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黄冠老道
王军平常都把君子剑藏在口中,急切间也能吐气射出,但是他虽然也练气,肺活量比普通人强不少,吐出的铁剑射出稍远,力道还是不够强,若是对方穿得厚实些,铁剑就算射穿衣服,强弩之末也就能造成个皮肉伤!
于是王师兄找人做了根可以伸缩的细长管子,含在嘴里就组合成了吹箭,这一下子攻击力噌噌就上去了!
大蛇七寸被射穿,疯狂扭动了一阵就渐渐瘫软。
王军把蛇头从背包里放出来,看着郑三儿打了个口哨,郑三儿早就跃跃欲试,上前干脆利落地一刀,斩下了蛇头!
傅胜伸手就要去抓蛇身,王军连忙制止:“等下!听说蛇头就是断掉几个小时,还能够弹起来咬人!国外有个人就是被断掉的毒蛇头咬伤,后来中毒挂掉的!”
傅胖子将信将疑,找了个长树枝,远远戳住蛇头,往山下扔出去,这下子管你生命力再强,保管也伤不了人!
剩下的大蛇身子肥硕异常,几人呵呵笑着收拾好,继续登山的心情都愉悦不少。
又爬得一阵,打头的郑三儿忽然咦了一声:“这里有条小路?”
几人上前细看,乱草丛中果然隐约有一条被踏出的痕迹。
傅胜摇头道:“这荒山野岭,咋会有人踩出路来?莫不是什么野兽踩出的路径?”
众人都不是什么生物学者,野外求生专家,研究了一阵痕迹,拿不定主意,唐兵说道:“这里的山就是江岸而已,绝对高度并不是太高,咱们爬了这么久,应该最少也快到山腰了。据说野兽每天固定去喝水的路径,才会踩出兽径,我们是从水边一路上来的,前边那么远都没看到痕迹,我觉得这就是人经常踩踏走出来的痕迹!”
几人年轻胆大,又有四人之多,虽然奇怪荒山也有人迹,心里却并不惧怕,当下顺着痕迹攀爬。
走得一阵,痕迹越来越明显,看起来果然是人类踩踏出来的,大家都有些惊奇。
人类都是群居动物,再荒凉偏僻的村落,起码也是几户数十户人家才能聚落定居。这里如此偏僻,只怕上下数十上百里都没有人烟,生活在这里,水,粮,盐铁等生活必备物资都难以筹集,想不到什么人类竟然能在这样的地方常住!
几人都在称奇,傅胖子却笑道:
“这边不是老有传说,有小孩被山中狼群或者猴群掳走,偶尔有没有遇害的,被刚刚丧子的母狼或者母猴抚育长大,就是狼孩或者野人!”
唐兵点头道:“那个西方文明的始祖之一,建立罗马城的皇帝,传说不就是母狼养大的吗?”
傅胜大笑道:“|皇帝再大,对咱们几个来说也没用!倒是如果遇到人猿泰山那样的怪物,咱们跟电影里演的一样,捉起来到处去展览卖门票,说不定也能混个百万富翁!”
几人哄笑起来,郑三儿摇头叹气:“你想得倒美,人家是运到欧美富裕国家展览ma,到处都是有钱人,才有混成百万富翁的希望!咱们这里,你卖多贵的门票?五斤红苕一个位置?”
大家一边谈笑一边赶路,倒是轻松不少!
出了一片林子,视野豁然开朗,众人都是一呆。
前方却是一大片缓坡。绿草如茵,景色实在迷人,让人一见就想躺到草地上,舒舒服服睡个饱,然后再打上几个滚!
草地边上,又有一大片稻田,长势喜人。
视线尽头,有一个小小的院落,三五间小小的茅草屋,这荒僻野山上,竟然真的有人烟!
几人打个眼色,互相散开,缓缓靠近草屋。
刚刚走进,忽听吱呀一声,当中那间草屋门扉大开,一人抬首走出。
这人看起来五六十岁,面目慈祥,却是一位老者!
唐兵王军当先吃了一惊,这老者头戴棕笠,帽顶处却掏了一个洞,正好露出高高的发髻,这正是道家的打扮之一,俗称“太阳巾”!
再往下看,老者身着粗布衲衣,脚踏麻鞋,手里不拿佩剑拂尘,把玩着一个材质古意的三才环。
傅胜郑三儿还看不大出来,唐兵两师兄弟拳馆长大,习练的又是以道门功法为主,自然一眼就认出这老者正是标准的道门打扮!
道家古籍上讲,古人的衣冠,都是黄帝时的样式。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方就改变不少。等到后来隋炀帝东巡畋猎,民间基本都“尽为胡服”!
只有道士衣冠尚存留古风,所以道士又被称为“黄冠”,这个黄冠的黄字,不是指颜色黄色的黄,而是“黄帝”的黄!
所以眼前这老者的打扮,才是几千年来华族正宗的衣冠遗存,上衣下裳,月鮍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虽然是最日常最简朴的装束,却高古正统,完全体现了“华夏”的“华”字精髓!
唐兵害怕傅胖子等人乱来,连忙抢上几步,双手负阴包阳,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拱手深施一礼:“福生无量天尊,想不到深山之中,还有幸得遇真人!晚辈几人野游胡乱冲撞,打扰仙长了!”
老道人稽手还了一礼:“小师父客气了,天下河山,自然天下人都来得!老道儿山居清寂,今日有幸得见几位,倒是有幸!”
两人客套几句,傅胖子着急,挤上来便问:“我们几个爬山,刚好打了条大蛇,老师傅这里可有锅灶,借我们整治一下,我这里还有些卤牛肉等凉菜,大家祭祭五脏庙再慢慢闲扯?”
唐兵有些涩涩,那老道却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是老道糊涂了,几位小师父想也爬山爬得累了,且随我来。。。。。。”
道人将大家带到侧边一座草房,便是伙房,郑三儿是把好手艺,自取出蛇身整治。
老道又带其他三人参观了一下,说是参观,就是区区总共四间茅草屋,除去厨房,中间稍大些那间是正殿,供着三清和天父地母总计五尊简陋的神像,倒是显得有些拥挤,想不到这几间草屋竟是座小小的道观!
其余两间大概是老道的卧室和客房,面积都太小,四五个人竟然都挤不下。
老道倒也洒脱,浑不见尴尬之色,在几间草屋内凑齐四个软草手编的蒲团,便邀几人到门口空地上随意静坐。
老道人颇为客气随和,唐兵和王军又都熟悉道门规矩,片刻间就聊得火热。
好笑的是傅胖子耐不住寂寞想插话,偏偏道门有三不问的说法。傅胖子不懂,又偏偏凑巧刚好问了人家的“三不问!”
傅胜客气,一问老人家的年龄,二问人家的来历师承,怎么在这荒郊野岭建立道观,三装内行,恭维打听人家的修行境界。。。。。。
可怜天下那么多话题,道家总共也就三样忌讳不答的,现在被傅胖子一口气问遍了,只怕故意的都没有这么巧。。。。。。
老道人修养虽好,这时也有些郁闷,只好微微闭目养神,装聋作哑!
傅胖子自己尴尬,唐兵两人也觉得好笑,想尽办法把话题扯到修行上,希望消除误会。
唐兵王军两人虽然年轻,却是浸淫道门多年的老手,那老道本来不欲多言的样子,可是跟两人却越聊越惊奇,山居本来就寂寞,平日里只怕憋得都有些口臭了,这时候倒是来了谈兴。。。。。。
唐兵狡猾,见老道这道观建得地方凑巧,就想方设法把话题往军师宝剑上引:
“老仙长建这道观,虽然偏远,这周围也算人杰地灵之地,尤其东汉三国的名胜古迹颇多!当年那张天师一脉,也就是在这个时代的人吧?也算是道家始祖之一了?”
修行之人,最见不得繆见迷思,老道人果然上当,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道之一脉,源远流长,起始直追先古黄帝,老庄等辈。后世流传各支也都各有渊源。那张鲁张天师,只是首创五斗米教,后来其血脉辗转龙虎山,传下天师一脉,也是化大义为正教。
但是充其量只能说他是道教祖脉一支,道教和道家还是不同的!在道教之前,可早就有了道家学说!
上古黄帝师从广成子,乘龙升天!老聃紫气东来,化胡为佛!庄周化蝶,不知身之所在!他们可都是道家的先祖,比后世道教教门的开创时间,可是早了不少!
就是后世的道教,除了张天师的正一派,也还有全真南北派等分支大宗!
其实就算跟张道陵先师的先祖张鲁同时期的那黄巾起事,也是源于太平道的太平要术。追根溯源起来,也是声称传自南华老祖等道家大能,跟道家分不开关系。。。。。。”
几人点头称是,正聊得起劲,郑三儿连锅端来蛇羹,众人大喜,当下入座大啖。
郑三儿虽然年轻,对厨艺一道颇有兴趣,长期钻研之下,弄出的江鲜山珍都很有一手!
这时候料理这条大蛇,只是简单的把蛇身去了内脏鳞皮,剩下精赤的蛇肉斩作简单的寸许长肉段。裹上面粉用冷油下锅一炸,再加上各种山野天然调料,猛火烧开后小火慢炖,这时候端上桌来,当真是异香扑鼻!
蛇肉鲜香,羹汤浓甜,几人大快朵颐,气氛融洽无比。
唐兵喝了两口汤,又强行续上话题:
“说起来,我道门讲究的是冲虚恬和,但是历代以来,打着道家旗号起兵作乱,不慎造成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的情况也所在多有啊!像仙长你刚才提到的太平道,后世的白莲道,甚至红灯照等等,也大都是托在道门名义下,虽然对咱们小老百姓来说,正邪难分!但是总也是造成了不少杀孽啊!”
老道人看来也是悲天悯人之辈,闻言也有些郁郁不欢:
“道门宏大,教义正法!但是普天之下,修道人虽然多如牛毛,心性完全良善纯正的,确实也是少数,总有那心狭性偏之徒,口托大义,心藏诡邪,裹挟无知民众行险,他们可算不上真正的道家修行中人!”
唐兵接道:“说到心性,跟张角张鲁同时的军师大人,应该算是千古以来少有的道德之人了!手握重权数十年,却跟少主互不相疑!先主榻前临终一诺,后半生明知天下大势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千载之后,也没有哪个人能挑出他的毛病,做人做到这样,也算能称他一声。。。真人。。。了吧?”
老道点头称是。
唐兵又道:“先古诸子百家,互相学习借鉴,好像泾渭并不完全分明!那军师大人所学所行,却不知算是哪家哪派?他也是我道门中的前辈吗?”
老道这下子当然迟疑起来:“军师大人算何门何派?这个。。。。。。不能算是我道门的吧?他生平治政,权谋,兵戈,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那应该是兵家,纵横家之类的路数吧?嗯,那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的传说,也可以算作墨家?”
唐兵故作凝重道:“可军师大人一生,最传奇的故事之一,不就是八阵图的传说吗?八阵八阵,不管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却不正是我道家八卦阵的范畴?”
老道人霍然放下刚盛好蛇羹的瓷碗,似笑非笑地扫视了一眼几人:
“八卦阵。。。。。。八阵图。。。。。。原来如此!几位小师父,想必是有所为而至啊今天?这是。。。图已穷,匕在何处啊?”
唐兵连忙起身,恭恭敬敬重新深施一礼:
“老仙长切莫误会!我等今日前来虽然确有所图,偶遇仙长却实在是偶然,绝无图谋不轨之心!
只是数年前,我等有朋友,偶然经过那军师宝剑的秘洞洞口而已,竟然就突遭不测,掉入洞下大江中。明明是精通水性之辈,却一落不起!
落水两个朋友,家中都有老父慈母,这几年如何难过垂泪,不问可知!我们后来多方打听,才约略了解了宝剑秘洞的一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