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江南
哑婆哑婢们昨日都被遣散,矜罗早差了两三个放心的人,走前将那满箱满柜的古董玩器,满桌满架的古籍卷帙、满墙满地的墨宝画稿三番筛拣后打点装箱,足足有十三个大红木箱,矜罗深深担心轻舟伯不肯把这些都带上京。
仓促,然而仓促的是周遭的一切,余亭任由摆弄,木偶有木偶的心事,她本就无一物的眼睛里,只有依依杨柳和淡淡墨云。
驶入余杭,江淮的坊市不甚严格,宵禁更是名存实亡,夜市一如记忆中喧阗,她却独自沉溺于挚友新丧的苦悲中,手里紧紧捏着素绢袋,时时打开看一眼,里面是大王的背毛,是发了枯的橙黄橘绿,一去不回的好时节。
他们避开人头攒动的市镇,听着飞度屋檐的爆竹声,走在城郊,马车狠狠轧过泥泞,两三点冷雨撞在窗纸上,淌成手背上漉漉的痒。
她低头,入目的俨然是一副骨架子,一副血肉都被剜净了的手骨架,只有放在大王肉乎乎的肚子上,才能从掌心的煨暖与指尖的柔软,汲取生机,便如书中的幽魂倩女、白骨夫人。
从兰溪到余杭,自陆路换上水路,二兄始终没同她见一个面。
他不喜欢小孩子,这和长兄截然相反,长兄自己都还有些孩子气,没架子没规矩,还极疼她。
长兄长嫂还没生大侄女的时候,便把小妹妹当女儿养。冰雪聪明的小姑娘最是可疼,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偶尔一受挫,还不待她哭诉,举家上下就恨不能把星子都撷下来哄她,把小姑娘都惯得有点骄矜了。
然而兄嫂的言传身教、余氏的祖训门风摆在那儿,她的骄横实在有限,长辈都说反倒更喜欢她的真率与傲气。
扪心自问,兄嫂的疼爱,她受之有愧。一则开蒙读了两年书后方才懂了这诸多道理,二则缠绵病榻就爱思思想想,不必人教,她也明白,他们是隔了二十多岁的兄妹,手足不能相助便是累赘,或许二兄的淡漠,才是人之常情。
二兄教她念书弹琴,远比陪她下棋蹴鞠抓蛐蛐的长兄严厉。记忆里他青面獠牙,是个海夜叉,显然不写实,因为长嫂曾说他们兄妹长得像。
连形象都不记得,更何况别的,她只知道他常年住在京城,八年前回过扬州老家。
那时她还没生病,住在扬州家里。二兄带回来一个才到二兄肩膀的小郎君,说是兄长的忘年交,金陵傅家的公子傅稷晏,小名叫当归。
他个子虽高,其实不比余情情大很多,正值从孩童过渡到少年的时节,情性敦懿,风神高彻,尤其与众不同的是,眉心有一处小小胎记,仿佛是贴敷了岩彩金箔的昙花边廓,与她心口的胭脂红昙花胎记恰正遥相呼应。
因这天造地设的一对金窠红篆,她看傅当归很顺眼,傅当归虽不知她亦有胎记,却莫名也很喜欢她,两人互投缘法。
他们在家住了三个月多,小孩子的友谊总是发展迅猛。
“傅公子”很快变成了“哥哥”、“当归”,“余姑娘”也早变成了“妹妹”、“情情”。
情情是她的小名,余府人口精简,主子又亲近没架子,她年纪小还讨人喜欢,所以满府奴仆都只管叫她情情,自然也被他听去学去。
老猴辞旧,小鸡迎春,傅哥哥必须还于京都,只能陪她逛一逛江南小年的街市。
那日,傅稷晏终于寻得一只额头画王的虎皮猫。前不久才得知她是壬寅年生的,他便打定主意要送她一只老虎模样的小猫。
稷晏一只手抱在虎皮猫胸前,一只手托住它,两人个头相差近一尺,他便弯下腰递进她怀里。
小小狸奴到她手上就变大了,软乎乎毛茸茸的贴在她身上,傅当归手把手教她怎么抱好它,笑着问她:“妹妹可还喜欢”
虎皮猫蹭蹭她的下巴,初跟着女师学礼规的小女娘顿时幼稚毕露,亲完小猫的额头,又抬头,贴了贴那近在眼前的白底金昙。
小姑娘的唇是冰冰凉凉的甜蜜,熨在他额间,留下酒酿圆子的酥与醉。这一啄几乎吸走了傅当归的脑髓。他的瞳眸同心花一齐放缩,死命压抑的嘴角仍隐隐上翘,看上去很像傻子,雀忭里混杂着初萌的情动。
余情情脆生生道:“喜欢狸奴,喜欢哥——”
话未说完,冷不防一只手伸过来,揪住她的腮帮子就把她拖去,她还没反应过来,就稀里糊涂地坐在了兄长左臂上。
猫跳回到傅当归手上,余徽强行把她抱在手上,不准她下去“活流尸”。
“二兄放我下去,我要自己走。”她用小手揉着自己的脸颊,边说边要往下跳。
余徽不许,把她捞回来,吓道:“年关多贼盗,这里又热闹,仔细叫歹人拐去,卖到黑山老林,到时候哭都没用。”
“不会的,我会牵住稷晏哥哥的手。”
余徽一把把她的头摁回肩上,轻轻地拍抚着她的背,仿佛要在这笑语喧阗的节庆时分把她哄睡着。
见兄长不同她商量,余情情委屈地埋在余徽肩上哭了一路,她不敢吵闹,余徽又最是冷硬,那些泣求只是零敲碎打稷晏的心肠。
身后的侍从们那几双本应时刻按剑不动的手上,逐渐提满了花灯剪纸泥人糖糕,奈何统统不入余大千金的眼。
当他们主子的目光落到一只半人大的三彩锦鲤灯上时,两颗头四只眼当即齐刷刷看向余少傅,主子才在余少傅的制止下收手了。
州界多水,水扬波,故曰扬州。
走到码头,傅当归先上舟,余徽故意留在后面,冷着脸说教余情情:“过完年就八岁了,四书五经念了许多,也不知读通了没有,这样不知轻重。且不说傅当归是别人家的郎君,就算是内外亲朋、家中诸父诸侄诸弟兄,都不可亲密逾矩,更何况耳鬓厮磨。”
余情情不觉跟着兄长肃起了脸,保证不会了,余徽又看一眼舟上望穿秋水的那位,也只好放她下去了。
万户商埠对水开,千个人家枕河住,烟花辞旧,彩灯迎新,橙熟柿烂两岸天,红红火火,把水面映得丰收一般。
明明是好不容易求来的最后相处,她却后知后觉地难为情起来,扭身去捞河中的光晕。
傅当归背靠船沿,手就搭在她手肘旁几寸远的地方,安静地注视她的脸颊,酒窝上犹有泪痕。
月如无恨月长圆,他抬头,弦弯弯,月暗暗,料定它也遗憾离别。
咿轧声断,自有笙歌推着小舟荡开河面,缤纷碎在漩涡里,一如漂萍一如梦。
次日一早,雨雪澌澌,晨光熹微。
傅当归余徽等人启程回京,余情情拉住傅当归的手,哭着问他,哥哥不走好不好
傅当归一面给她拭泪,一面说什么山高水长,没说完自己也泣不成声。
是山高水长,相见时难呢,还是山高水长,来日方长呢
余情情想了几日,没想出结果就再也想不了。
她大病一场,高烧数日,兄嫂求遍名庐,延尽神医,都摆手摇头说治不了。大过年搅得一府上下不得安宁,愁云惨淡。
那是大侄女余快记事的第一个春节,余快期待了整个秋冬的喜庆辉煌都落了空,她爹娘整日整夜轮番守在余亭床前,余亭现在想来都不能不愧疚。
她颅中如遭煣制,突突地膨胀着、烧滚着,心头如纤针穿刺,又似有蚊蝇叮咬。三日,几乎煮尽一身血水。她已经不期待康复,而转而巴望了断了,眼皮一点一点沉下去,仅剩的一隙目光中,只见兄嫂焦苦,相依为泣。
她是被骨肉血亲的眼泪,生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然而病笃至危,动心起念都不能够,其实是无所谓放弃与顽抗的,听天由命罢了。待她醒来时,右耳已经因高烧而失聪,还留下了头风的毛病,身边只剩矜罗、大王相伴,昔日所有,失之□□。
烟雨小筑,小住七年,再没见过血亲。
除了阿兄阿嫂外,傅当归也常常来信。
而她的回信,从小楷的“当归哥哥安”,几行童言稚语,生活琐趣,到行草的“稷晏兄见字如晤”,正文是七八百言对孔孟老庄的心得与请教,她就这样长大了。
今日的天,似乎有些像七八年前的那日,她在平旦时分下了马车。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南春早。
晨雾未褪,山色空蒙,湿冷的渡口断桥上,少女的蕊黄衣裳突兀了一轴江山水墨画。
小园锁住了余亭的童年,她初次见识钱唐的万古潮流,击空入水,江天滃滃,纵然不如秋涌,却也已然很壮观。
七年块垒,一朝荡尽,荡得死皮剥落,放出纤弱身躯里的豪情,翙翙其羽,飞入山河的无边襟怀。
山高水长,原来是天地宽宏,人海川流,聚散缘定,毋须苦留。
这是稷晏当年没说完的话吗,她从来没在信上问过,因为怕是永诀的谶言,而不是重逢的先声,但她如今好像不怕了。她终究离开那小小庭院高高围墙的一亩三分地,不用日夜反刍曾经的快乐,而可以大步向前走,去看新的山水。
余亭迎风而笑,贪恋几步,回去就发起烧来。
隔着海棠十字窗格和层层帷幔,余亭听见兄长的声音,大概是同她的婢女矜罗说话,她听不清也不想偷听,更懒怠侧一侧头去看那纱幔烛影,久违的戌削轮廓。
余徽站在窗格前,观察了好一阵纱帐上的薄薄的痕,才晓得那不是一道褶,是余亭的侧影,打在远远的石蕊红帷幔上。
不待他质询,矜罗赶忙解释:“那场高烧贻害无穷,不是头疼就是咳嗽。人之常情,病里总是没胃口的,所以身体至今也好不回去。”说完便垂头缄默,以示恭顺。
如此经年累月,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余徽定定地看着那痕迹起起伏伏,合着一串串咳嗽,听得出,她越发连咳嗽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不能昧着良心,说自己不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后果,否则这些年连家书都不敢给余亭写一封,又该怎么解释。
余徽转身要走,总之照顾余亭是大夫和侍女的事,背对着矜罗,忽然冷嗤道:“你们主子定的好计,一手天元。宏图大业连个头都没瞧出来呢,最要紧的一步棋已经半死不活了。”
“余徽。”
矜罗忽然僵硬地梗着脖子抬起头,黑褐色的眼睛在半拍的空洞后,瞳孔仿佛生出了碧玺的光华。
“你对寡人有甚不满”
口舌比脸色快一步,所以余徽回头时,看到的是一张担忧自责的脸,他不由想,她会对谁有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在乎吗,然而面上不显,只极敷衍道:“岂敢。”
她明媚浅笑,拉起他的手,余徽明知此时的矜罗并非真矜罗,却还是拂开,欲言又止,旋即转身,叹道:“去看看情情吧,不要作弄我了。”
她告诉他:“我常见她的,只是不常见你。江南还是有点冷啊,我那儿已繁花列锦了,子美。”
余亭偶然咳偏了头,模糊间一挑眼,两道身影叠在一尺间,她错以为外头两人抱在一起,觉得自己头昏眼花至此,必须得睡一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