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李的朋友圈(小小说)
老李是一家国有文化公司的老总,闲暇时喜欢玩微信,尤其是喜欢转发朋友圈。朋友圈里的好友高峰时接近一千。什么娱乐圈花边新闻、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自娱自乐九连张照片,有时候一天就在朋友圈转发十几条。
在位时,无论是亲戚、朋友,特别是下属同事,只要是在老李的朋友圈里,都会给点赞或评论。多的时候一条朋友圈可获得数百条点赞和几十条评论,可谓一呼百应。尤其是单位里同事下属,更是争先恐后的秒赞,大家都将为老李每条朋友圈点赞,作为走近老李,甚至拍马屁的机会。老李对此也十分惬意,乐此不疲。
上个月,老李到龄退休了。公司照例为他举办了退休欢送会。会上,大家交谈甚欢,热情回顾这些年来在单位的点点滴滴,以及与同事的深情厚谊。有的讲到动情处,眼睛还饱含热泪。送别时还依依不舍。
回到家里,老李还在回味欢送会上的热烈景象。心想,这些年我带领大家,公司业绩一年一个台阶,在同行也是名列前茅,因此大伙的工资福利也相当不错,再加上平时与同事们相处还算融洽,真是有点难舍难分。
想到此,老李拟了一段“亲爱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的心声。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是那样的快乐和难忘,如果工作中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也请多多包涵。而最想说的还是要感谢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包容。俗话说,能在一起工作是缘份,共事一时,友情常存,后会有期。祝大家工作、生活快乐,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平安健康!”的问候语发到朋友圈。发完后,老李期待曾经的同事下属们的回应,并能像往常一样,迎来潮水般评论、点赞。
但是,这些点赞、评论并未像老李想象的那样潮水般的涌来。老李不断地刷看朋友圈,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圈点赞、评论区只有寥寥几枚红心,而且还是自己的几个铁杆牌友,所谓昔日的同事下属,一致性地保了沉默。
面对此情此景,老李百感交集,沉重的失落感向他重重地压来。为缓解自己的情绪,老李总往好的方面想,也是许是同事们朋圈条目太多被覆盖了,沒看见自己的这条朋友圈,也许是他们太忙,没时间回应或点赞、评论……老李越想越不对劲,一个劲地在唉声叹气。
老李失落的情绪被夫人发现了。夫人见老李闷闷不乐,垂头丧气,就问老李,什么事让你不开心了?老李不得不把发朋友圈的事告诉了夫人。夫人听后哈哈大笑说,老李,你是想多了,什么样的朋友圈没人回应,点赞和评论,竟弄得你如此不爽。老李向夫人说清了原委。
夫人听明白后,就劝老李说,老李啊,咱们没必要为一条朋友圈伤心费神。退休了,不可能还像在工作时的那样,同事下属对你千呼万应,在岗在位时,你发一条朋友圈,同事下属为你刷屏点赞,说得好听,那是把你真的当朋友,说得不好听,那是与你套近乎,拍马屁,另有所图。如今你退休了,同事下属认为你对他们没那么重要了,可谓人走茶凉,回应不回应,点赞不点赞,评论不评论,都是人家的自由,不必太在意。
老李觉得夫人的话有点道理。是啊,上班在位的时候,人家在乎你,甚至奉承你,说明你对他们还有点用,说得好听,是尊敬你;说得不好听,就是巴结你。朋友圈方寸之间,天地虽小,可包罗万象,甚至还可以见证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到此,老李终于想明白了,决定将所有同事下属的朋友圈权限,全部设置为“不看他的或不让他看”,安安静静过自己的退休生活,与原来的下属同事,基本断了往来。
过了一段时间,老李也就弃怀了,每天写写字,和社区的老年朋友下下棋,打打牌,唱唱歌,隔三差五去看看孙儿,享受天伦之乐。方便的时候,与夫人一同旅游,观赏祖国大好山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身体也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