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朱由崧 过来叫爸爸
经过一夜的休养,朱洵终于是恢复一丝力气,口腔传来的枯燥感让他本能的张开嘴:“水,水”。
“啊,,,王爷醒了,快 快 水 拿水来。”福王妃激动的语无伦次。
很快,一个茶杯便递到了朱洵的唇边:“王爷,妾身喂你喝水”。
咕噜 、咕噜、喝干一杯茶水后朱洵总算是有了气力,睁开眼看见一个背影正将茶杯放在后面的桌子上。
待转过身来。
嘶!
一张圆润的大脸上,眼神深邃,鼻梁高挺,这是一张货真价实的国泰民安脸,自带主母气场。
“王爷,你终于醒了”看着睁大眼睛盯着自己看的福王,福王妃深邃的眼神也明亮起来。
美…真美,没想到这福王人虽然长的臃肿,媳妇却如此漂亮,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对于寄身福王朱常洵这件事,朱洵已经明白了,从昨天到现在,虽然自己一直调动不了这具身体,但是眼前发生的一幕幕他都是清清楚楚的看见了。
昨天的洛阳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噼啪噼啪的雷声惊醒了正在午睡的打工人朱洵。
卧槽,下雨了,收衣服,
朱洵穿着大红短裤就跑到了楼顶,午睡之前才洗的衣服,下午还要穿呢。
就在手抓在衣架上的一瞬间,一股麻麻的感觉传投全身,接着就感觉眼前一片花白,就如正在冲击房区时,队友突然丢个闪光弹在你脚下。丢下一句祝福语后,倒在了地上。
后来的事就是只可意会不能参与了,直到现在恢复元气。
原来现在是万历四十二年,昨天就是四月二十七日,福王一家从京城前往封地洛阳,根据史料记载福王是万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由北京启程,这么一算,好家伙 北京到洛阳足足走了一个月还多。
说起这福王,就不得不提福禄宴。
关于福王的种种恶名,朱洵作为曾经班里的历史课代表自然门清。
想起曾经的的历史课朱洵就颇为得意,别人不管,他朱洵的历史成绩只要低于98分就会被历史老师提出来点名批评,而其他人只要过了60分及格线就叫良好………。想到这里,脸上不觉露出一抹惋惜。
既然咱穿来了大明,穿到了堂堂大明亲王朱常洵身上,那便注定了不平凡。
“王爷,你在做甚?妾身给你熬了粥来喝点吧”:二夫人邹氏端着一小碗冒着热气的粥半坐到床沿轻声说道。
朱洵转过身,不对,应该是朱常洵,占了人家的身体,用人家的名义也不为过吧 何况只多了一个常字而已。
“我,,,本王没事,多谢爱妃了”福王对着这个长相乖巧,让人一看就心情大好的侧妃说道。
“艾,哪里敢当王爷的谢,照顾王爷本是妾身职责所在”邹氏笑着将一勺米粥吹冷后送进了福王嘴唇里。
看着笑起来更迷人的邹侧妃朱常洵有意逗逗她:“爱妃,本王突然想到为一首曲子,正是为爱妃量身打造”。
“啊,,,王爷,有嘛,妾身不曾听说有这样的歌曲啊”邹侧妃闻言惊讶道。
“王爷莫不是让这雷霆给开窍了”一旁的姚王妃也奇怪的看着朱常洵。
自家王爷以前可是一门心思的想要弄死大哥朱常洛好按祖制继承太子大位。
(何为按祖制,明世宗嘉靖帝传位于第三子隆庆皇帝,隆庆皇帝再传位于第三子万历皇帝,这便是祖制,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按祖制万历这一朝也该按祖制立于他这个老三为储君)。
在文官眼里的歪理,朱常洵可不管,那就是祖制。
可现在自家王爷竟懂曲了,真是怪哉,难道自家王爷真的放弃夺储的想法?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通通都吹散,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的像画卷,…咳咳…咳…”正唱起劲呢一股老血自喉咙涌出。艹,装牛失败。
这可吓坏了两位美人,忙叫来在外候命的郎中,一番查看。
老郎中皱着眉头:“王爷身体并无不妥,想来是之前积压在喉咙内的存血因大声说话借气流而出,依老朽看,并无大碍,只需好好将息三五日便可生龙活虎”。
“哈哈哈,好 朱勇,看赏”福王妃对着同老郎中一起进来的随从说道。
“草民叩谢王爷,王妃”老郎中忙跪下谢恩。
看着身体好转的福王,福王府上上下下一片欢腾,由于是举家搬迁过来,一应家具摆设都在重新开始。
这可乐坏了三位小世子,从东头跑到西头,又从西追逐着往福王所在的主殿内府门口,看着门口一对比成年人还高的石狮子比赛着谁先爬上去,这一幕看的后面一众护卫心惊胆战。
这要是换个人只怕已经三族消消乐了,当今天子对福王有多宠爱,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就说脚下这福王府便是所有藩王中最豪华的,史料记载,福王府的修建十倍于祖制。
如果当今太子与福王同时看上一件宝贝,当今皇上会毫不犹豫的将宝贝赐给福王而非太子。
正在这时朱勇领着老郎中出来内府门,看见三个小子在爬石狮子忙上前劝阻:“哎呀,三位世子快快下来,要是摔坏了可不得了”。
“哼,朱勇,我父王如何了?”那大点的小男孩问道。
“回小世子,王爷正在喝粥呢,王妃也在里面,世子们现在可以进去看看王爷了”朱勇蹲在地上比世子们矮上一头才说道。
“走,我们去看爹爹”三个小男孩便跑进了内府。
这边朱常洵正一边欣赏美人一边喝粥呢。
突然 “爹,爹,爹” 三个穿着贵气的小子跑了进来。
“成何体统?还不过来”福王妃看着三小子一声呵斥,吓得最小那个男孩直接哭了起来。
“唉,崧儿别哭啊,二娘给你喝粥啊”邹侧妃忙过去将哭的稀里哗啦的小男孩抱在怀里,喂了一勺粥进去,止住了哭声。
朱常洵看着眼前三个小家伙,哪里还不明白这三的身份,老大朱由榘、老二朱由桦、最小的就是朱由崧,看着这三便宜儿子心里一阵一阵酸啊。
这三里头最出名的就是老三朱由崧了,后来南明的弘光帝,还给老子封了个太上皇。
“朱由崧,过来,叫声爸爸听听”朱常洵看着朱由崧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