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章 再筑爱巢
随着刘尤的工作走上正轨,他负责的部门比较多,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相比于以前要忙太多了,因而与王玉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虽然王玉嘴里没说什么,但是刘尤也是感觉到了,他知道这不是办法,必须尽快解决。人就是这样奇怪,一旦动了真情,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遏制的,当下的刘尤就是这样,尽管说王玉已经是“徐娘半老”,但是她犹存的风韵偏偏如此吸引刘尤,让他无法割舍分毫,哪怕是一周里见不到一面,刘尤就真的受不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刘尤并没有多复杂,无非就是把王玉调到市府里来上班,作为区委委员、常委、区政府委员副区长,又兼管着区里的教育,只要他打个招呼,调动一个小学老师的工作,还是有许多人甘于奉献“犬马之劳”的!
当下主要问题有两个亟待解决:其一是必须征得王玉的同意,问题就是王玉不想大动干戈,刘尤必须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使她愿意调动工作来市府上班;其二是必须找到一处新的“安乐窝”,应保障安全和便利,这种地方还真不太好找,总不能让刘尤一个大领导四处去找这样合适的住处吧。前一个问题,刘尤只有花言巧语来劝说王玉了,凭着他的口吐莲花,最终还是说动了王玉,答应来市府新的学校上班,而且还是在学校图书室工作;后一个问题,刘尤交给了王珏具体操办,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也确实找到了一处学区房,附近既有幼儿园、小学,又有不错的中学,还离王玉上班的学校很近,特别还是一个比较老旧小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玉也是说调动就调动,有着在县城莫大的人脉关系,刘尤一个电话基本就搞定了,于是王玉不声不响地就来市府里上班了,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她的妈妈,一岁大的孩子,可是离不开她老人家的帮助照顾。校图书室就两个工作人员,平时上班非常清闲,打扫好卫生和整理好书籍后,基本就没啥事了,只有在课间偶尔有学生来借书或者还书,并且她们两人还可以每人上半天班,王玉每天早上和中午都可以呆在家里照顾孩子,下午去学校上班就可以了,学校还是很给副区长面子的!
刘尤大哥家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运作下直接去了银行上班,干了几年后,他就厌倦了这个工作,辞职下海开始做生意,慢慢生意也做起来了,特别是叔叔刘尤来了青龙区做副区长后,爷俩人前装着不认识,刘尤却安排心腹爱将在侄子店里进行大肆政府采购,这直接导致侄子顺便发了大财,不到半年时间,原本的小店就规模扩大成了大型商超。好在,刘尤的这个侄子比较懂事,从来不张扬,属于闷声发大财那种孩子,给刘尤省了不少心,生意做的不错,区里却仅有几个人知道,这是刘区长的侄子;并且,这孩子比较孝顺,不声不响地给买了一套大别墅,把父母(刘尤农村的大哥大嫂,都已经快70岁了)接来养老了;刘尤后来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对侄子更加满意,在力所能及和不怎么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会尽力帮助侄子解决生意上的许多大问题,让侄子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刘尤不仅有了和王玉的“安乐窝”,作为对王珏不辞辛苦帮助找房子的奖励,也顺便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当然是王珏特别中意的楼盘和房型,当然这种房子,刘尤其实并没有花几个钱,青龙区里的房地产开发商肯定没有几个没眼力见的。自然,王珏也是兴高采烈,直夸“姐夫”有本事,刘尤和王玉都一再警告她:不要翘尾巴,更不要臭显摆,赶紧找个正经男人把自己嫁了,了却家人们的一大心思。王珏直接回怼,“我就相中姐夫了,可惜姐姐不让啊,我还是慢慢找、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