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刘备发丧
成都王宫。
一位年逾五十的老者,面带惊慌之色,脚步踉跄却又极为急促的拿着奏疏,不顾一切的闯入大殿,此时的刘备正与诸葛亮攀谈。
“主公,主公啊!”
简雍颤颤巍巍的来到刘备面前,眼神深处布满了绝望和哀伤。
“宪和,发生何事了,为何如此冒失?”刘备缓缓起身问道。
宪和是简雍的字,他在刘备创业初期便跟随其左右,算得上刘备最早的一批谋士之一。
话音刚落,简雍伏地跪拜,悲怆的声音响起:“主公,军师,曹丕逼让天子禅让,开国改元,已经自立魏帝,天子被废以后,被撵出洛阳下落不明,恐怕恐怕已遭毒手!”
“主公,四百年大汉王朝,亡了!”
那凄厉的嘶吼声,在大殿中不断回荡,无尽的悲痛顿时涌上心头。
简雍手中的奏疏重重落地,似是承载着那足以令人窒息的扼腕,整个大殿被压抑和凝重的气氛所笼罩。
刘备闻声,心头猛地一震。
那站起的身子摇摇晃晃,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和震惊的神情。
他呆愣地看着眼前失态的简雍,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这如同晴天霹雳般的话语。
诸葛亮眼疾手快,连忙向前扶住欲要倒下的刘备,刘备悲从中来,两行热泪自眼角倾泻而下。
“主公主公保重身体啊!”诸葛亮忍着心头的悲伤,轻声劝道。
刘备高声痛哭道:“孤戎马一生,只为匡扶汉室,救黎民于水火,而今贼子曹丕,篡汉自立,汉室不存,天子罹难,孤身为刘氏子孙,却什么都做不了,这功名大业于孤何用啊!”
嘶吼之后,刘备的面色惨白如纸,双眼更是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彩。
突然,他仰天发出一声凄厉的长啸,那声音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哀伤都宣泄出来。
紧接着,刘备的眼前开始发黑,身体剧烈晃动起来,没多久竟直接栽倒诸葛亮的身上。
“主公!主公!”
“”
初冬将至,天地萧瑟,木叶凋零。
那深沉的冬意,连同枯木似是诉说着离情。
此时距离荆州丢失,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
没过多久,汉帝刘协罹难的消息在巴蜀传开,言汉帝已被曹丕害死。
刘备听到这则消息后,悲痛的同时,连忙下令准备发丧制服,为其发丧,并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实际上,只有刘禅心里清楚,先帝刘协并没有死,他禅位曹丕后,被曹丕赶出洛阳,封山阳公,食邑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
而历史上的刘协,最终的结局也是寿终正寝,于二十年后离世。
刘协跟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同一年死的,死得比曹丕和刘备都要晚。
既然刘协没有死,刘备为何急着要发丧呢?这流言又是怎么在巴蜀传开的呢?
事实上,心思灵巧的人,仔细一想,便能发现其中的端倪。
刘协被害的传闻应当是刘备的手笔,毕竟他入蜀后打得旗号便是匡扶汉室,如今刘协禅让,汉室不存,天命自然转接到曹氏手中。
如此,刘备兴复汉室的口号,便失去了意义。
换个思路来说,一个没有死去的先帝,被刘备宣称死亡,并像模像样的为其发丧,这便意味着刘备可以甩开刘协,不用再有任何顾虑,跟曹魏继续相斗下去。
初冬的寒风如利刃般笼罩巴蜀,在这肃杀的时节里,整个成都陷入悲痛和肃穆之中。
待在世子府的刘禅,正在庭院里研究活字印刷术,然而外面不知何处隐隐传来撞钟之声。
他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听,与此同时,霍弋悄然来到刘禅的面前。
此时,世子府许多人听到动静后,纷纷来到刘禅身后,但并无一人出言打扰。
“绍先,响了几声?”钟声停歇后,刘禅轻声问道。
“第一轮是九声!”
刘禅眉头一挑,轻声道:“报丧龙钟分三级,皇后薨逝响三声,皇子或者公主夭折响五声,皇帝或者太皇太后驾崩响九声”
“大汉王朝已无太皇太后,那么就是天子驾崩!”
刘禅话音刚落,众人顿时瞪大了眸子。
也就是说,汉皇刘协驾崩了?
“快,备衣,入宫觐见父王!”刘禅急声喊道。
当日,城中大小官员,皆身披麻戴孝,白色的布条在萧瑟的风中吱吱作响,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街道上唯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的呜咽声打破了这份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和追思。
大丧之音敲过后,整个巴蜀立即进入国丧期,刘备依汉礼守孝数日,众官员宗亲随之祭奠,城中禁乐宴三十日。
三十日的守灵期,所有世子都必须留在王宫之内,不准随意回府,期间食无荤腥,不可沐浴,每日需叩灵跪经,昏哭祭奠。
在此期间,刘禅并没有再作妖,完全按照规矩守灵,这一点让刘备甚感欣慰。
守灵期满,全仪仗出动,行大殡之礼,众朝臣随刘备一同,将刘协的灵位送入陵园。
灵柩自蜀王宫而出,一路上哀乐高奏,纸钱纷飞,无数痛哭声哀嚎遍地,许些文官眼睛都哭肿了。
来到陵园后,刘备跪于灵柩旁,眼睛红红的,但却没有再落泪。
他心中满是感慨和悲愤,想起曾经汉室的辉煌,如今却以残阳之势落幕,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巴蜀文武百官齐聚陵园,刘备遥拜灵柩,双膝跪地拱手喊道:“陛下万安,臣刘备对天起誓,天子虽亡,大汉犹存,备誓必继承汉室大业,剿尽曹魏逆贼,再造大汉!”
刘备的话音刚落,众朝臣高声呼道:“剿杀逆贼,再造大汉!”
“剿杀逆贼,再造大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