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参观呼市大召
第二天一早,77团早餐后,乘坐大巴向大昭寺出发了。
楚雨桐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77团家人们,早上好。今天上午我们参观游览大昭寺。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
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
大召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座北向南,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九间楼、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被称为大召“三绝”。银佛即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
呼和浩特的召庙数不胜数。其中着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乌素图召、巧尔其召等。大召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
大巴缓缓停在了大昭寺停车场,团员们顺序下车,随着高高的77团旗向大昭寺大门走去。
大昭寺门票成人是85元一人,旅行社的价格是1\/3的价格。楚雨桐带着大家进入了寺院中。
楚雨桐开始讲解:“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中的黄教),是呼和浩特较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大召寺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在寺庙前的广场上,建有释迦八塔。”
楚雨桐很有条理,带着大家进入了大雄宝殿,继续讲解:“大召寺在清代被尊为“皇庙”。因为清顺治皇帝曾住宿过这里,康熙皇帝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皇帝万岁”的牌匾,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如今殿内光线很暗,游客不一定能看到这块牌匾),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此后这里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成为了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寺中的银佛、龙雕、壁画等‘三绝’可以看到一座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银佛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尼泊尔工匠制作。当年银像落成时,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寺,为银佛举行了“法会”。因此大召寺当年也有“银佛寺”之称。
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这就是龙雕。相传龙雕使用了粘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最后,楚雨桐带着大家走进了玉佛殿,“这里是玉佛殿,玉佛有一整块缅甸玉雕成,玉佛座和身上镶嵌着颗宝石。
佛殿四壁的壁画,据说采用的是矿物原料,颜色至今没褪色。壁画的内容依据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狱的各种景象。画中所绘佛祖、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大召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巨大的迈达佛(未来佛)像,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大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