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贴脸开大
【陈青峰控股澳娱】
【继地产大亨再成就菠菜大亨】
【香江转战濠江,猛龙过江之路】
……………………
毫无疑问,陈青峰控股澳娱成就菠菜大亨,再一次引爆香江的舆论。
又是和记,又是澳娱,又是电视台,又是投资大量产业,个个都是独霸一方的顶级集团公司。
民间搞不清楚陈青峰的钱从哪儿来的,所以越传越邪乎,还以为是北方支持的。
知晓真实情况的高层,对此类谣言不会信以为真,但这家伙近期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与何贤在濠江斗法死了很多人,又以20亿港币硬生生抬高恒生指数20个点,现在又收购澳娱入主菠菜业,一连串大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太子大厦,华山证券。
罗明贵兴奋得汇报道:“陈总,现已完成对和记增持6000万股,持仓成本平均每股05港币,耗资3000万港币,增持20股权…”
总股本3亿股的和记国际,年初持仓2022,年中增持388,年末再度暗中增持20,赫然已经达到441的股权份额。
陈青峰动用20亿港币收购除怡和财团,以及和记旗下与会德丰旗下所有上市公司股票,并没有按照所说那样去做。
果不其然!
消息一经传出,所有股价暴涨,唯独华山证券公布出的几家股票走低,这也是陈青峰刻意为之的结果。
“还有呢!”陈青峰淡淡的问道。
罗明贵继续汇报道:“七大上市公司,黄埔船坞增持3、耗资3060万港币,共计持股33。
“和记地产,和记控股268,增持10,耗资1749万港币,共计持股368。
“海港工程更名为恒山建筑,持股168,增持123,耗资504万港币,共计持股291。
“都城地产,和记持股30,增持10,耗资485万港币,共计持股40。
“屈臣氏、和记持股335,增持8,耗资989万港币,共计持股415。
“安达臣、和记持股213,增持18,耗资237万港币,共计持股393。
“均益仓,黄埔船坞持股40,增持5,耗资117万港币,共计持股45。
“共计耗资7141万港币…”
准备出逃海外的怡和财团,以及准备出逃向外转移资产的会德丰,陈青峰确实没打算收购其股票。
但是,和记国际包括旗下七大上市公司,却是故意放出利空消息以便于增持股权,和记是立足香江的基本盘,当然要把控在手里。
陈青峰眉头一皱道:“不是给了你1亿港币的权限吗?怎么才只用了7000多万?”
罗明贵解释道:“陈总,包括和记在内八家上市公司,我们平均股权增持已经接近40,市场上的股票很少了,再收购就瞒不下去了…”
短时间内迅速收购某家股权超20,就会造成流通股极速短缺,几乎就不可能瞒得住,除非是赶上某个节点。
陈青峰正是在恒生指数跌出个历史记录,在以瞎几把买的方式人为制造市场混乱,这才能够迅速增持而不被人发现。
而事实上!
看着八大上市公司的成交量,抛去自身增持的那部分就能发现,已经有人察觉到异常开始入场抢筹。
“不用瞒了…”
陈青峰想了想道:“尽快将股权提升至499,优先级分别是和记国际、和记地产、都城地产、安达臣、屈臣氏,黄埔船坞暂时停止收购。”
“收到,陈总!”罗明贵连忙记起笔记,一双大小眼儿都透出着兴奋道。
随着证监会和廉政公署的进一步完善,香江股票市场也在进一步完善。
全球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美利坚的自愿要约制度,另一种则是英伦的强制性全面要约制度。
大多数国家立法,都采取的英伦模式,主要特征是预先确定一个比例,即为要约收购义务触发点。
香江证监会公布的比例是:50!
即为单一股东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达到50,即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售多余股权,要么公司面临退市。
陈青峰将和记旗下股权全部增持至499,就是在做退市前的准备。
美利坚那边的证券法是,收购公司股权每达到5、10、15以此类推,都需要向公众公布持股份额。
香江的证券法没有这种规定,但股权达到50却也需要向公众公布持股比例,这是目前香江证券法的漏洞之一,给予收购方巨大优势。
当然,这也必须提前将和记旗下所有上市公司股权,都提高到499临近控股线,再一口气全部完成退市才行。
毕竟,包括和记在内及旗下上市公司多达八家,单完成某家上市公司退市,被有心人发现布局入场抢筹,从而抬高其余上市公司退市难度。
筹划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要拿到控股权,持股超过50将再无任何人能够从陈青峰手中拿走管理权,和记才真正意义上姓陈。
陈青峰长松口气道:“终于…要结束了呀!”
没人能够理解,陈青峰拿到和记是何等的如履薄冰,受到英资围攻及港府打压都是轻的。
最重要的是,在股民不信任的情况下,扛着庞大的负债摇晃着前行。
能卖的,都卖了,不仅是海外84家公司及业务,就连港岛的267家公司及业务,仅保留少数几家其余的统统都卖了个一干二净。
如此,才能偿还临期贷款,全部换成地皮和商铺。
银行可以催收贷款,英资也能围殴企业和阻拦业务发展,但换至成地皮和商铺,他们却统统没了办法只能看着陈青峰拿稳和记。
挨揍…挨了一整年!!
此刻陈青峰终于将和记攥成一颗拳头,也该把这颗拳头打出去,让那群英资知道和记不仅只会被迫挨打。
“九龙仓呢?这次收购多少?”陈青峰开口问道。
罗明贵看了眼资料,回答道:“此前持有九龙仓8股权,耗资1亿港币。此次收购九龙仓5股权,耗资5581万港币。”
虽然恒生指数变低了,但九龙仓的持仓成本却变高了,此类地产股早已经跌去泡沫跌无可跌,必然上涨。
“这么多?没引起对方注意吧?”陈青峰谨慎的问道。
“没有!”
罗明贵摇头道:“我们四家证券公司乱买一气,完全没有任何隐瞒,不会引起怡和警惕的。”
陈青峰点点头,望向维多利亚港的方向,是时候给他们来个“贴脸开大”。
昔日的三大港口,太古集团开发了“太古城”,九龙仓开发了“海港城”,就差黄埔船坞的这块地皮没有“工转商”完成开发了。
陈青峰淡淡的说道:“放缓收购其他公司的股票的速度,预留出2亿港币,准备对九龙仓下手。”
“收到…”罗明贵顿时感到一阵心跳加速。
九龙仓的情况与和记不同,自身经营并没有呈现恶化,是属于强制收购。
况且!!
九龙仓作为保罗·渣打爵士创办的产业,完完全全是根红苗正的英资,没有和记最初由华资创办的幌子做借口。
终于要…正面挑战英资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