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361章 人傻钱多好请客

第361章 人傻钱多好请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时曹植后苑草坪,数百宾客围坐,宴席规模蔚为壮观。

    然而,其中真正的天下名士、世家翘楚,不过区区数十人耳。

    更多的是远近流浪寒门、贫苦百姓。

    趁机混入府中,滥竽充数以求饱餐一顿。

    长此以往,就连曹植府邸之门卫。

    亦心生机巧,在门口设卡收费。

    或贿赂财帛,或贿赂粮布,否则不得入内。

    即便如此以微薄之资,便能换取如此皇家宴席。

    亦是吸引众多食客趋之若鹜。

    “临淄侯,真可谓当世之孟尝君!”

    “座下名士三千,尽揽天下英才!”

    曹植此时酒意盈面,被这么一番恭维之下。

    也是举杯一饮而尽,朗声大笑,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我看不然,太史公于《史记》所述。”

    “孟尝君之宾,多为鸡鸣狗盗之辈,何谈真才实学者?”

    “临淄侯诚邀四方贤士,汇聚一堂。”

    “其招贤纳士之名,有乃父曹丞相之风啊!”

    “妙哉!言之有理,吾辈敬佩!”

    “干杯!干杯!”

    “愚见以为,今日虽谓之百贤齐集。”

    “却非尽善尽美,因一人之缺席!”

    “何人之缺?愿闻其详。”

    “便是几年前,荆州名士水镜先生所评。”

    “南州士之冠冕,凤雏庞统啊!”

    “确然!若能邀得庞统入临淄侯府中,辅助左右。”

    “则未来霸业可期,吾等亦将受益无穷!”

    “此事何难?宴毕,吾即刻前往江东。”

    “若得见凤雏庞统,必邀其共聚临淄侯府!”

    “诶!闻庞统已离开江东,如今行踪成谜。”

    “君若知其所在,不妨同行,途中相互援手,共襄盛举啊!”

    此时席间酒香四溢,众人借酒壮胆。

    热议纷纷,夸夸其谈,无所不言,无所不欢!

    谈笑间,一个个自抬身价。

    口口声声要为曹植公子招贤纳士!

    却不知这些人是喝上头了,还是吹牛不嫌丢人。

    正当此时,一位身形修长,面容清俊。

    举止洒脱的青年,却是缓步自门外踏入院中。

    笑容可掬,直抵曹植身前。

    曹植望见来人,连忙起身相迎。

    “德祖,汝又迟矣,速速入座!”

    说着也是亲执其手,领至身旁共坐。

    杨修之至,再次激起宴中热议,一时间人声鼎沸。

    “此乃临淄侯之密友,太尉杨彪之子杨修杨德祖。”

    “才华横溢的杨修!有过目不忘之能,乃世之大才!”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如今杨修更是贵为魏公近前主簿。”

    “真可谓显赫一时,前途无量啊!”

    众人言语间,对这杨修的出身履历也是羡慕不已。

    而杨修一来,也是正襟危坐。

    随后骤然挺身,紧握酒盏,掷地有声道:

    “诸位尊驾!请满斟此盏,三盏酒落,愿诸公妙笔生花。”

    “将此刻群英荟萃的盛景镌刻于纸端!”

    “胜饮!”“胜饮!”

    此时响应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惊雷破空。

    宴席的热情再度沸腾,真可谓如火如荼。

    “德祖,今日何来此等雅怀?”

    曹植疑惑地望向杨修。

    宴会上自己常为其预留席位,却少见其莅临。

    “呵呵,子健但举目观之。”

    杨修含笑轻语,语气淡然而神秘。

    曹植闻声仰首,只见那双眸霎时圆睁!

    宴席之上,数百人之盛。

    转瞬之间,唯余数十人。

    虽然依旧酒香四溢,但放眼望去杯盘狼藉杂乱无章。

    那些滥竽充数之辈,已经趁乱早已溜之大吉。

    哪还有胆量在此吟风弄月?

    曹植闻言也是一声长叹:

    “吾之门客,真才子风流者,不过区区数十人耳!”

    杨修闻言也是浅笑不语。

    轻巧提壶,为自己添满最后一滴佳酿。

    “诸君!再慢饮‘九六七’之盏!”

    杨修又一次傲然起身,杯盏平端于胸,气宇轩昂:

    “诸位皆为天下饱学之士,诗文定已了然于胸。”

    “三盏之后,愿闻诸公治国平天之下策!”

    言毕一饮而尽,豪情壮志溢于言表。

    而座下宾客,热情不再,纷纷起身掩面而走。

    仅余几人轻触杯沿,宴乐之境顿显萧索。

    “哗众取宠之辈已散,所剩者,皆为淡泊名利之士也!”

    曹植闻此寂寥之音,自嘲之余,以语宽慰杨修。

    “子健莫急,且复观之。”

    杨修手指轻挥,指向刚刚那广袤草地上的数百宴席。

    曹植顿时瞠目结舌,眼前景象令人愕然。

    宴席之上,仅余寥寥数人。

    其余之处凳倒鞋遗,帽落草间一片荒凉。

    “吾之座上宾客,竟不如鸡鸣狗盗之辈!”

    曹植见状也是面色涨红,随后愤而离席。

    步伐踉跄间走了后苑湖畔。

    只见湖面波光粼粼,荡起层层涟漪。

    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失落。

    而曹植独立湖畔,心中满是被骗之苦涩。

    二哥耽于乐舞,四弟酷爱骑射。

    而他自以为饱读诗书,才智超群。

    识人之明更胜两位兄长,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笑话。

    “德祖,若吾承父业。”

    “以此识人之能,国家岂不毁于吾手?”

    曹植转身,望向杨修眼含泪光。

    尊严受损之痛,难以承受。

    “公子年少未经世事,偶有差池不必挂怀。”

    “但愿日后交友审慎,以免遭人非议。”

    杨修说着手指着另一边的曹丕府方向,耐心开导,语重心长。

    “丞相若在此时许都,一旦得知今日之事。”

    “公子颜面何存,岂非授人以柄?”

    曹植闻言也是连连点头,紧抓杨修之手,声音微颤道:

    “曹植鲁钝年少懵懂,尚请德祖多加指教!”

    杨修闻言双手包覆曹植左手,轻抚其背,感叹连连。

    “公子才情冠绝,唯缺世故。”

    “闭门不出,不涉世事,恐难成大器。”

    “汝兄长及公子这般年纪,已随父征伐四方。”

    “二公子亦曾随丞相讨袁,更有夺妻之恨。”

    “公子可曾思虑,随丞相左右。”

    “征战南北,效犬马之劳?”

    杨修之言,曹植铭记于心。

    “夺妻”二字,更令其心绪难平。

    甄姬之美,倾国倾城。

    曹植仅两度谋面,已成永世不忘之念。

    更有一篇《洛神赋》传世,一抒心中爱慕。

    见曹植目光恍惚,似已领悟,杨修欣然颔首:

    “他日,我将亲赴荀令君府邸,为公子谋一良机。”

    “若能随军远赴江东,辅佐丞相方为上策!”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