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惩治宗人令
朱常洵猛的睁开眼:“谁?宗人令?”
身旁的福王妃挪开压在福王身上的大长腿问道“王爷,这么早,是谁来了”
朱常洵:“姚妹,是宗人令来了,还有太医,本王先去招呼一下,你再睡会”。
“哦,他们来做什么?”福王妃边说边起床,帮朱常洵穿好了亲王服。
里三层外三层的穿好衣服后朱常洵在福王妃屁股拍了一下:“爱妃,本王去看看他们要做什么,你先去叫上邹妃准备一下早膳”。
“啊……王爷在哪里学的如此做作的动作”福王妃看着朱常洵抽回的手掌羞红了脸。
朱常洵:“哈哈哈,朱勇 走,看看去”
朱勇:“爷,是宗人府李大人亲自来了,还带了太医院几位太医说是要给爷诊断身体”。
朱常洵:“啥,给本王诊断身体!”
稍微想了想后便明白了,应该是这便宜老爹怕自己出事,同时派出了锦衣卫和太医。
来到正厅时,远远就看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老官。
原主的记忆还就在脑子里,朱常洵一眼便认出, 当代安国公 李伟 正一品。
在十几年的国本之争中这个李伟还是个重要角色,多次劝诫万历立嫡,朱常洵册封福王后就是这个李伟多次要求福王前往藩地。
皇帝明知这个李伟和自己不对付还让他亲自来,朱常洵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给自己出气的机会。嘿嘿。
“哟,这不是李大人嘛?草民朱常洵给李大人磕头了”朱常洵说着就做出要下跪的动作。
“哎呀呀,福王殿下这是做甚”原本还优哉游哉的李伟被朱常洵这一下搞的,一个箭步冲过来先跪在朱常洵前面并用手阻止朱常洵下跪。
开玩笑,藩王给自己下跪,还是当朝皇帝最得宠的三儿,他李伟别说这官当到头了,安国公一脉都要绝了。
“呵呵呵,国公爷这么紧张做甚,本王和你闹着玩呢”朱常洵。
“殿下方才这可不好玩”李伟擦擦额头上的汗,再也没有刚才那端起来的架子了。
“哦,不好玩嘛?那李大人为何雷霆击杀本王?”朱常洵突然大声呵道。
啊………众人一头雾水。
什么情况
同李伟一起来的太医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伟。
不会吧,召唤雷霆!
朱勇一脸懵逼。
“福王殿下!你……你莫不是让雷给劈傻了不成?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如何有人能驱使雷霆,这……这真是荒唐至极,福王殿下要给老夫泼脏水也要换个有人能信的说法” 李伟脸爆出青筋,皮肉通红的说道。
“嘿嘿,李大人不必如此暴躁,本王也就是这么一说,唉!自打本王离开京城这一路走来,总感觉有人要害本王,本王是被吓怕了”朱常洵缓步走到李伟背后说道。
“殿下洪福齐天,定能活到百岁,陛下对殿下宠爱有加,若真有人胆敢加害殿下,老夫定将他揪出来凌迟”李伟佯装淡定说道。
“唉…加害本王的倒是没有,辱骂本王的倒有,李大人你说这种人该如何处置?”朱常洵。
李伟抚着胡须正欲开口突然眼睛大睁,不可思议的盯着朱常洵,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他顾不得自己身为一品大员的体面形象,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殿下啊!老夫刚才真是一时冲动,言辞不当,竟然胆敢对殿下有所冒犯,实在是罪该万死啊!恳请殿下大人大量,饶过老夫这一次吧!”
说罢,李伟连连叩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宗人府的其他的属官也跟着下回磕头起来:“请福王殿下恕罪”。
几位立在一旁的太医亦躬身道:“殿下,李国公年事已高,言语多有表达不清,请殿下就饶过他这一次吧”。
原本这些事太医是不该插嘴的,可好歹他们是一起走京城出来的,说两句场面话过后也不会被宗人府记恨。
朱常洵看着领头的太医正是太医院医正张之景,忙拱手道:“张医正,各位大人,非是本王小气,若是今日不处罚李国公一番,此事传进父皇耳中,只怕……这李国公要有祸事啊”。
说完斜着眼看了看李伟,老东西,本王在京城夺嫡指日可待,就是你三番五次进言要本王就藩。
李伟察觉到到朱常洵的目光,顿时赶紧换个方向对着朱常洵又磕了个头:“殿下,老臣一时口无遮拦,殿下洪福齐天大人有大量,就饶过老臣吧”。
顿时一众宗人府属官也求情起来。
朱常洵:“罢了,念你无心之过,可你身为一品大员,宗人令,竟如此只顾口舌之快,该罚还是要罚的”。
顿时李伟忐忑起来,想起以前在皇宫中因为朱常洵和朱常洛起争执,他拉偏架被朱常洵处罚去国子监门口学狗叫的事就心凉凉心慌慌了,不知这回福王要如何处罚了。
朱常洵:“嘿嘿,你们几个不是要替你们李大人求情嘛,本王直说一次听好了,你们几个每个人对你们李大人说一句傻逼”
“啊……这…”一众属官慌张不已。
朱常洵又走到李伟面前:“李大人你知书达礼,言行谦和,你要对他们句谢谢不过份吧”。
李伟………如果眼神能杀人,朱常洵已经被凌迟了。
朱常洵:“哈哈哈哈,朱勇在这看着,他们每个人说一句傻逼,李国公都要说谢谢”。
说罢朱常洵不再理会宗人府这帮家伙回头将几位太医请进了膳房。
福王妃和邹侧妃原本一直就在门后听墙角,看见朱常洵领着太医过来,福王妃忙向几位太医问好。
福王妃进宫后两次落水,差点就抢救不过来,都是多亏了太医院这几位太医精心救治,所以对这几位太医格外尊重。
张之景:“福王妃安好”
福王妃一脸带笑抬手:“医正大人快快请坐,一路舟车劳累,来尝尝这河南的胡辣汤”。
张之景:“哈哈,早就听闻这胡辣汤是河南一绝,今日托王爷王妃的福有幸品尝了”。
胡辣汤(关于胡辣汤最早的官方记载是明嘉靖年间 民间也有说唐朝就有胡辣汤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