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迎女皇
独孤昊为了迎接若萱女皇和孩子去明宁城,
朝会之上,北夏国的士兵来报。“残余的鬼洞族族人,从南方去往北方,再次阴谋叛乱。”
独孤昊恨恨的道:“这个鬼洞族甚是邪恶,当初在南越国就阴谋叛乱,屠害国民,没想到,到了北方之后继续叛乱,朕要和若萱女皇御驾亲征。”
独孤昊让钦天监占卜此次出征的吉凶,钦天监卜的是师卦,师卦是《周易》中的第七卦,其卦象为下坎上坤,坎为水,坤为地,水在地下,象征着兵藏于农。
师卦的卦辞为“贞,丈人吉,无咎”,意思是坚守正道,有德行的领导者率领军队出征则吉祥,没有灾祸。《象辞》中对师卦的解释为“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大地容纳水一样容纳百姓,养育民众。
独孤昊道:“出征则吉祥,没有灾祸。没有什么卦比这个更吉利的。”
群臣见状,不敢多言。禁军统领李齐站出来反对:“帝君之言,要经过若萱女皇的同意才可。”李齐只忠于若萱女皇。
独孤昊有些发怒,可是看到了李齐的忠诚,就没说什么,看向身边的楚若萱。楚若萱知道这个时候,他应该表态了。
楚若萱道:“帝君所言,就是朕的意思,无需多言。鬼洞族也曾屠戮我南越国国民,有多少无辜百姓被鬼洞族制成灵魂傀儡。鬼洞族太过邪恶。先皇也曾屡次征讨。朕与帝君御驾亲征。”
楚若萱感叹李齐的的忠心,此次迁都也需要李齐的配合。退朝后,楚若萱立即召见了禁军统领李齐。楚若萱屏退左右,单独与李齐计议说:“这次出征的真正目的,是要去明宁城。如今我与帝君共掌天下。计划把北夏国和南越国统一,因为我们本就都是大魏子民。天下分裂,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慧语城偏南不能控制中原要地,只能成为割据势力,对以后的统治不利。如今朕和帝君都在当然是没事,以后后代若不能控制中原重地,难免兵戈再起。如此举动,实属不易。
李齐听完若萱女皇所说,赞同地答道:“女皇陛下要迁居中原以经略四海,天下一统,不再有兵戈之祸,百姓知道这件事应当高兴才是。”
楚若萱又担心地询问李齐:“南越国宗室和大臣依恋旧土,如果迁都,必将惊惶不安,为之奈何?”
李齐果断地答:“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要女皇陛下拿定主意,他们还会有什么能为?”
楚若萱一听,兴奋地说:“李齐,你真是朕的肱骨之臣。有你擎天保驾,朕无忧矣!”
独孤昊立即下令,调发精骑。经过准备,立即出征。
独孤昊和楚若萱还有两人的孩子楚夏拜辞太后,率领宗室和众大臣,起兵二十万,以禁军统领李齐为先锋。从慧语城出发,征讨鬼洞族。大军列队出城,一路之上,阵容整齐,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在路上独孤昊经常和宗室和大臣说起鬼洞族的邪恶可怕。宗室贵族和众大臣一个个听得也是战战兢兢。就这么在宗室大臣的惶惶不安中,抵达了明宁城。
时值深秋,阴雨连绵,独孤昊让大军城外驻扎,就地休息待命。让独孤见圣带着南越国的宗室大臣游览明宁城,南越国的宗室大臣看着这美丽的明宁城,这天下帝都繁华都是流连忘返了。
南越国的宗室大臣在独孤见圣的安排下,吃住也好。很多的宗室大臣经过长途跋涉,在明宁城的生活优渥。宗室大臣们都不想继续出发了。还有就是明宁城的梨贞院,这些宗室大臣彻底是放开了天性。很多的宗室大臣都有个相好的。
休息了三天,雨还是不停。独孤昊只能下令明天继续出发,宗室大臣们一听说要再出发,和相好的一说,要离开。相好的都是哭哭啼啼,这些宗室大臣更不想走了。
到了明天,独孤昊下令继续前进,独孤昊身着戎装,手执马鞭,策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宗室大臣们,实在不愿再长途行军跋涉,都不愿冒雨继续前进,更不愿离开那温柔乡。疲惫不堪的宗室大臣们,纷纷跪于御马之前,磕头泣谏,请独孤昊停止征讨鬼洞族。独孤昊故意责问:“占卜已定,大军将继续前进,你们还啰嗦些什么?”
宗室大臣道:“冒雨前行,去征讨鬼洞族,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帝君让我们冒雨前行。士兵们都不愿意,唯独帝君要这样做;臣等不知帝君一定要冒雨前行,究竟是为了什么?。”独孤昊大怒:“朕去征讨鬼洞族,因为鬼洞族太过邪恶,危害人间。朕也曾被鬼洞族的鬼蜮丝线所伤,险些丧命。你等阻我除害报仇。若再胡言,当以军法从事。”
宗室大臣又再三哭谏,独孤昊余怒未息,晓谕群臣:“这次兴师动众,规模不小,百姓们都在看着,朝廷除害。若是此时班师,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朝廷的威望何在?朝廷此时班师,难道置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吗?万一鬼洞族再次返回南越国,到时百姓责怪朝廷,谁愿担此责任?再说此次大军动而无成,拿什么向后世表示?如果就这样班师,怎能垂名千载!若不征讨鬼洞族,即当迁都于此,到时随时可以继续征讨鬼洞族。各位宗室大臣以为如何?计议已定,不得旋踵。想迁都的站到左边,不想迁都的都站到右边。”
独孤昊的话音刚落,宗室大臣一齐站到了右边。宗室大臣们此时都想着,终于可以回去见相好的了,在那温柔乡里,软糯温香,岂不比冒雨征讨鬼洞族,要好。
宗室大臣赶紧进言:“古人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女皇陛下和帝君暂停征讨鬼洞族,迁都明宁城,这才是臣等的愿望、百姓们的一大喜事啊!”
群臣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当时许多宗室大臣不愿迁都明宁城,更不想冒雨征讨鬼洞族。只得相从,还是回明宁城去找相好的吧!不敢再提出异议,大军回撤,进明宁城正式迁都。
进入明宁城以后,独孤轩当时屠杀了很多反对他的大臣,致使各部官员短缺。独孤见圣一直在苦力支撑。
此时的南越国宗室大臣来了以后,正好在短缺的各部办公,很多的南越国的宗室大臣还官升一级,大家都很高兴。朝政平和,一派繁荣景象。
独孤昊派南越国禁军统领李齐迎取眷属。李齐到达慧语城后,留守的官员才知道已经迁都明宁城了。很是惊讶。李齐将若萱女皇对自己讲的迁都的好处和留守的官员说了一遍。还说到很多官员去了以后,官升一级。留守的官员,也都想迁都了。担心去晚了没有好的官位了。
太后一听,大局已定。主要是想念孩子,想念楚夏。隔辈亲,这是无法超越的亲情。太后和留守大臣,在李齐的保护之下,去往明宁城。
独孤昊得到奏报,十分高兴地说:“若非李齐,朕迁都大业难以成功。”
太后等人到达明宁城后,独孤昊率领众大臣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太后到来之前,独孤昊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带领宫女亲自打扫太后寝殿,准备了丰厚的礼品。
太后快要到来之时,官员和宫女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礼仪排列,迎接太后的到来。
太后到达后,独孤昊亲率官员和宫女向太后请安并行礼。
太后进入寝宫之后,看到独孤昊有心的安排,很是高兴。
如今大事已定,天下统一。独孤昊和若萱女皇共掌天下。楚若萱还是称若萱女皇。独孤昊称帝君。独孤昊从一个不起眼的皇子,到寄人篱下,随时可以丢掉性命的质子。到现在到统一天下的帝君。终于实现了理想。
天下定国号大夏国,若萱女皇考虑到孩子,孩子的名字已经叫楚夏了。继承的是楚家宗祠。若是在国号上与独孤昊争执,就不太好了。太后和若萱女皇想的一致。众宗室大臣很多都官升一级了。也就都不说什么了。
若萱女皇做出了让步,独孤昊正式定国号大夏国。如今天下一统,朝政平和,再也无人敢有反叛之心了。君权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