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眼睛能鉴定万物 > 第571章祖传仿的

第571章祖传仿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眼前这面铜镜呈圆形,沿较高,背面中为异兽钮。钮的周围分内外两轮区,其间有一周凸棱相隔,四周饰有姿态相同、侧伏于地的四海马,海马周围是枝条交错缠连的葡萄纹,枝叶上有雀鸟飞落,百态千姿。纹饰全部为浮雕式,此镜古朴典雅,图案奇特逼真,制作精良。

    "能说说这面铜镜的来历吗?”

    "据我爸说,是爷爷传给他的,曾听过这是太爷爷传给爷爷的。我爸还说等我结婚,有了孩子后,就传给我。”沐川有点害羞,挠头道。

    哦,看来是祖传的啊!那你觉得是什么年代的,有查过吗?”

    一拿到铜镜,沐川就迫不及待查询过相关信息资料,于是沐川大胆猜测:"应该是唐代的海马葡萄镜。”

    叶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呃?这是什么意思?

    下面村民也被叶君勾起的好奇心,两只耳朵都竖起来。

    叶君笑道:"放松点,别紧张。从这面铜镜的形制、主题图案、主纹饰的布局等可以确定这是海马葡萄镜,这点你没说错。”

    抿了口水,叶君介绍道:"另外,海马葡萄纹镜流行于唐代,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

    它是中国古代铜镜史上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成果的优秀载体。

    其主体纹饰的原型--狮子和葡萄,均来自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各国。葡萄纹样进入中国后与四神十二生肖、瑞兽等纹样结合起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纹样。

    这种繁塀富丽、花团锦簇的装饰风格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以及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不少村民,暗自点头,小专家的知识还蛮渊博的嘛,说的头头是道,只是我们更想知道你揺头是什么意思。

    "但是,你年代没说对,这铜镜不是唐代的,而是仿唐的。”

    "仿的?假的啊!”沐川黯然道,好像天都塌下来了。

    叶君呵笑道:"别急啊,我都还说完呢?这是宋仿唐的铜镜,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还能这样?下边的村民也满眼傻了。这简直比看戏还精彩!

    沐川瞬间原地满血复活,咧开嘴,"叶哥,该怎么去辨别是不是仿古镜?"

    叶君扫了眼,不少村民都摆出一副聆听的模样,普及道:"由于宋以后是我国铜镜合金成分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含锡量明显地减少,含铅量增多,锌的比例也加大。因此铜质、色泽均有变化。这是辨别仿古镜与真镜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宋仿镜质地不如汉唐镜。质较软,黄铜质,黄中闪红。金仿镜一般比仿宋镜铜质略泛黄。明清宫廷仿镜虽然是黄铜质的,但明仿镜黄中闪白,清仿镜黄中闪黄。

    "再有就是,对比不同时代的各部位的特征,掌握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也是区分真镜与仿镜的重要方面。”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明白,反正大家都一副若有所得的表情。

    "那值多少钱?"沐川问到了大家关心的重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唐精品铜镜的市场价位基本也就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但进入21世纪以来,铜镜市场开始由冷变热,行情也逐年上涨。

    从铜镜拍卖市场来看,战国和隋唐的铜镜价格最高,最高的成交价达一千四百九十五万。两汉铜镜因为存世相对较多,所以价格低于前者,而宋、元、金、明、清时期铜镜的价格则较低。

    "这面铜镜保存良好,又是头模镜,五十万左右吧!”

    五十万,有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只是一件仿品。

    "头模镜是什么?”沐川满头雾水地问道。

    "所谓头模镜,是指第一次浇铸的铜镜,纹路清晰价值超过二模、三模。在铜镜收藏中很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

    "如果有意愿出手的话,可以找我们拍卖行,委托或买断都行。”叶君趁机替拍卖行揽生意。

    沐川嘿嘿直笑:"这是我家的传统,要给我未来媳妇儿的,怎么卖掉呢?”

    向叶君说声道谢,抓起铜镜转身快步离开,似乎慢一步就会被抢走。

    这家伙还真是个奇葩!

    此时,莫飞与张福军也接待着他们各自的第一位持宝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袁大头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影视剧或是文学作品,并没有太多深入地了解。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坐莫飞旁边的持宝人是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所持宝物正是两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

    莫飞告诉老者,"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因为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声音不算小,不少人都能听得清楚,这也是本次鉴宝活动的目的之一,向民众普及一些基本的古玩文物知识。

    很快,莫飞就放下手中这枚袁大头,以其经验不难判断出,这只是一枚普通的袁大头,而且有不小的磨损,能卖个一百几十块就不错了。

    而对另一枚袁大头,莫飞则重视多了,他拿起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察看,唯恐漏过一些细微的地方。

    在老者模糊的记忆中,这两枚古币大约是在30年前得到的。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村里来个一个货郎。进村没多久,货郎就把剩下的货物销售一空,货郎正高兴今天可以早点回家,只是天不遂人意,突然下起大雨,只能匆忙跑到最近的屋檐下避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