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进献打谷机
有了打谷机的加持,宁肖家的田庄用了以往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秋收。
宁露看着大家喜悦的笑容,她也很开心。最后宁露和宁肖商量决定把这个利民的打谷机进献给县令大人,也就是杜景鹤的舅舅。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实惠。
白真几人听了宁露的说辞后,对这个十岁的小姑娘刮目相看。更是由衷的佩服,她的心胸开阔。
有了决定第二天一家人就拉着打谷机去了县城,当他们来到县衙的时候,王羡之正好在县衙里没出去。听下面禀报说宁露和杜景鹤来了很是高兴。忙让把人带上来。
宁露一行人被带到了堂上,宁露向王羡之行礼后,说明了来意。王羡之听后大为赞赏,他意识到这打谷机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如果能够推广开来,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王羡之则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了宁露的善举,并决定给予宁家一些奖励。王羡之看着眼前聪明善良的宁露,心中暗自欢喜,同时也对宁家充满了感激之情。
随后,王羡之安排人手将打谷机运往各地,以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宁露和家人满怀欣喜地离开了县衙,他们知道,这个小小的举动将会给许多家庭带来便利和丰收的希望。
而宁露回到柳树村又让人做了一台打谷机供村民使用,大家也很是感激。
王羡之则觉得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就命人又做了一台打谷机并写了奏折派人送去了京城。
这时远在京城的景泰帝看着手里的奏折及大殿上摆着的打谷机感兴趣的让人准备些稻谷亲自试了一下。试过后更是龙颜大悦,给了望海县的王县令很多赏赐,更是让吏部给他记上一功。
皇帝立刻下旨,命令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打谷机,以提高粮食产量。王羡之因为进献打谷机有功,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成为了朝廷的官员,负责农业事务。
宁露的名声也传遍了整个国家,人们对她的智慧和善良赞不绝口。她的事迹被传颂开来,成为了民间的传奇。
而宁家和柳树村的人们,则因为打谷机的普及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们感恩宁露的善举,将她视为村子的骄傲。从此,柳树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而宁露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宁露是个闲不住的人,忙完了秋收,天气也渐渐转凉,宁露想了想现代的火锅心里又有了新的计划。
这天宁露让下人准备了很多食材以及海鲜,还有肉类。白真几人看到宁露准备了这么多食材就知道她又要准备做好吃的了。忙上前问晚上吃什么。
宁露笑了笑说道:晚上不就知道了,现在说出来就没惊喜了。保证是你们没吃过的就是了。不过想吃也得付出劳动,你们几个就负责切肉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白真几人也没多话,挽起袖子就干了起来。自从他们来到宁露家后,就觉得自己以前在家吃的东西只能是饿不死的保证。哪有宁露做的好吃。即使是粗茶淡饭宁露也会做出不一样的味道。他们之所以死皮赖脸的待在宁家就是为了这口吃食。
人多力量大,有了白真他们的加入,速度快了不少,晚餐时刻,宁家众人看着桌子上奇怪的物件有些不解。没一会宁露带着下人把洗好的菜,切好的肉,以及处理好的海鲜一盘盘的端上了桌。
这时桌子上的锅里水也正好开了,宁露把食材一样一样的放进去,刷了一下就夹出来,放到眼前的蘸料碗里蘸上料汁放入口里。眼睛都眯了起来。
有了宁露试范,大家也学着她的样子吃了起来。吃过后,都是一脸享受的表情。白真几人更是连连称赞,手上动作飞快。杜景鹤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东西。动作也比平时快了许多。
宁露准备了很多食材,想着够吃了,结果最后不得不又去准备了一些。吃到最后大家都是手扶着腰从椅子上站起来的。都吃撑了,宁露想着火锅受欢迎,但没想到他们会不顾形象把自己吃成这样。真是没脸看呀,最后大家集体散步才好过些。
宁露又说了想做这个吃食,问家人的意见。不用说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连白真几人都赞成,还说要和她合作把火锅店开到京城去。对此宁露笑笑 ,她目前还没有去京城的打算。也许以后会去,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现在还是顾眼前吧。
最后宁露打算先在村里开一家火锅店。她召集了几个朋友,一起动手打造了一个简单却温馨的店面。
他们用石头砌成炉灶,找来大口铁锅,准备了各种新鲜食材。宁露还特意研究了调料的配方,确保火锅的味道独特美味。
开业当天,村里的人们纷纷前来尝鲜。热气腾腾的火锅让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感受到了温暖和满足。
宁露的火锅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吸引了本村的居民,连附近村庄的人也慕名而来。
她的创意和努力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收益,也为村庄带来了新的活力。
远在镇上的张寒听到了宁露在村里开了火锅店,风风火火的赶来了。在品尝到了火锅的美味后,译然决定把这个火锅生意开到镇上和县里。
宁露也没意见,谈好了合作方式后,就把火锅底料和蘸料的方子给了他,又给了店铺的设计图纸,以及人员培训的事都说了一遍。
张寒也说了他大哥在京城开的蛋糕店生意很是红火,又以加盟店的方式开了蜜雪冰城和必胜客,不知道他大哥要是知道了她们又有了新的合作模式会有啥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