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航母堵门你给我说大明万岁 > 第 65章 工作时间称职务

第 65章 工作时间称职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小狼堤里

    (里)地域行政级别,比村小,类似社/组。

    河南知府/工部都水郎中张六顺正在和十几名道士蹲在地上争论着什么,其中一道士挽起袖子作出要干架的姿势。

    “姓张的,贫道说了这样不行,你咋就不信呢,你这脑袋白面吃多了嘛?”

    “本官和你争理,你这是要干什么?打架吗?本官也不怕你”张六顺红着脸站起来怒道。

    “呸,贫道研究这石头多少年了,还不如你懂?这石头就是烧它九九八十一天也化不了!”道士据理力争道。

    “哼,按本官的方法给我烧,看这一炉烧的如何!”张六顺转头不理道士指挥着烧炉工命令道。

    “无可救药”道士气急败坏的骂道。

    “哎呀,三叔,算了算了,且先看看这烧出来怎样再说不迟”边上一约莫十几岁的道童上前劝慰道。

    “说了多少次了,出门在外称道号!”道士转头呵斥道。

    “是,大妙哉道长!”道童吐吐舌头说道。

    张六顺则独自一人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一边用人摸着屁股下面的石头,一边琢磨着福王留下的话,石灰石,黏土,铁矿渣!

    看着远处几个围着窑炉的道士一阵苦笑,实话说,炼化这些杂七杂八的石头矿,确实不如道士,毕竟人家没事的时候就在道观里关起门来烧炉子,自己那敢和这些牛鼻子争论炼化矿石的本事,这完全是出于对福王朱常洵的盲目崇拜。

    艾,先把这炉子烧出来再说吧。

    张六顺等在这里一个时辰后,腿脚发麻站起来走走,这时远远的便看见一人骑着瘦马朝这边踏踏-踏踏跑过来。

    这不是诸葛云嘛!我不是让他守在孟津调配物资嘛,他跑这里来干什么?张六顺心道,还是朝那边大步走了过去。

    “张大人,下官有要紧事找你,请移步说话”诸葛云跳下马朝张六顺拱手说道。

    两人来到一个土堆后诸葛云打开身后的包袱,里三层外三层的一一拆开,拿出一张信纸。

    这正是朱常洵留在孟津的信,朱常洵虽然说等张六顺回来再给他,可诸葛云一个小小从九品官那里敢真等着,当夜便带了两个衙役赶夜路,一路沿着黄河民夫走出来的便道赶往小狼堤,整整走了一夜才一早赶到。

    张六顺赶紧打开信纸,一眼便看出是朱常洵的字迹,太秀了太细了,似乎这位王爷惯用笔尖写字,当即找块石头坐下仔细查看起来。

    “张大人?张大人?”诸葛云见张六顺看完信就发起呆来忙提醒道。

    “哦,没事,你赶紧回孟津去吧,吃食,物资都是大事耽误不得!”张六顺朝诸葛云说道。

    “啊…哦,是是是”诸葛云原以为会吩咐他做点什么,没想到只是让他回去,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打发走诸葛云后张六顺又拿起信纸看了看,然后来到黄河边看着滚滚黄河水皱起眉头。

    朱常洵的信上告诉他再过两个月山西一带会出现地龙翻身,要他以修筑大坝的名义挑选三千精壮民夫组成一支能日行百里的救济队伍。

    张六顺皱眉沉思,要将这么多精壮汉子单独组成一队原本不是什么事,可现在都察院和工部派了一个督水御史过来,名义上是指导工作,实际就是专门来挑刺的,要是故意把这事挑出来,有聚兵的嫌疑就麻烦了。

    还有一点,福王说山西两月后会地龙翻身,这事多少有点不可信,要是钦天监发布的预吿还能让人信服,可福王说的,这………自古以来谁能预测出地龙翻身那可就能成圣了!

    看着还聚在炉前的一堆道士张六顺顿时来了主意,要是这土水泥真能如福王所说可比坚三合土那就组建这个三千人的救济队,要是不能嘛……那就糊弄糊弄福王得了,免得耽误治水。

    打定主意后张六顺来了精神,脱下官袍来到窑前和窑工一起干活。

    大妙哉道长对此嗤之以鼻,一帮什么都不懂的文人,还妄想在炼化之术上超过贫道!

    洛阳城北-朱家粮库

    朱常洵睡到晒三杆才起床,在这也没有福王妃或者朱勇,谁也不敢叫朱常洵起床。

    王德庆听到朱常洵房间传来声响忙过来轻唤:“王爷,你醒了?”

    “嗯,什么时间了?也不见本王起来”朱常洵。

    “王爷,刚到未时!属下去让人给王爷准备饭菜吗?”王德庆问道。

    未时=中午两点至四点

    “随便弄点吃的就行了,一会回王府吧”朱常洵慵懒说道,睡到自然醒实在太让人颓废了。

    看着饭桌上的扯面条搭配着各种鱼,肉,朱常洵顿觉无比想念大米饭,看来得计划着去福建的事了。

    “曾杰呢?”朱常洵一边吃着扯面一边问道。

    “王爷,曾公公一早带人去了西山农庄,看起来还挺开心的呢”王德庆说道。

    “嘿,这家伙是在这待闲了想找事做呢,去,给管事的留个话,压缩面饼搞出来就送去小狼堤给张六顺让他尝尝。”朱常洵吩咐道。

    王德庆闻言便出去找留下管事的人传话去了。

    朱常洵又在粮库走了一圈,看了看地形,昨晚上过来已经天黑看不清外面,现在看的正好。

    整个粮库就是处在洛北平原的正中间,修筑在一个高过田地两米的高台上,长宽都是一里左右,往南两里就是官道。

    看着这地形朱常洵不由暗暗咂舌,这开阔地四面楚歌,这大高台简直就是个地标,想让人不发现都难,难怪起义军都不用打,直接就冲进来了。

    朱常洵在粮库转了一圈后,心中已有计较。在粮库四周修建防御工事,增加八座炮楼,同时从万安山调一个百户过来防守,王府护卫总是不能一直守在这的,那就太浪费了。

    两个月后山西地龙翻身,即使已经提前布置,估计也还是会有灾民流窜,饿慌了的人可不会管你这是谁的地盘,天王老子也要先填饱肚子。

    对于九月会发生的灾害朱常洵其实也是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只能提前准备救援力量和足够的食物赈灾,首先你提前通知有没有人信是两说,主要是知道即将发生灾难比灾难本身更加可怕。

    (万历四十二年平遥大地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