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皇宫内
昌平四十二年。
早朝时分,兵部尚书端贵淳说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大燕国众将士在文王赵彦柏和四皇子赵彦钧的带领下,士风大振,两位皇子刚到西北边境就带领大燕骑兵英勇无比,打的突厥骑兵节节败退。皇帝听了龙颜大悦,令两位皇子把突厥人驱逐出燕国边境百里之外回朝领赏。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的皇儿,待他们归来,朕重重有赏。”
朝堂上的气氛都被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活跃了不少,今日早朝氛围格外轻松。
各位大臣又奏报了一些天下民生,官职任免等各方事务,皇帝心情不错,大臣们的请旨一一都准了。
下了早朝,各位大臣三三两两的相继离去。刑部尚书宋清涵大人看到煜王,还是远远的躲开了。煜王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儿,决定去御书房找父皇。
到了御书房,问了御书房小太监,才发现父皇不在。小太监说皇上去了贤妃处用早膳去了。贤妃娘娘江羽芊是礼部尚书江绍成的女儿,在宫里一直不争不抢,说喜欢清静。所生六皇子赵彦泽也也不太跟其他人来往。煜王心事重重,决定先去母妃那里,等父皇回来。
自从自己被封了煜王,搬出御花园,拜见母妃的次数也少了,今日本来准备先去见父皇再去看看母妃,现在父皇不在,先去看看母妃吧。煜王寻思着,就向祺贵妃住处皎月殿走去。
整个御花园戒备森严,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皇城禁军中的精锐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穿梭于亭台楼阁之间,不停地巡逻着。他们神情肃穆,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除了这些威严的禁军之外,各宫殿中的宫女和杂役们偶尔会穿过这片美丽的园林,或匆匆忙忙完成自己的任务,或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园内的美景。而各宫的娘娘和公主们,有时也会兴致勃勃地出来闲逛,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手投足间尽显高贵典雅之气。有的漫步在花丛小径上,轻嗅着芬芳的花香;有的则在水池边驻足观赏,逗弄着水中嬉戏的鱼儿。
阳光洒落在御花园的每一个角落,映照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场自然的交响乐。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景象欢呼喝彩。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然而,在表面的热闹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权谋算计和勾心斗角。这里既是权力斗争的舞台,也是情感纠葛的漩涡。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试图在这复杂的宫廷世界中谋求一席之地。
煜王漫步前行,沿途邂逅众多宫女和杂役。他们见到煜王后,皆恭恭敬敬地行礼请安;而那些禁军守卫更是肃穆而立,齐声高呼:&34;参见煜王殿下!&34;面对众人的礼数,煜王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并一一还礼示意。
继续前行一段路后,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了祺贵妃所居之处——皎月殿。抬头望去,但见那高悬于门头之上的&34;皎月殿&34;三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般引人注目。这是赵彦修出生的时候当朝皇帝赵德霖赏赐给祺贵妃的,连上面的字都是赵德霖亲题的。
步入殿内,只见内部陈设高雅别致、清新脱俗,与祺贵妃之名&34;吴浅月&34;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环顾四周,古色古香的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墙壁上挂着几幅精美的字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书卷气息;窗边摆放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祺贵妃生了煜王和云霓公主,如今煜王和云霓公主皆已长大,云霓公主刚满笈荆之年。
祺贵妃年近四十,但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她的面容姣好,肌肤白皙如雪,细腻如丝,吹弹可破,这样的肤质得益于她长期以来对自己的精心呵护和保养。
平日里,祺贵妃的穿着打扮颇为素雅,却又不失大方得体。她偏爱素色的衣裙,剪裁合身,线条流畅,既能展现出她优雅的气质,又不会显得过于张扬。偶尔会搭配一些精致的饰品,更衬得整个人高贵典雅。
尽管年岁渐长,但祺贵妃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她时常参与各种宫廷活动,与宫里众妃嫔谈笑风生,丝毫没有架子。在众人眼中,这位贵妃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性格温和善良,深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煜王进的殿来,看到祺贵妃正在跟手下的小太监下棋。
“见过母妃。”煜王下跪拜见祺贵妃。
“快起来。”看到儿子来了,祺贵妃甚是欢喜,赶紧命宫女太监重新准备了早膳,拉着儿子煜王一起入座。
“听说你这次去天水城受伤了,可还好吗?快来让母亲看看。”祺贵妃满脸关切之色。认真的端详着自己的儿子。
“让母妃挂心了,孩儿已经没事了,只是皮外伤。”
煜王走到座位前,优雅地坐下。他微微一笑,伸手探入衣袖之中,摸索片刻之后,便缓缓取出了两个小巧玲珑的盒子。这两个盒子制作精美,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煜王轻轻打开其中一个盒子,只见里面躺着一只通体碧绿、晶莹剔透的翡翠玉镯。那玉镯宛如一汪春水,绿意盎然,令人眼前一亮。其质地温润细腻,光泽柔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单看这成色,就知道它必定价值不菲。打开另一只与前一只略有不同,它的纹路更为独特,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两只玉镯放在一起,相互映衬,更显珍贵非凡。
国人喜玉,质地温润、文化浓重;体如凝脂,温润细腻。千百年来,于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默默经艳着岁月。君子如玉,温润而泽;佳人似玉,碧玉玲珑。
“母妃,儿臣这次南去天水城,收集到了两只上等翡翠玉镯,特来送给母妃和妹妹。”原来上等好物还是要送给最亲近的人。
祺贵妃拿起翡翠玉镯端详了片刻,“的确是上等好物,留下一只给云霓吧,另一只你看看送给哪家喜欢的姑娘?”祺贵妃带着戏谑的神色看着儿子。
“母妃说笑了,儿臣还没有中意的姑娘呢?”
“听说端皇后家的两个侄女知书达礼,已经过了笈荆之年,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可见过?”
“母妃,端皇后家的侄女整日缠着太子,那可是想当皇后的人。”云霓公主笑呵呵的一路跑来了。来到赵彦修面前略施一礼:“云霓见过皇兄。”赵彦修看着这个活泼可爱的妹妹,满眼宠溺。
“你这丫头,整日这么疯疯癫癫的成何体统!”祺贵妃看着女儿嗔怒道。
祺贵妃满心欢喜地端详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骄傲和期待。她看着儿子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容,想到他年纪轻轻就被皇帝重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之情。她坚信,儿子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前途不可限量。与太子和文王相比,他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皇室增光添彩。
祺贵妃想象着儿子在朝堂上一展才华的场景,众人对他赞不绝口,而她则以母亲的身份骄傲地看着这一切。她相信儿子的能力和智慧,将会为他带来无尽的荣耀和地位。她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并且愿意默默地支持他,为他的成功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祺贵妃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爱与期望,她将竭尽全力,为儿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助力他实现自己的抱负。
赵彦修又跟母亲说了文王赵彦柏和四皇子赵彦钧西北边关战胜突厥骑兵的事,祺贵妃道:“文王和六皇子确实是带兵打仗的好将,皇帝重用他们是对的。镇守边关,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啊。”说罢,若有所思的看着儿子煜王。赵彦修用完早膳,陪着母亲祺贵妃坐了一会儿,就离开“皎月殿”往御书房方向而去。
到了御书房门口,远远就听到里面“砰”的一声,好像是茶杯摔到地上打碎的声音。紧接着,就听到里面传来皇帝赵德霖满是怒气的吼声“大胆,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背着我做这样的事……”接着,又是“砰”的一声。赵彦修听到里面的声音,不自觉的跪在了殿外。
“父皇饶命……父皇饶命……儿臣再也不敢了……父皇饶命……”这是太子赵彦廷的声音。
“你身为太子,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最好是,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竟然还能做出这样的事来!”皇帝赵德霖怒气冲冲。
“滚……你给我滚……以后再敢任性妄为……绝不轻饶……”皇帝大吼着。
赵彦修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不敢擅动,也不敢让刘公公通传求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