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行者的境界与觉醒者的分级
天一站在那里,眼神冷漠而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君南烛,嘴角微微抽搐着说道:“你真是我所见到过的资质最差劲的一个人了!难道你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吗?你可知道你刚才所使用的那些古药有多么珍贵吗?它们可是历经岁月沧桑、经过无数次筛选和提炼才得以保存下来的稀世珍宝啊!”
稍稍停顿片刻后,天一深吸一口气,接着往下说道:“耗费如此数量庞大的珍稀古药,竟然仅仅只能让你勉强跨入行者一阶境界而已,像你这般废柴还真是世间罕有啊。”
面对天一如此激烈的斥责,君南烛只是漫不经心地揉了揉自己的脑袋,然后一脸无所谓地冲着天一咧嘴笑道:“老家伙,先别急着发火嘛,给我讲讲觉醒者和行者的境界到底分为哪几个层次呗。”
天一无奈地看着君南烛,轻轻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开口道:“觉醒者的境界划分其实还算比较清晰易懂,按照从西方传来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 e 级到 s 级。e 级自然就是最低等级啦,而 s 级呢,则代表着当前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哦!”
他稍稍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不过呢,行者的境界可就复杂多喽!毕竟各个地方对这种境界的叫法都不太一样嘛。比如说霓虹那边的忍者吧,他们分什么下忍、中忍、上忍;再看看欧洲那边,又是见习骑士、骑士、大骑士之类的。”
“咱们华国的行者境界啊,大概可以分成黄阶、玄阶、地阶和天阶这四个大层次。而且哦,每个大层次里面还各自细分成了十个小段呢!”天一耐心地解释着。
然而,话锋突转,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令人生气的事情,手掌毫不留情地落在了君南烛的脑袋上,并发出清脆的响声。接着便是一顿训斥:“真是气死我了!我给你用了那么多珍贵无比的古药,结果你这个不成器的家伙才勉勉强强踏入黄阶一段。”
君南烛皱着眉头,轻轻地揉着自己有些发疼的脑袋,嘴里嘟囔道:“天一老登,照这么说,那我现在岂不是就成了行者啦?”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颤抖起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天一见状,无奈地伸出手,一把将君南烛从木桶里拎了出来,没好气地说道:“行了,别磨蹭了,你难道还想一直待在这个木桶里睡觉吗?赶紧跟我走吧!”
之后天一带着君南烛来到道馆的演练场,远远望去便看到天萱正站在场中央打着一套拳法。只见她身形灵动,拳势如疾风骤雨般凌厉,每一招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变化;而那套拳法更是精妙绝伦、变幻莫测,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之中。
随着拳法的展开,周围的空气似乎也被搅动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流。这股气流环绕在天萱周身,与她的动作相互呼应,使得她的身影越发显得飘逸出尘、宛若仙子临凡一般。而在这套拳法之中还隐隐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仿佛它承载着千百年间无数武者的智慧与传承……
君南烛目不转睛地望着正在打拳的天萱,心中暗自惊叹不已:“我滴个乖乖!这可比我上辈子练习过的那些所谓养生太极拳厉害太多了啊!”紧接着,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天一,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天一老登,天萱打的那套拳法到底叫什么名字呀?”
说到这里,天一脸上洋溢出无比自豪和得意的神情,他抬起头,用一种略带挑衅的眼神看着君南烛,然后大声说道:“这可是本大爷凭借多年经验与智慧自创出来的拳法,厉害得很呢!怎么样?被吓到了吧!”
君南烛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头,心中暗自嘀咕:“看不出来啊,这老家伙居然还有点真本事……”此刻,君南烛对天一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就在这时,天一突然转过头去,对着远处正在练习拳法的天萱挥了挥手。天萱见状,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迅速跑到了天一跟前。
“萱儿啊,这小子初出茅庐刚踏入行者队列不久。你替我好好操练操练他一番!”
天萱闻言,二话不说,当即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对天一施礼道:“遵命,爷爷!”
得到天萱的答复之后天一满意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随后走到一边的躺椅上悠哉的睡起了午觉。
另一边的天萱满脸好奇地盯着君南烛,眼中闪烁着钦佩之色,轻声说道:“哇哦,挺厉害啊!仅仅一个上午不见,你竟然已经成为行者了。”
站在旁边的君南烛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得意,他微微抬起头,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尖,语气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嘿嘿,就是这么强,你可别小瞧我!毕竟我可是君南烛呢。”
天萱听闻这番话,不禁微微一笑,那笑容宛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令人感到无比舒适。
君南烛看着天萱的笑容,心中不禁一动。他好奇地问道:“天萱,你也是行者吗?能问下你的境界是什么吗?”
天萱摆了摆手,温柔地说:“叫我萱儿就好了,境界的话,小女子不才,刚刚达到黄阶八段而已。”
君南烛目瞪口呆地望着天萱,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般震撼:“八段?”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八岁女孩,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
天萱对着君南烛微笑着说道:“行者的修行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和资源。黄阶的阶段,主要是打磨自己丹田之内的那股气。一道气代表着一段,当气的数量积累到十道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突破到玄阶了。”
君南烛满脸疑惑地向天萱问道:“那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将气的数量有效地提升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