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政权出自刀枪
沈墨婉看着那些已生死志的女人,心道,她们的家人才是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们能在土匪窝里熬了这么久,就是想着有一天家人能够救她们回去吧。
既然已经将人救回来了,她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女人去死。
沈墨婉强硬地说道:“你们是护卫队救回来的,还未报恩怎么就能死呢?你们以后跟在我身边,听从我的安排。等你们报恩之恩后,若那时你们还想着去死,我也不阻拦你们。”
那些女人听了都错愕的睁大眼睛看着她,是啊,她们还没报答护卫队的恩情,自己的这条命,还由不得她们做主。
“我们听从愿意听从沈姑娘的吩咐。”
她们磕头道。
沈墨婉道:“都起来吧,跟我们回去。”
沈墨婉让各村村正将村民们都带了回去,护卫队则将从山上带回来的金银送到沈墨婉的住处。
沈墨婉将各村的护卫队正副队长留到院子中,二十多人围坐在院中的一张圆桌上。
沈墨婉道:“这些金银怎么处置?日后护卫队何去何从,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沈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要解散护卫队吗?”
大家都带着疑问看向她。
沈墨婉道:“不是我要解散护卫队,而是除掉了双塔山的土匪之后,护卫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朝廷也不会允许我们这样一群民间队伍的存在。如果不出我所料,我嗯护卫队除掉山贼的消息,肯定传到了官府的耳朵里,他们势必要派人前来查看,如果我们护卫队不解散,官府便会派人来镇压了。”
“这、可是沈姑娘,如果没有了护卫队,万一再有人来抢劫我们,那些地主再回过头欺负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沈姑娘。我们费了多大的力气才组建了这样一支队伍,说解散便解散,那我们这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沈姑娘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我们大伙都不愿意解散护卫队。”
“是啊沈姑娘。”
沈墨婉也想留着这样一支队伍。
在与那些土匪的争斗中与那些地主的争斗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政权来自刀枪之中。
如果没有护卫队这支队伍,纵然她有最先进的剿匪理念也实现不了消灭他们的目的。什么劝人向善,再多教化也不能使他们立地成佛。只有武装队伍,才能对付他们。
而在与那些地主的对抗之中,他们便是吃了这些亏。无论他们怎么哭诉没有饭吃,那些地主不会可怜他们,反而毒打那些村民。没有武力,他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可是护卫队该何去何从。
现在的大肃朝正值盛世,远远还没有到达那种王朝末期,群雄雄起的时候。只要他们敢养军队,大肃朝很快就会派兵来镇压。
可是,她发现,自己不喜欢这样的朝廷。
盛世之下,享受的是那些达官贵人。百姓,从来没有享受到盛世带来的好处,他们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最艰辛的日子。
若非自己来到了这里,她也看不到老百姓的挣扎。
她想要一个维护老百姓的朝廷,为老百姓着想的朝廷。她想要一个天下不分贵贱,人人平等的世界!
可是这样的世界,只存在于先贤的文章里,只言片语的存在。
她的思绪跳到了里疆,里疆那里常年征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朝廷。
她可以带着护卫队去那里。
去征服那里,在那里建立自己想要的国家。
可是,这些护卫队愿意追随她吗?
沈墨婉看向护卫队的队长道:“护卫队存在的唯一法子,便是去打里疆。只要我们打下那里的一个县城,我们便有了容身之地,然后在那里发展壮大,建立属于我们的国家。我们只为老百姓打江山,我们打下的土地属于老百姓,他们种的粮食完全属于他们自己,那里没有残酷的税收,没有地主压迫,没有官府高高在上,在那里人人平等,在那里我们的百姓才是主人!”
这些护卫队的队长,曾经都是被地主,官府和土匪压迫的村民,他们这一辈子的梦想便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
沈墨婉完全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如果说之前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打败土匪,那么现在他们的目标就是攻打里疆,建立一个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沈姑娘!我们愿意誓死追随沈姑娘!我们是老百姓出身,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自己的一块地,吃饱饭!倘若能够跟随沈姑娘建立这样的一个国家,我们死也无憾了。”
所有人内心都是振奋的!
沈墨婉给他们描绘的世界,就是他们内心的渴望啊。
沈墨婉道:“大家回去秘密通知那些护卫队的人,若是有人不愿意,也不强求。我们的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与那些身经百战的军士对抗。”
“三日之后,所有人前往双塔山,我们在那里组织训练。这些金银珠宝,换成银子,按照每户3两银子发放给所有村民,剩下的作为我们护卫队的开支。”
“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打地主,我们的村民被那些地主压榨多年,现在是我们报仇的时候了。只要我们杀了那些地主,那些土地便成了无主之人。那些土地便是我们东密村所有村民的土地,我保证那些官府的人也抢不走!”
“什么!沈姑娘,这会不会惹怒了那些当官的?”
沈墨婉道:“你们只管吩咐下去,我们既然要攻打里疆,如果连我们本村的事情都处理不好,那些人人平等,那些人人拥有耕地这些话,只能是空话,谁会愿意追随我们?”
“是!”
他们刚商定完事情,便有人来报:“沈姑娘不好了,官府的人快进村了!”
大家都有些紧张。
沈墨婉起身道:“将那些金银珠宝暂且搬到密道里藏好,将所有护卫队都躲到村民家里去,留下五六十人就好。”
“是,我们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