人的刺激下,东夷城四大学府居然皆有人站出来呼吁,应该同意会谈,减少不必要的杀戮,为和平而努力。
甚至,一些大着胆子的学生,直接围住了议长府。
虽然迫于徐川往日的凶名,无人敢直接喝骂,但阴阳怪气的到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在当今乾国内皆以法为准则的情况下,他们只是站着喊些话,言行也都极为克制,并无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哪怕鉴查司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府内,司理理咬着牙,可狠狠的道:“都教出来些什么东西,一群白眼狼,我这就让鉴查司的将他们都抓了。”
徐川连忙拦住了她,将她拉到怀里抱住。
“可别,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说明他们学了几年还是有些长进的,敢发声,本就是一种成长,更何况,他们也是被一些人误导了,无妨。”
司理理翻了个白眼,气哼哼的道:“行,你大度,就我小肚鸡肠行了吧。”
她扭过头,不想理他。
徐川笑了笑,冲着那微微撅起的小嘴啄了一口,道:“夫人哪里话,这城中上下,谁不知我夫人行事干练大气,有大将之风,赞叹之言,我可没少听。”
司理理脸颊微红,怒气瞬间少了大半,道:“你喜欢被人骂随你好了,反正又不是骂我。”
徐川摩挲着司理理纤细的腰身,忽的一把将她横抱了起来,道:“这才哪到哪,我倒要看看,那位皇帝陛下还有什么手段。”
话落,他抱着司理理便向内屋走去。
司理理挣扎起来,不过挣扎的力道却是不大,更何况,她也根本挣扎不开。
“你干什么,还有好多事情没处理呢!”
徐川大笑一声道:“今日休沐一日,明天再处理也无妨。”
司理理脸庞越发的红了,她撒气似的拍了拍徐川的肩膀,便放弃了抵抗。
房门一关,很快,一声声压抑又带着些许妖娆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有着明文法律的约束,学生再如何发声,也无法越过某些界限,不可能出现什么过激的行为和言论,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几日过去,虽然依旧还有学生不放弃,但声势已经弱了许多。
当然,议会也为此事讨论了一次,作出了一份告知书。
大意就是学生拳拳之心虽然值得赞赏,但国家大事,还是等他们真正踏入政途再行参与不迟,为此,议会决定,将尽快制定审核规则和相应卷宗,通过几次考试和测验从诸多学府之中筛选出一批学生,进入国家各个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了解和实习。
此告知书一出,这场风波顿时再无任何波澜。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和测验开始努力的学习。
而就在这一风波过去不久,庆国单方面宣布,因为乾国对和平的蔑视,和对庆国善意的无视,将就此断绝和乾国方面的一切联系。
包括且不限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诸多事宜。
不仅如此,庆国还宣布,若乾国依旧执迷不悟,他们将派出大军,杀入乾国境内。
他们自然清楚徐川的可怕,但庆国几十万大军若是分散开来,杀入乾国,或许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乾国上下也必然将死伤无数。
此话一出,诸国上下尽皆哗然。
许多人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庆国似乎在强行逼迫乾国参与那所谓的会面。
东夷城,议长府内,徐川知道自己必须有所回应了。
不然以庆帝狠辣的性子,未必不会当真如此去做。
他毕竟只有一个人,纵然有他老师四顾剑帮忙,面对几十万大军的屠杀,依旧力有不逮。
高手或许没事,但乾国境内的普通人怕是要死上一大批。
这是真正同归于尽的打法,拿捏住了他的三寸。
只是因为顾及名声,庆帝才没有一开始就这么干。
但很明显,他已经等不下去了。
徐川静静的站在原地,自语道:“既然你这么着急去死,我便成全你。”
当日,乾国回应,为了天下黎明百姓,愿意参与这一场两国之间的会谈。
并提出了将会谈地点放在大东山的条件。
庆国方面同意了此事,并将这一次会谈的时间定在了三天之后。
于是,这一场牵动了万众目光的会谈便彻底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