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无法理解的医嘱!
怎么就发现胰腺炎病因了。
而且……高血压和这些有关吗,也没有文献表明,高血压和胰腺炎、缺氧有直接联系啊!
许秋取出了氢氯噻嗪片的说明书,展示在众人面前。
“这是……”
肖主任盯着许秋指出的区域,那是“不良反应”一栏。
前几项都没什么特别。
比如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患者容易引起糖耐量降低、高尿酸血症者容易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等……
但很快肖主任的眼睛就瞪大了,在最后几条上,用比较浅小的字体提及道:“该药亦可引起胆囊炎、胰腺炎、性功能减退……等等,但较为罕见”。
胰腺炎?!
氢氯噻嗪引起胰腺炎的病人,临医消化科还没有收治过一例,但药物说明书上明确提到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病人的胰腺炎成因,就是因为用了这一种降压药?”肖主任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惊愕地望着许秋。
江主任感慨道:“许医生,你不去当警察,真是屈才了啊……”
明明是疾病诊断,竟然有一种破案的既视感!
“那么,许医生你说的缺氧……也和高血压、氢氯噻嗪有关?”肖主任问道。
许秋回到办公桌前,噼里啪啦敲了一阵键盘,确认了新的治疗方案,道:“很快就知道了。”
……
按理说,人送到了icu,就归专门的医生、护士管了,其他科室一般不敢掺和重症监护病房这边的治疗。
但,许秋显然是这个例外。
江主任带着肖主任一众回到icu,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查看医嘱。
“低分子肝素抗凝?”
众人一阵吃惊。
怎么突然来了个抗凝措施,这是治疗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肺栓塞等的手段,从袁玉的情况来分析,莫非她有肺栓塞?
但问题在于……如果许秋判断她有肺栓塞,临床上常见的处理是溶栓+抗凝。
溶栓是清除病人已经产生的栓子。
抗凝,则是防止生成新栓。
理论上,对肺栓塞这种急症来说,尽快溶栓、解除肺动脉的堵塞才是核心,应该排在抗凝之前,为何许秋只做栓塞,不溶栓?
“想不通。”肖主任等人有点懵逼。
肺栓塞即便在呼吸科,也属于只有主任才能碰的高级疾病了,临医这里除了几个呼吸科主任,也就急诊的王平有机会救回来。
当然,救活率百分之百的许秋过于变态,会拉高临医病人的存活率,不公平,不纳入统计。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低肝!”江主任吼了一声跟在后边看热闹的管床医生。
“哦……”管床医生赶紧按医嘱行事去了。
见状,江主任松了口气。
幸好他速度快,不然这小子就要问他为什么只抗凝了,要是说不知道,这主任的权威性又要打不少折扣。
他跟没脸没皮的肖主任可不一样。
不过,虽然在场众人对这个新增加的治疗方案一知半解,却并不妨碍一线医生对医嘱的贯彻。
毕竟许秋在临医早就一言九鼎了,先相信、再质疑!
……
袁玉这个病人,起先是复杂的病情引起了众人注意。
后来层层剥开谜团,将胰腺炎锁定在了降压药氢氯噻嗪之上,现在众人则好奇不溶栓只抗凝的治疗手段。
临医不少人都在关注着这个病历。
许秋就没有这么多心思了。
他忙着钻研针对荀雨的结肠代替膀胱术。
每次查房的时候,这姑娘都会问一遍,听到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答案时,发着光的眼睛都难过了一下。
不过,把一门消化科的手术用在泌尿外科,跟跨界差不多了,急不得,也急不来。
几天的时间里,许秋除了平时的门诊、手术,推掉了所有没必要的会议,一心扑在脑中手术室里,也终于有了不小的进展。
“第一阶段大致完成了……”
手术的大致流程已经确定下来,接下去就是丰富细节,并且对代替后的结肠膀胱功能进行细化调整。
许秋表情有些凝重。
真正的难点就在于细节。
如果荀雨是男的,反而要简单一些。
女性尿道括约肌和神经支配机制更复杂一些,医学上对其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开展这一门手术,难度和成功率都有性别差异。
在经历了几十次的尝试后,许秋还真尝试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按照常规的想法,做这台手术肯定要把尿道耻骨韧带给切断,然后再进行结肠代替术。
然而许秋反复手术后对比发现,保留尿道耻骨韧带,竟然会显着提升预后以及功能恢复程度!
仔细分析后,他才意识到,这条韧带对于维持尿道的稳定,以及维持新膀胱正常的膀胱尿道角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
许秋还融合了一个高位结扎背侧静脉复合体操作,让阴道壁也参与了新膀胱的支撑与维持,使得成功率更进一步。
除了这些细节,大手术流程上,许秋也进行了改良。
譬如,荀雨的病症在于神经源性膀胱,即原有的膀胱失去了储尿、排尿的能力,既然要换新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泌尿外科医生,第一反应肯定是将原有膀胱全部切除。
许秋一开始的做法也正是如此。
然而他却发现,保留一部分膀胱颈,能促使新膀胱适应机体,更快恢复正常功能……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至于要不要应用到真正的手术上,许秋还在纠结。
毕竟这是一步险棋,一旦保留少了,就会尿失禁,保留多了,又将导致新膀胱过度可控,简而言之还是得找其间的平衡点,多了少了都得出问题。
“还得打磨一段时间……”许秋又进入了模拟手术室之中。
与此同时,icu那边,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经过三天的治疗,袁玉已经脱离了危险!
事实上,在应用抗凝治疗的第一天,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上限就开始松动了,从降低了好几次后的89,缓慢抬升到95,已经迈入了正常人的范畴。
第三天,缺氧症状完全得到改善,撤掉呼吸机后,病人血氧饱和度依旧控制在99左右,彻底脱机、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过两个小时,做最后一次评估,袁玉就能转回普通病房了。
也就是在这时,肖主任、江主任等人终于按捺不住了,一窝蜂地跑来办公室这边。
眼看着袁玉都要好转出院了,他们还是没搞明白许秋医嘱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