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旬老太玩转双斧(一)
【宿主的主要任务是穿梭于不同的世界,帮助委托人完成他们的心愿或纠正错误。委托人会以自身的功德或灵魂碎片作为代价,请求任务者介入,助他们的人生走向圆满。】看到烛岁放过了自己,s0803的声音中都透露出欢快。
“规则呢?”烛岁用手指敲打着马桶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任何游戏中,掌握规则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而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电视剧爱好者,她更是明白寻找到规则漏洞的重要性。
【宿主应当敬畏生命;部分任务包含任务目标;在执行任务时,会穿越到委托人生前的随机时间点;委托人的基本内在属性将会被替换为宿主的相应属性。】
随着它的话语落下,烛岁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蓝色电子屏幕。
她仰着脖子,逐条阅读着屏幕上的文字。
【宿主:烛岁】
【系统:一心向善系统s0803】
【智力:80/200】
【体力:——(天生神力)】
【技能:无】
【功德点:0】
【信仰点:0】
【灵魂碎片:0】
【系统授权:领地】
【功德点是指宿主在完成任务中做的善行和正能量;信仰点是指宿主获得的信徒数量和质量;至于灵魂碎片,是宿主完成任务后获得的奖励,能够完善宿主的魂力,让宿主对过去的记忆更加清晰。】s0803很贴心的进行了一番讲解。
烛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些点数和碎片是她在任务世界中立足的基础。但她还有一个疑问:“那你们要什么?”
【宿主可以通过功德点、信仰点、灵魂碎片与我们进行交易,换取所需的物品或服务。】
“新手保护期是什么?”烛岁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s0803沉默了一会儿,斟酌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总不能直接说,现在是试用期,有些东西不能告知新手任务者。
领地相当于一个浮空的小岛,一旦成功转正,才会进入主系统大陆,与其他任务者互动和交流。
如果试用期没过,灵魂会被降级,收入主系统中,等待下一次契约。
它只能含糊其辞:【新手保护期是为了防止其他任务者的干扰,让您能够安心地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宿主还想知道什么吗?】
“没有。第一个任务怎么选?”烛岁没有“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爱好,先去找个世界睡大觉才是正经事。
【新手保护期……其实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个任务……呃,是不能选的,只能按顺序接取。不过以后宿主可以自行挑选,还可以看到任务类型、难度等级、委托人信息等等。】
“别废话了,去第一个世界吧。”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s0803不要再浪费时间。反正上了“贼船”,还能怎么办?
话音刚落,她屁股下的马桶化作一个光球,迅速变大。
【请宿主做好时空跳转的准备,任务期间若有疑问,可随时在识海中呼唤我。】
在光球的包裹下,烛岁的视野被一片白光所占据。
片刻后,【跳转成功,是否接收剧情?】
烛岁再次睁开眼睛时,躺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
她坐起身,环顾四周。除了她自己,房间里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古老。
这是变形记吗?土墙、木柜和破旧的桌子。
抬头看了一眼,好家伙,屋顶覆盖着稀疏的茅草。
不经意间扫到自己的手,那是一双枯瘦而满是皱纹的手,手指关节突出,与她之前的形象截然不同。
也许是因为心情波动,烛岁感到身下微微湿热。
想要开口叫人,喉咙只能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她成了一个哑巴。
烛岁能感觉到液体顺着大腿内侧流淌下来,她的牙齿不由自主地打颤,额角上的青筋跳动着。
这辈子,没有这么憋屈过!
“系统,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是个小便失禁的哑巴老太婆?帮我看看外面有没有人。”
【宿主,我……】s0803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尴尬,【我没有实体,不能离开你的意识。】
真相是,这个任务被闲置了一段时间,有很多任务者尝试过,但未能坚持下去。因此,才被推到了新手池。
作为子系统,s0803拥有三次为宿主置换任务的机会。
刚才它想点击“更换任务”,手滑点成了“接受任务”。
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烛岁艰难地支撑起身体,走向柜子。
屁股好凉,心好慌。
她打开柜门,捂着嘴和鼻子,咳嗽了几声。
里面堆满了几件陈旧的衣物,要么太小,要么就是款式奇怪,根本没有裤子。
烛岁不死心地继续翻找,连床底下都没放过,但结果让她失望。
她坐在床边,抬头望向窗外,面无表情地要求:“接收剧情。”
这里是大夏朝,一个类似于明朝时期的古代世界,烛岁穿越到了委托人——李秋香身上。
其夫王老爷子是个勤劳的庄稼汉,说一不二,年轻时没少打李秋香,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和家暴男。
李秋香的大女儿王梅三十岁,出嫁多年,生了个女儿林霜,才十岁。丈夫是邻村的农户,六年前外出做短工,不幸受伤致病,一年后撒手人寰。
二儿子王光银二十七岁,平日里沉默寡言,踏实肯干,是个典型的妈宝男。
娶了本村的徐氏为妻,生了一个女儿王翠,今年十二岁。
小儿子王光宝才十一岁,自幼体弱多病。
他从小喝徐氏的奶水长大,这让一心想要孙子的李秋香,对徐氏的态度有所缓和。
王老爷子和李秋香对王光宝可谓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巴里怕化了。
前些年,王家村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水源日渐枯竭。
村里的族长是个有见识的老童生,召集全村人开会商议对策。他认为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建议举族南下避祸。
这句话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人认为有理,应该尽早迁徙以免遭难;而另一些人认为故土难离,不愿意背井离乡。
王光宝就是后者中的一员,他从小娇生惯养,游手好闲惯了,一听说要长途跋涉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