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争辩
黄皓附在刘禅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
刘禅脸上带着笑意,心中却是愈发警惕。
“舅父这是将自家的舞妓都叫来了,过于隆重了吧?”刘禅微微皱眉,压低声音道。
吴懿轻声一笑,那笑容颇为诡异:“侄儿所经营的天上人间太过于正规,连像样的舞妓都寻不到,没办法,只好从别处寻些姑娘找点乐子。”
说着,舞妓们伴随着悠扬的乐声翩翩起舞,举手投足间,她们那柔情似水的眼波总会不自觉的朝刘禅所在的位置看去,极其具有诱惑力。
见多了太多名场面的刘禅,自然不会被这些女子搞得局促,他随意的坐着,静等吴懿接下来的出牌。
舞妓们腰臀扭动的幅度越来越大,行为亦是越来越大胆。
一名舞妓轻盈的来到刘禅面前,纤细的手指搭在他的肩膀处,那柔情似水的眼波泛着绕指柔般的风情,如同藤蔓般将刘禅紧紧缠绕。
刘禅嘴角勾起,这感觉,有些熟悉啊,仿佛梦回前世。
当年唐僧进了盘丝洞,大抵便是如此感觉吧?
美人计,这是吴懿今夜所亮的第一张底牌。
刘禅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男子哪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然而,刘禅任由舞妓在自己的身上放肆,他则岿然不动,直到曲罢舞停,吴懿方才端起酒盏,笑着道:“这些舞妓都是北方人,舞姿与咱们南方大不相同,不知世子可还喜欢?”
“比起搔首弄姿的北方姑娘,我其实更喜欢南方姑娘的含蓄”刘禅咂摸咂摸嘴说道。
吴懿眨了眨眼,这小子刚才的表现丝毫不像未经世事的处男,反而像采花大盗的老手。
仰头饮尽一盏酒,吴懿忽然将身子靠近刘禅,沉声问道:“王上前些日子颁布了一项新国策,名为科举制,此策意在通过考试选拔朝堂所需要的人才,世子,你可知这是谁的主意?”
吴懿无疑属于会聊天的那种人,开口便一针见血,字字珠玑。
这些时日,世族吴家因为科考之事乱成一团,这项国策的推行,直接打破了世族垄断官员的局面。
从此,身在底层的寒门子弟,有了翻身为官的机会,它的出现也触动了门阀世家的利益。
在此之前,人才的选拔一般采用征辟制和察举制,注重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然而这种选官制度,最终演变成地方豪族把持用人大权。
读书人想要入朝为官,需先通过世族的筛选,由世族推荐至中央任权。
这就让许多无权无势且有能力的读书人,失去了为官为政的机会,毕竟世族推荐官员更看重出身和家室,能不能为士族门阀带来利益。
由此,官僚体系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后来,由陈群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在魏国全面实施,人才的选拔权最终被收回,由世族和皇权控制,以家室门第评定品类,德才逐渐被忽视。
于是,到西晋时期,官僚体系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糟糕局面。
世家掌控任命官员的权力,而寒门子弟即便德才兼备,那难以成为国家的肱骨之臣。
这并不是刘禅想见到的结局。
“舅父觉得这会是谁的主意?”刘禅露出淡淡的微笑。
“该不会是世子殿下吧?”吴懿眨着眼睛,笑容有些诡异。
刘禅哈哈大笑,一把将占便宜的舞妓推开,起身问道:“倘若我承认是我的主意,舅父又当如何?”
吴懿的嘴角噙着微笑,目光中的杀意一闪而过。
“怎么,想杀我?”刘禅笑意愈深。
“殿下与吴家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大仇吧?为何如此苦苦相逼?”吴懿叹了口气,笑容愈加苦涩。
刘禅伸出两根手指,一字一顿道:“两个字,利益!”
“世家的权力太大,几乎垄断了朝堂所需要的人才,任由其发展下去,王权便成了摆设。”刘禅定定盯着他,忽然冷笑道:“舅父,试想有一天,吴家能掌控蜀川朝堂之时,你还会甘心继续做大将军吗?”
“就算你甘心,你手下的将士甘心吗?”
“到那时,王袍披在你身上,你究竟是穿还是不穿?”
犀利的话语直指人心,看着刘禅那不容置疑的目光,吴懿重重叹了口气。
是啊,当臣子的权力达到顶峰时,谁还能经受住王位和皇位的诱惑,继续保持初心呢?
“舅父,你是外戚,外戚干政这种事情,放眼整个大汉还少吗?”刘禅冷笑道。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搞小心机小手段,委实有些贻笑大方了。
“可推行科举,我等世家未来还有活路吗?就算吴家不反对,蜀中的其他家族呢?”吴懿急声道。
刘禅直视吴懿的眼睛,坚定道:“舅父,侄儿跟你说句实话,未来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王权对世家的打压不会停止,相反会越来越紧”
“但老牌士族没落的同时,便会伴有新兴士族的崛起,从自然法则上来讲,这叫适者生存。”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道:“侄儿能保证的是,只要吴家不觊觎王权,不主动招惹,父王和我都不会轻易动吴家,吴家依然是蜀川最大的门阀。”
吴懿咬着牙道:“空口白话,我又凭什么相信你?”
“舅父当真以为推行科举,世家的地位和权力就没有了吗?”刘禅舒了口气,沉声说道:“科举只是给那些寒门子弟,提供了涉身朝堂的机会,真正依靠科举入仕的平民只占很少的部分,大部分官员的任命,还在世族手中。”
“侄儿不指望舅父能支持科举,但希望你能在此事上保持中立”说着,刘禅伸出一根手指,若有深意地道:“一成,通过科举,录用寒门子弟的名额,侄儿只要一成,其余九成推荐官员的权力,还在世家手里,如何?”
吴懿闻言,神色忽然一亮,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仅仅一成的话,似乎可以接受。
刘禅心里清楚,万事开头难,科举国策的实行,将世家彻底推向了王权的对立面,若是不许以世家些好处,怕是真的要出大乱子。
至于彻底铲除世家,那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需要两代三代,甚至更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