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小诗圣藤原浩
李治大踏步上前,来到藤原浩三人跟前,淡淡瞟了一眼,他就将目光落到了小野妹子的身上。
他说:“扶桑三关:一曰诗,二曰武,三曰辩。这三关,我们接了!”
小野妹子没有回话,她将目光落到藤原浩三人身上,然后朝他们微微一笑。
藤原浩顿时领悟到小野妹子的意思,他上前一步,说道:“在下藤原家族藤原浩,今年十六岁,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会作几首和歌。”
藤原浩说的很明白,他是来打头阵的,就看李治那边会派谁出战。
“比赛可以,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个问题不得不问,那就是一个人只可以出战一次,还是可以不限次数出战?”这个问题对李治接下来的部署非常重要,李治不得不问。
“一个人可以不限次数出战。”小野妹子糯糯的声音自上方飘来。
听了这话,李治会心一笑,他转头就对苏凝笙说:“尚书大人,小人不才,却也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道理。故而,小人请求出战!”
苏凝笙听了李治的话,莞尔一笑:“本尚书,准了!”
随后,李治来到藤原浩跟前,两人四目相对。那场面应该怎么形容呢,那场面大有《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唐伯虎和对串肠对诗之时的紧张感。
“远道而来皆是客,客人你请。”藤原浩伸出自己的手,作出一个礼让的动作。
“非也,非也。”李治摇摇头,“主人家不动筷,客人怎敢先吃呢?”
闻言,藤原浩哈哈大笑,他正了正自己的身子,说道:“那藤原就献丑了!”
“诸般恩怨愁煞人,他日相逢万绪终。高低叹息心房乱,含情泣血染袖红。”
藤原浩缓缓吟诵出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主调是悲凉,亦有一定的意境,一般人还真写不出来。由此可见,藤原浩确实有一定的文学造诣。
“好好好,当真是好!短短篇幅,就将女子的愁绪写得淋漓尽致,真不愧小诗圣之称!”在场一个文化大儒站起来,如此评论道。
“善善善,藤原家果然是人才辈出,浩君如此年纪便能作如此和歌,当真不得了。”又一个文化大儒站了起来,开口就是一顿猛夸。
李治暗自摇头,心想我不是看不起扶桑,但是就事论事,刚刚藤原浩所作的那首和诗不过尔尔。
“和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点我想在场的各位都不反驳吧?”李治见没有人反驳,便继续说道,“藤原君的闺怨诗写的确实不错,不过嘞,实在称不上优秀。我这有一首诗,诸位品品!”
李治的话如平地一声雷,直接炸场了!
全场的扶桑诗人恨得紧咬牙根,他们在等,等李治念出的诗若是不如他自己所铺垫的那般优秀,他们便会一拥而上,将李治直接给生吞活剥了。
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友善目光,李治微微一笑,念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此诗一出,全场哗然!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可是细读下来才发现,全诗暗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单凭这意境,就胜过藤原浩所作和诗数百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等句子,给我一辈子我都写不出来。”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你所言甚是,这等诗歌,不是有过深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如此诗歌,蕴含哲理、蕴含典故,甚佳、甚奇!”
在场扶桑诗人一致作出了评价,李治所念诗歌较之藤原浩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好好,甚好。”小野妹子站起来,“藤原君是我扶桑诗人,我没有理由不支持他,然汝此诗所作甚好,我不能挣眼说瞎话。”
李治心说这可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怎么可能差呢!他在心里暗暗为纳兰性德点赞。
“小意思,小意思,信手拈来的事。弱弱地问一句,你们还要比诗吗?不比的话第一局就算我们赢了。”李治胸有成竹。
他想,我有地球的记忆,那是我的财富,我有什么理由不用呢?不用就是暴殄天物了。
“比,怎么不比,三局两胜。”顿了顿,小野妹子又说,“在比之前,能不能告诉我,你刚刚所念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基于怎样的境遇才写出来的?”
闻言,李治一愣。他只是个搬运工,不是创作者,他怎么可能知道此诗是基于怎样的境遇才写出来的。
不,他本来应该是知道的,但仅仅是应该知道而已,因为……因为他当初没有好好听课,他只是背诵下来,并没有很认真去了解此诗背后的故事,所以……所以他压根回答不了小野妹子的问题。
小野妹子见李治迟迟不语,以为李治是不想回答,便说道:“你既然不想回答,那便不回答吧。藤原君,请再赋诗两首和李君一较高下吧。这次,你可要堵上一切哦,包括你小诗圣的称号!”
听了小野妹子的话,藤原浩感到压力倍增。
好在他是藤原家族的人,即使输了顶多就是关禁闭,不会有生命危险。这是藤原浩唯一感到欣慰的事情了。
“藤原知道了。”藤原浩略微鞠躬,以表决心。
藤原浩环顾四周,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春霞笼吉野,春意尚遥遥。吉野山阴地,雪花细细飘。”
李治一听,好像是古今和歌集《万叶集》里面的诗句,他貌似在某部动漫里面看过。
藤原浩念完之后,在场诸多诗人不敢发言了,他们想听完李治念的再发言,不然又会被打脸了。
“李君,请吧。”藤原浩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他深信自己可以扳回一局。
“献丑了。”李治想了想,开始搬运先贤的诗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李治确信杜牧的这首《江南春》,在场众人哪怕是苏凝笙都没有听过。因为按照历史进程,杜牧是晚唐诗人,他就算出生了,他的诗也不会这么快流传开来。
《江南春》一出,谁与争锋!
在场诸诗人纷纷叹气,他们摇头晃脑过来安慰藤原浩,藤原浩自今日起再不敢提自己“小诗圣”的头衔了。
按照三局两胜的规则,藤原浩败了,败的彻彻底底。
扶桑三观之诗关,李治完胜,大唐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