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世界本就是个草台班子 > 第6章 三亿日元抢劫案

第6章 三亿日元抢劫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亿日元抢劫案是1968年12月10日发生在日本东京的一次现金抢劫事件。犯人作案手法巧妙,被视为完美犯罪,也使这起案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神秘的案件之一。

    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三亿日元不是个小数目。某大型银行支行经理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一半是手写的,一半是从杂志上抠下来的字拼凑而成的。信中要求该经理必须在明天下午5点前,派一名女职员带上300万日元送到指定地点,否则就炸掉经理的家。经理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报警。

    当天警方接到报案后,在指定地点周围布置了50名警员。然而,一直等到下午6点,犯人也没有出现,于是警方就收队下班了。

    4天后的早晨,银行的一辆运钞车装着大概三亿日元员工年终奖,从收到恐吓信的那名经理所在支行出发。在路上,运钞车后面跟上了一辆摩托车,骑车的人穿着警察制服,示意运钞车司机立刻停车。司机摇下车窗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警察说银行经理的家被人放了炸弹,这辆车也有问题,要检查一下。由于大家都知道恐吓信事件,所以没有丝毫怀疑,车上的人都下了车。

    警察上车后,突然从车底冒出来大量烟雾,他大喊着:“快爆炸了,快逃啊!”于是,车上的四个人赶紧跑开了。而警察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加速把运钞车开走了。

    这时,四个大傻春还在赞叹警察的勇敢,竟然不顾自身安危,把装有炸弹的车辆开走。过了一会,他们才发现不对劲,车都开走了,地上怎么还在冒烟。他们上前查看,发现地上只是一个烟雾弹,而那辆留在现场的摩托车也不是真正的警车,他们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在全市各个路口设置关卡。当时日本的警察还很自信,觉得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然而,经过一整天的大搜查,他们还是没有发现犯人的任何踪迹。

    第二天,警方觉得已经加班加点搜查了一个通宵,实在无法继续下去,就决定回收警力,开始对现场进行重点搜查。事实上,警方确实没必要继续在各个关卡排查了,因为他们变换侦查方向后,发现了附近停着被遗弃的运钞车,并且目击者称在某橡树林有一辆丰田车不见了。所以,尽管警方派了那么多警力,但他们从未想过犯人会中途换车。

    果然,找了四个月后,警方终于在那个橡树林不远处找到了遗弃的丰田车和空钱箱。之后,警方从现场发现了120件劫匪的遗留物品,他们认为有如此多的证物,侦破此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第一个信息是恐吓信上拼接的文字是由唾液黏上去的,所以警方做了检验,发现是b型血。第二个比较有用的是一顶鸭舌帽,这也被认为是犯人的物品。当时可以根据分析帽子上的汗液查明犯人的血型,但是警察觉得这顶帽子真好看,便争相戴着取乐,导致几个人的信息混在一起,无法提取物证。而其他的物证,比如烟雾弹,截止案件发生时已经出售了4190个,实在没办法确定买主信息。

    案件陷入僵局,尽管没有有力的物证,但很多信息也让嫌疑人的范围缩小了。当时嫌疑较大的是四名嫌疑人:

    1 少年窃车团伙头目a:窃车方式一致,自己亲口说过要抢劫,没有不在场证明。但是,a是a型血,并且和恐吓信的字迹不一样。案发五天后,a就服毒自杀了。于是警察请当时在场的四个大傻春来认人,他们说很像。于是警察就以a的长相为基础发了犯人的模拟像。但是这4人非常有可能是见到a后先入为主,所以觉得犯人与a相似。与模拟像不相似的人也有作案可能,警察就将这个模拟像废除了。

    2 上面窃车团伙的成员b:理由同上,b在案发后突然富裕,买了车,开了公司。但是,b是ab型血,并且也是笔迹不一致,所以被释放。

    3 同性恋c:他是a的朋友,并且替a做了不在场证明。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于是把他释放了。有意思的是,在案件发生一年后他移民到了国外,当7年后他再次回到日本,竟还买了豪宅。

    4 司机d:b型血,恐吓型口吻一致,会打字,长相酷似模拟像。但是他的笔迹不同,并且警方透露给媒体以后,毫无证据逮捕d,又在第二天将其释放。但d因此失去了工作,并一直受到歧视而不断调换工作,最后受不了自杀了。

    警方列出的完整的嫌疑人名单里共有11万人,协助调查的警员17万人,甚至还有两个警察在侦破中殉职。搜查总费用7年间超过9亿日元,可是罪犯仍旧没有被抓到。

    就这样,三亿日元抢劫案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多年过去,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起案件逐渐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一个传奇故事,人们对它的讨论和猜测从未停止。各种阴谋论和奇思妙想纷纷涌现,有人认为这是某个犯罪组织精心策划的完美行动,也有人觉得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或经济利益。

    而那消失的三亿日元,仿佛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追寻的幻影。警方在后续的调查中,虽然偶尔会有一些新的线索出现,但都无法确凿地指向真正的罪犯。那些曾经被怀疑的对象,也在时间的流逝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

    也许,这起案件将永远成为日本犯罪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提醒着人们犯罪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性。它也让人们意识到,即使在一个看似有序的社会中,也可能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谜团。而对于那些曾经参与调查的警察和关注此案的人们来说,它始终是一个心头的遗憾,一个未能解开的草台班子式的谜题,让人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回味和思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还会有新的线索和可能性出现,但能否真正揭开这个神秘案件的面纱,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三亿日元抢劫案,也将继续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探讨,成为日本社会记忆中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

    多年以后,这起案件依然时不时地被人们提起,仿佛它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集体记忆中的一部分。

    一些人开始从各种奇特的角度去解读它,有人说这是一群高智商犯罪分子的杰作,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社会的各种漏洞和人们的心理,实共实施了这一惊人的抢劫;也有人猜测这背后有更庞大的势力在操纵,也许是某个秘密组织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策划了一切。

    一些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不断涌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绎着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罪犯的形象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和动机,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和外延。

    而那几个曾经被视为重要嫌疑人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因为这起案件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尽管他们最终没有被正式定罪,但他们的生活却永远笼罩在了这起案件的阴影之下。

    与此同时,警方也一直没有放弃对这起案件的追寻。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重新梳理案件的线索和细节,希望能够找到新的突破点。但每一次的努力似乎都只是徒劳,罪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可寻。

    在时间的长河中,三亿日元抢劫案逐渐从一个现实中的案件变成了一个传说,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却又始终无法完全理解的故事。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人们的心中,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和难以解释的事情。

    也许,终有一天,真相会浮出水面,也许它将永远成为一个谜。但无论如何,三亿日元抢劫案都已经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人们口中那个经典的草台班子故事,继续引发着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