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卿本佳人,武则天狄仁杰无字传说 > 第22章 废黜皇太子

第22章 废黜皇太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早朝,韦思谦与韦承庆父子俩同时上殿了。

    狄仁杰顿时大喜。

    果然,朝堂之上,韦承庆当着太子李贤的面,上奏赵道生之事。

    李贤太子脸色煞白,心中却恨的牙痒痒!

    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却显得非常失望。

    他喜欢这个儿子,从小到大,除了李弘,最宠的孩子就是李贤。

    而今被人上奏劝谏,府内淫乱,有失体统,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犹豫之际,龙椅后面的帐帘里,传来武则天的声音。

    “既然有人上奏了,那就查查吧!”

    听到天后的话,李治叹了口气说道:

    “狄爱卿,你去查一查太子府上的那个房奴!”

    狄仁杰赶紧站出来,“臣接旨!”

    接下来,狄仁杰抑制不住得内心激动,跟随着羽林军进入东宫太子府,当场抓住赵道生,直接带回了大理寺。

    审讯犯人这方面,狄仁杰绝对是个中高手,他命人带着赵道生,在监牢里先逛一圈,然后,再去刑讯室,参观了一下各种刑拘,再看看犯人用刑时的情景。

    然而赵道生,一看到别的犯人用刑时,那疼痛难忍的凄惨叫声,立刻就尿了裤子,直接哭着喊着,“我全都招,不要用刑,我全都招!”

    晌午时分,狄仁杰便拿着赵道生的口供,来到了偏殿。

    高宗李治接过来,只看了几眼,便不想再看下去。

    一旁站着的太子李贤,见状立刻跪下来,惊慌地高喊道:

    “父皇,不要听信那该死奴婢的一面之辞,儿臣什么也没做!”

    武则天接过来仔细地看着,脸色也越看越难看。

    口供里所说的,和当初她猜测的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赵道生供认,是太子李贤暗示,并同意他暗杀明崇俨,凶器正藏于太子府中。

    而且,还受命暗杀了前太子李弘家令,阎庄。

    累累血案,终于有了人证。

    而且他还供认,太子李贤与李弘太子妃,裴氏有染。

    这时,李治已经百感交集,五内俱焚,终于放下父子情深,严肃下令道:

    “传旨,召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协同查抄太子府!”

    这三个人可不得了,薛元超是中书省侍郎,裴炎是门下省侍郎,而高智周是御史台,御史大夫,他们三方组成的调查团,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铁案了。

    一旁的武则天,狄仁杰心里清楚,这一次李贤难逃其罪了。

    而李贤,也早已瘫软在地上,被吓得失了魂了。

    经过一番搜查,皇家卫队很快便从太子府上,查到了赵道生作案的凶器,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竟然在太子府马坊内,搜出数百件黑甲!

    消息一出,举朝震动,大臣们议论纷纷,惊异不已,全都无法接受,这个人前谦恭有礼,仁孝贤良的太子,竟然私藏军甲。

    大唐王朝对武器装备,有着非常严格的管制禁令,盔甲属于绝对禁止私藏的东西,

    平时只可储存于专门的武器府库,军士平日要用的时候,必须得到允许,才能领出,

    而且必须按时归还。

    老百姓如果私藏军甲,轻则数年徒刑,重则处以绞刑。

    而太子、皇子私藏兵器和铠甲,更是大逆不道,不可饶恕的谋逆大罪。

    事实摆在眼前,面对明晃晃的武器铠甲,李贤百口难辩,只能痛苦着,求父皇李治饶恕。

    众大臣走后,李贤也被拖了出去,殿里只剩下李治和武则天。

    李治说道:

    “说到谋逆,这怎么可能,将来皇位还不是他的,我现在还是无法相信,太子会谋逆,他太年轻了,有些冲动任性,不懂事,一定是被那个该死的房奴带坏了,我们还是赦免了他吧!”

    “陛下,这些铁证摆在面前,说明李贤谋逆计划已久,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他身为人子,明知道明崇俨在为陛下治疗风疾,而且眼看着陛下病情好转,他竟然派人杀了明崇俨,这种狼子野心,无异于弑君弑父,陛下,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面对武则天有理有据的决绝,李治内心已经伤心欲绝,

    但他也明白,李贤的所作所为,就是希望他早点死,

    不管到哪里,这种皇子根本不该留在世上,

    然而,毕竟是亲生儿子,而且从小疼爱,也是最适合继位之人,

    想到这里,李治怎能不痛苦,他不知道做错了什么,竟然培育出这样的逆子,

    如今,他已别无选择。

    于是,李治点了点头。

    很快,高宗李治下诏,废黜太子李贤,贬为庶人,幽禁于别所!

    太子宫中同党全部处死!

    搜出的武器铠甲,城中焚烧示众!

    而那些太子近臣,张大安贬为普州刺史,刘纳言流放振洲(今海南三亚)

    一同流放的人,多达数十人。

    与此同时,原名李显,后改为李哲,李治与武则天第三个儿子,便成为了新的太子。

    683年,永淳二年,关中(陕西省中部)大旱,颗粒无收。

    按照大唐祖制,帝王及朝廷,可以到东都洛阳暂避,

    再加上武则天建议李治去洛阳附近的嵩山,举行封禅仪式,宣扬高宗皇帝的功绩,祈求上天的眷顾。

    李治重病在身,也希望神灵保佑,他能康复,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于是李治带着武则天,还有众多文武百官前往洛阳,而且还带上了狄仁杰。

    同时命太子李哲留在长安,代理国政,由裴炎、刘齐贤、郭正等人辅政,

    事实上,就是裴炎等人暂时主政。

    裴炎,是高宗李治非常器重一位老臣,

    在废黜李贤太子一案中,有突出表现,在武则天建议下,已经升为首辅宰相。

    也因此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大队人马行走缓慢,当来到嵩山脚下,深夜不得不停留过夜。

    晚饭过后,李治找了个理由支开武则天,及其他众人,单独召见了狄仁杰。

    “陛下!”

    “狄爱卿来了!”

    李治面容憔悴,说话已经费劲了。

    “陛下,龙体圣安!”

    “叫你来,听朕讲一个故事!”

    “臣洗耳恭听!”

    李治深呼吸了口气,便娓娓道来:

    “遥想当年朕的几个哥哥,为争夺皇位,不惜兄弟相残,

    最后落得惨淡收场,先帝为此非常心痛,

    虽然立朕做了太子,但先帝非常清楚,朕也知道,朕的性格,都说我仁懦。”

    “陛下英明睿智,施政有方,天下百姓无不称颂!”

    “好了,我的智慧也体现在我了解自己,不要打断我!”

    狄仁杰点了点头。

    “先帝担心我即位之后,因为仁懦而遭到群臣架空,大权旁落,

    于是安排了三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还有李勣,

    其实最开始只有两位,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而李勣反被先帝贬职叠州都督,

    先帝跟我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李勣,担心长孙无忌加害于他,

    当时,长孙无忌权势熏天,先帝并不完全相信他,即使他是朕的亲舅公,

    先帝最担心他会废黜朕,独揽朝政,所以才暗中将朕托孤李勣,

    先帝嘱咐朕,登基之后,将李勣召回,任左仆射(ye),只有他能制衡长孙无忌。

    先帝走了之后,果然所料不错,

    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作乱,趁机杀戮无数无辜之人,一时权力熏天!

    后来,朕要立武昭仪为后,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极力反对,

    他们甚至在朝堂之上,带领群臣,大言炎炎地宣称武氏为后,天下大乱,

    而今你也看到了,天下不但没乱,反而比先帝在位时更加昌盛,天后居功至伟,

    他们实在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后来,多亏了李勣,有了他的鼎力支持,

    朕才能消灭长孙一党,重掌大权,李勣对我大唐,功在社稷!”

    李治一口气说了很多,此刻停顿了下来,顺了顺呼吸。

    狄仁杰试探地说道:

    “陛下讲这个故事,是要托孤于臣,让臣做第二个李勣?”

    李治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正如先帝不信任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朕也不信任裴炎一党,

    但我相信,只有你能够像李勣那样,替朕护佑我李唐神器。”

    此时狄仁杰五味杂陈,鼻子发酸,眼泪在眼眶之中涌动。

    “太子李哲,荒唐任性,不善纳谏,很不成熟,

    朝中大臣,会用各种手段教训于他,

    但在关键时刻,爱卿要为太子保驾护航。”

    “臣明白!”

    “天后武氏,朕倒是不担忧,只要安心做太后,以她的威严才智,可保后宫无忧,

    而且她有经国纬世之才,就像辅佐朕一样,朕也希望她能辅佐李哲执掌朝政。”

    “臣都记下了!”

    狄仁杰此刻心中不是滋味,他万万没想到,高宗李治竟然向他托孤,

    这是何等的恩典与信任,这是将大唐江山托付于他,把皇后与太子托付于他,

    他感觉到肩上已经被压了千斤重担!

    李治示意他退下,于是狄仁杰顶礼跪拜,泪流满面地向李治承诺:

    “臣誓死承诺,决不辜负陛下信任和嘱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