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宣武侯之子杨昊
“老先生,真的是您。”杨宸拱手。
“哈哈,宣武侯还记得贫道就好”,清衍道人笑了笑。
“当年的事,多亏了您的卦,我能有今日的殊荣,也全仰仗您当日的卦象。但是您刚说的强人是何人?我荡寇军又是什么情况?”
“侯爷,不要急,请听贫道给你慢慢说来。
寰宇之间,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盛必然有衰。武王一脉自大正立国以来,传到你这已历十二代,大正国运也已达至顶峰,当今圣上年幼,易受别有用心之人挑拨,或与武王离心离德,此为颓象。
若我卦象不差,三年后大正与大奉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你们武王一脉已显颓势,在往后的争斗中必然会加速衰亡。至于刚刚所说那持有武王一脉气运的强人,正是令公子。”
“什么,您的意思是我儿会加速我杨家衰落,那我杨家该何去何从啊?”宣武侯杨宸尽管不全信,但也有几分担忧。
“宣武侯不必如此悲观,我只说武王一脉的气运为令公子所持,却并未说武王一脉就因此而堕落。”
“小少爷的未来,是会在继承现有武王一脉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而并非颠覆武王一脉。”
“请先生教我”,宣武侯杨宸拱手拜向清衍道人。
“为今计,其一,宣武侯当征得武王同意,将族中有潜质的后辈雪藏,以免在乱世中夭折。”
“其二,武王一脉虽然在未来会有无限辉煌,但即将来临的劫难,也应当认真面对。此劫难中波及最大的便是武王和宣武侯你了”
“其三,小少爷既然已经出生,那么武王一脉的气运必然加持其身,宣武侯应尽早将小少爷送往他处,以确保小少爷的安全。”
“在下明白,可我儿刚出世,我和他娘怎舍得孩儿离开自己啊。”杨宸甚是为难。
“将军也不必急于一时,只需在三年后大劫将至前,部署好一切即可。”清衍道人安慰道。
宣武侯杨宸望了望母亲,又看了看屏风,仿佛能看到屏风后,躺在床上的李安若。
“你们几个过来”,杨宸指了指殿内的几名侍女。
几名侍女走到杨宸面前,跪了下来。
“你们听着,无论你们刚听到什么,都当做不知道,如有半分消息传了出去,别怪我不留情面”,杨宸瞪着眼睛,扫视跪在地上的侍女们。
“奴婢谨遵宣武侯令”,几名侍女再三磕头。
这一点其实无需强调,能在武王府当差的侍女仆从,忠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好了,你们下去吧”。说罢,杨宸抬了抬手,示意她们出去。
待侍女们全部出了大殿后,站在旁边许久未说话的左娴开了口,“宸儿,此事事关重大,你连夜前往拒北关找你父亲商议,尽全力挽救大正,挽救杨家。”
左娴回头又看着清衍道人,“道长不辞辛苦,前来杨家,这份恩情我杨、左两家都铭记于心,不知有什么地方,我两家可以效劳”
左娴这句话,清衍道人听明白了,杨宸也紧锁眉头,不知思索着什么,躺在床上的李安若也听懂其含义了。
无非是从刚刚杨宸和清衍的言语中,推测出清衍的不凡实力,想要将清衍绑在武王府的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老夫人果然睿智,贫道佩服,不过我乃方外人士,俗尘因果不得加身,此事休提。”
“不过,贫道又觉与此婴儿有缘,若老夫人有意,可让他做我门下弟子吧”
“此事再好不过,宸儿,快抱着你儿子来拜师”,左娴好像生怕清衍道人后悔,催促着杨宸抱来自己的孙儿。
杨宸闻言,急忙进入后殿,从床上将小婴儿抱了出来。
清衍道人举起左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点在婴儿眉间。
一息过后,清衍道人抬起左手。
“此子果然不凡,似龙气从眉间涌出,我已将其神庭暂封,非大能不可观其天赋。”
“有劳大师,我孙儿尚未取名,也与大师有缘,幸为大师弟子,大师可否为其起名?”左娴越过杨宸,请清衍道人为自己的孙儿取名字。
杨宸也看得开,既然自己的儿子将来不平凡,那就让他这个实力难测的师傅给他起名。
“我观此子,如鸿光之阳,他朝乘风必上九天,阳为日,日悬于九天上,不如就叫杨昊如何?”
“杨昊?”左娴和杨宸相互看了看,都点头称好。
杨宸抱着儿子走进内殿,坐在床前,温柔的告诉李安若,“安若,我们的儿子叫杨昊,你觉得好吗?”
“今得武王新脉,他日登临九天,好,我们的儿子就叫杨昊”,李安若摸着小杨昊的手,“昊儿,昊儿,你可要快快长大哦”。
“宸儿,你先过来,晚一些再和安若互诉衷肠,先忙正事”。
虽然已经贵为宣武侯,但是在母亲这句话后,杨宸还是露出了害羞的表情,轻轻拍了拍安若,又抱着小杨昊到前殿了。
“贫道便不多逗留了,既然此子已是我门下徒儿,那么他的安全我担了,三年内你们可随时将他送往方寸山玉徵洞,贫道去也”,眨眼的功夫,清衍道人便不见了。
门窗皆没有开过的痕迹,很难想象清衍道人是如何离开的。
“宸儿,刚才道长的话,你也听到了,你与这位道长也打过交道,你觉得他的话有几成为真”,左娴这时才面露担忧,刚刚的她在清衍道人面前可是一点情绪波动也没有,这或许才是大家族培养下的稳重。
“母亲,您有所不知。这清衍道长属实有一些本事,当年机缘巧合下,他为我卜了三卦,这三卦正是我在拒北关所立的三功,就卦象而言,我个人信他八分。”
“既然你也这么说了,那你真的要早早和你父王商议此事了”
“儿明白”,杨宸虽然还是看着小杨昊,但母亲的话,他一字也没有落下。
“好了,先收住这份担忧,该去让外面的族人见见他们未来的王”,说着,左娴就往殿外走去。
杨宸抱着小杨昊紧跟其后,与左娴始终有两步的距离,这是规矩。
殿门被打开,门外的杨氏族人激动的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个几十年后统辖他们的王。
“各位亲族同胞,我武王主脉,新添麟儿,实属天赐之幸,愿我杨氏昌隆,武王府万年”,左娴一番话,尽显霸气本色,上位之威侧漏。
只见杨宸走上前来,双手托着小婴儿,慢慢举过头顶,声音振聋发聩,方圆十里内应该都能听到。
“今日,武王主脉十三代嫡长子降生,便是我宣武侯杨宸之子--杨昊”
此时,凡武王府境内,除左娴、杨宸还有躺在床上的李安若外,不论何人,不论正在做什么,通通停止一切工作,就连前几代旁系老者也纷纷跪地高呼:
“武王万年、宣武侯万年”
“武王万年、宣武侯万年”
“武王万年、宣武侯万年”
这一刻,是杨氏子弟对家族的忠诚体现,这一刻,是杨氏家族荣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