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泣血燕京 > 第22 章 煜王回来了

第22 章 煜王回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煜王带领着他的队伍,离开大梁后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前行。他们穿越山川河流,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大燕国的都城。

    离开大燕都城的时候还是夏季,现在已经是秋初了。

    站在城门口,赵彦修凝视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感慨万千的情绪。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成长的地方,但此刻却让他感到既亲切又陌生。

    城墙高耸入云,巍峨壮观;街道宽敞整洁,人来人往;宫殿楼阁林立,金碧辉煌。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赵彦修的心情却颇为复杂。他想起了过去的种种经历,想起了曾经的战火纷飞和人民的苦难。如今,虽然国家已经恢复了平静,但他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随着队伍进入城中,赵彦修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他要与朝中大臣们商议国事,制定发展策略,推动国家不断前进。同时,他也要关注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国家的关怀。此行大梁,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煜王回来了!”刚到煜王府远远就看到林佑之和管家福伯已经在门口等着自己了。煜王下马,快步走向林佑之,自己去大梁到现在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多日不见,林佑之看起来清瘦多了。

    “煜王受苦了。”林佑之拱手施礼。二人携手步入院内。

    煜王与林佑之在书房相对而坐。他的眼神充满了感慨和兴奋,仿佛要将这一路的经历都倾诉出来。

    “你知道吗?大梁的军队真是令人惊叹!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每一个士兵都是真正的勇士。特别是那些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冲锋陷阵时犹如一阵旋风,无人能挡。”煜王激动地说道。

    林佑之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虽然对大梁有所了解,但这些细节却是第一次听到。

    煜王继续说:“还有啊,大梁的百姓生活富足,国家繁荣昌盛。城市里街道繁华,商铺林立,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看到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这让我深感敬佩。”

    林佑之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他明白煜王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他看到了大梁的强大之处,并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大梁的文化底蕴深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那里的文人墨客们才华横溢,作品流传千古。”煜王越说越兴奋,似乎已经沉浸在大梁的文化魅力之中。

    林佑之微笑着说:“听起来确实令人向往。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煜王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没错!我们需要学习大梁的长处,借鉴他们的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接着煜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雪霺公主,他描述着那位英气而又善良、与众不同的奇女子时,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赞许之情。

    林佑之不禁感叹道:“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煜王竟然在异国他乡邂逅了自己心仪的姑娘,而且如此用心良苦。想必这位雪霺公主必定有着非凡的魅力和品德,才能赢得煜王您的倾心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段缘分的赞许和祝福。

    煜王说起在大梁遇刺的事情,林佑之听了唏嘘不已,也帮着分析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煜王一路乔装改扮,大梁应该没有人认识您。而且行刺您的黑衣人全部都蒙着面部,一定是怕您认出来。所以只能是大燕国煜王熟悉或者认识的人。只是不知另一队黑衣人是谁所派。”

    “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行刺我的黑衣人只能是我们大燕国的人。”煜王面色凝重,心里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脑海里不断地回忆着遇刺时的情景。

    两个人聊到很晚才各自去睡下。

    第二日清晨,阳光明媚,皇宫内庄严肃穆,大臣们整齐列队,等待着早朝的开始。

    太子赵彦廷扫视着众人,但当他的视线落在煜王赵彦修身上时,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诧之色。他暗自思忖道:“这个煜王真是命大啊!竟然又一次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煜王走上前去,向皇帝详细汇报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包括大梁的军队规模、战术运用以及他们精锐的骑兵队伍。接着,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父皇,我认为我们大燕国也应当每年实行一次自愿征兵入伍制度,以增强我国的军力。同时,我们要加强对骑兵和武士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皇帝赵德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回想起自己刚登基执政时,曾发动过一些战争。当时,靖王和其他几位兄弟都率领军队出征,周边许多小国家纷纷被收服。然而,近年来天下太平,无战事纷扰,大燕国于是将征兵时间改为每三年一次,且训练也不如大梁那般严格刻苦。如今看来,与大梁相比,大燕的兵力确实稍显薄弱。

    皇帝深知,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他思考片刻后,决定采纳煜王的建议,并下令相关部门立即制定具体方案,着手实施每年一次的自愿征兵入伍计划,并加强对骑兵和武士的训练。随着这一决策的落地,大燕国的军事改革拉开序幕。

    “儿臣还有一事禀告父皇。”赵彦修看到皇帝起身要退朝离去,赶紧说道。

    “噢……还有什么事?”皇帝疑惑着。

    “儿臣这次去大梁认识了一位姑娘……儿臣很想跟这位姑娘在一起。”煜王满怀期待和信心的说。

    “啊?一位姑娘?哈哈哈哈,那姑娘呢?”皇帝哈哈笑着,“你带来给父皇看看,如果合适父皇给你们赐婚。”

    “那位姑娘在大梁,她想让儿臣留在大梁。”

    “简直是胡闹!朕的儿子,堂堂大燕七尺男儿,怎能去别国做赘婿?而且你可是我大燕的皇子啊!你应该将那女子迎娶到我们大燕才对。”皇帝赵德霖毫不犹豫地拒绝道,脸上满是怒色。

    赵彦修一听,心急如焚,连忙跪地恳求:“父皇,请您再给儿臣一些时间,让儿臣好好想想其他办法。儿臣并非没有主意,只是尚未寻得妥善之策。”

    皇帝赵德霖见状,无奈地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罢了,你先退下吧。此事暂且搁置,日后再议。”说罢,便转身离开朝堂,众大臣们也纷纷散朝离去。

    赵彦修呆呆地望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但面对眼前的困境,一时之间却又束手无策。雪霺公主一定在等着自己,但是这个时候自己却不能再去大梁见她。

    下了早朝,煜王决定去见一见六皇子赵彦泽。

    “启禀殿下,煜王回来了,煜王在殿外求见!”侍卫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听闻这个消息,六皇子赵彦泽心中一震,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紧紧握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着,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回想起幼年的时候,宫廷之中举办盛宴,母亲却并不想带上自己一同前往参加。于是乎,年幼的赵彦泽便独自一人偷偷摸摸地潜到宴会现场附近,躲在门边窥视着里面的情景。

    只见那宴会的餐桌之上,摆满了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和新奇有趣的玩意儿。赵彦泽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这些诱人的东西,心中充满了渴望和好奇。

    就在这时,七皇子赵彦修无意间发现了躲藏在门边的赵彦泽。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大声喝斥或者驱赶他,反而露出友善的笑容,走过来递给他一些美味可口的食物。那一刻,赵彦泽感受到了一种除了母亲贤妃以外的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

    接下来,两个小孩子竟然不顾一切地一起奔跑玩耍起来。他们尽情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忘却了宫廷中的种种规矩和束缚。那段时光,仿佛是一场美好而纯真的梦境,让赵彦泽至今难以忘怀。

    幼年时期的感情,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猜忌和计较。那份纯真的友谊,如同清晨的阳光一般明亮而温暖,照亮了他们成长的道路。即使岁月流逝,这份情谊依然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

    是自己让煜王赵彦修去大梁打探军情的。放眼整个皇宫,确实找不到更为合适的人选了。而且自己说的时候他毫不推辞。派去的亲信看到他遇刺去抢救,却没有救下他。听到赵彦修遇刺重伤倒地,赵彦泽很是自责,他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赵彦修了,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懊悔。

    如今,得知赵彦修平安归来的消息,赵彦泽感到无比庆幸和激动。他知道,如果不是上天眷顾,赵彦修恐怕早已遭遇不测。而现在,他终于可以放下心头的重担,不再痛苦内疚了。

    赵彦泽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向门口走去。他急于见到赵彦修,想亲眼确认他是否真的安然无恙。当他走到门口时,正好看到赵彦修走进院子的身影。

    赵彦泽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迎上前去,“煜王回来了。”赵彦泽紧紧握住了赵彦修的手,用力摇晃着,仿佛要将所有的担忧都传递过去。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眼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情谊和信任。

    “听闻煜王此去大梁遇刺,我一直在命人调查此事,如今看到你平安归来,真的太好了。你身体怎么样了?”赵彦泽满眼关切之色。

    “六皇兄放心,我福大命大, 哈哈……”赵彦修说完,哈哈一笑。随即严肃道:“这次遇刺出现了两波黑衣人,其中一波并未伤我,只是和另一波黑衣人打斗。不知六皇兄可知他们是谁?”

    “经过我暗中调查,行刺煜王的那波黑衣人应该是太子赵彦廷的亲信,另一波黑衣人是我派去的。我让他们沿途保护煜王,顺便抓活口,却不想煜王还是受了伤。”

    赵彦修突然间醍醐灌顶,仿佛明白了一切!上次在天水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怀疑是太子赵彦廷的手下企图谋害自己。没想到这一次在大梁,竟然还是他们!而另一位皇兄却在暗地里默默守护着自己,显然是想要抓住那些刺客,好拿到太子刺杀亲兄弟的确凿证据。赵彦修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思绪翻涌不息。

    自古以来,宫廷之中充满了无尽的争斗与阴谋。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皇宫内为了争夺皇位,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残害自己的亲兄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不断地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闹剧。

    然而,当这一切降临到煜王身上时,他仍然感到无比震惊。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也会成为这场残酷斗争的主角。一直以来,他都视兄弟情谊为重,对权力并无太多渴望。但命运却无情地将他卷入了这场旋涡,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太子一次又一次地派遣杀手前来行刺,仅仅是因为他认为煜王过于出类拔萃,过于优秀。这种嫉妒和恐惧让太子失去了理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消除潜在的威胁。煜王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但他从未料到自己会成为目标。面对太子的步步紧逼,他不得不奋起反抗,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在这个充满阴谋与背叛的宫廷世界里,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每个人都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收集情报,策划反击。同时,还要不忘保持警惕,防范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

    他们都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无论如何,煜王都决心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了正义和公平而战。

    六皇子赵彦泽拿出一封信和几页写满小字的纸,递给煜王:“这是我查到的南丽城林家一案的部分信息,先给你看看。”

    煜王赶紧接过来仔细端详,看了部分内容就不禁惊骇不已。

    南丽城林家的故事下一章展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