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通车典礼
中秋节过后的第四天,李闯陪蒙书记去杉竹镇牛路村参加一条乡村公路的通车典礼。
蒙书记之所以亲自出马,是因为这条公路是瓦江县最后一条通车的边远山区乡村公路,意义非同一般。
这条公路通车后,意味着瓦江县已经在海天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
为了让历史记住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县委决定让所有常委、四大班子领导以及所有部委办局一把手都去参加这个通车典礼,县委办在中秋之前就下发了通知。
为一条乡村公路的通车搞这么大的阵势,这在瓦江县历史上是少见的。
一些接到通知的单位和个人虽然心里也觉得这样做未免有些兴师动众,但也不便多问,更不敢妄加评论。
县委这么决策,肯定有县委的道理。
李闯当然知道蒙书记为什么要让所有常委、四大班子领导以及所有部委办局一把手都要去参加这次通车典礼。
蒙书记曾经在《海天日报》上看到过这个村的报道,报道说这是全县最偏僻的穷山区,山民生活极其贫困,学生失学率很高,不少考上大学的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只能含泪撕毁录取通知书,远走他乡打工,而每年这个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又很多,是远近闻名的 “状元村”。
蒙书记曾经和他说过几次要想办法救助他们,并且有意让县里加大对这个村的扶贫力度。
为此蒙书记还专门找过杉竹镇副镇长黄和平,让黄和平汇报过牛路村的情况。
县里浩浩荡荡地去了20多辆小车、两辆中巴车,瓦江电视台和《瓦江县报》都派了主力记者去采访报道。
通车典礼现场在牛路村山坳里的一块开阔地里,中间用松树搭了个拱门,披红挂彩,还挂着一幅对联:深山今日迎贵客,牛路一朝变通途,横批是:党恩难忘。
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端起一碗碗自酿的米酒、红薯酒,笑盈盈地双手敬向县里来的领导。
两边的山坳上,站满了赶来看热闹的山民们。
男人们相互递着烟,议论着即将开始的通车典礼和村里的奇闻轶事。
女人们相互凑在一起小声地聊天,时而吆喝着自家四处乱跑的小孩子,时而捂着鼻子发出诡秘的笑声。
老头、老太们也或蹲或站或坐地伸长了脖子看热闹,有几个老头还兴致勃勃地围着停在路边的那一排排小车喋喋不休地发表着见解——
“听说这种蛤蟆车要10几万一台呢!”
“这么贵的车,又坐不下几个人,有什么用?拖拉机坐的人还多些。”
“你知道什么?坐这种车的人不是有钱的,就是当官的。”
“听说今天来的全部都是当官的?”
“那当然。全部都是县里的大官,听说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来了。”
“哪个是县委书记?”
“你看哪个肚子最大,哪个就是县委书记。”
“你怎么知道肚子大的就是县委书记?”
“肚子大官才大。连这点你都不懂?”
一个老头背着手说:“这些车摆在这里,就像一群牛在睡觉。”
另一个老头点点头说:“唉,就是不知道哪些是公的,哪些是母的?”
背着手的老头走到一辆车后面,低头看了看,说:“这辆就是公的。”
“你怎么知道?”另一个老头好奇地问。
背着手的老头弯下腰,指着车尾的排气管煞有介事地说:“你没看到这么大一条鸡巴屌在这里?”
另一个老头低头看了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弯着腰朝前走了很长一段路,看完所有小车的排气管才回过头来说:“奇怪,怎么全部都是公的呢?”
背着手的老头卖弄地说:“这都不懂?你想想,爬这么远的山路,里面还坐着县里的官老爷,母的有这么大力气吗?”
正好看到这一幕的李闯差点笑晕了。
通车典礼正式开始。
虽然没有音响设备,但蒙书记的讲话依然声如洪钟:“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乡亲们表示亲切地问候!向为这条路辛勤工作的建设者们表示慰问,同志们辛苦啦!
要想富,先修路。乡亲们,今天我们牛路村通向山外的公路终于开通了!
这是乡亲们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线!生命线!致富线!
这条公路的开通,标志着乡亲们世世代代靠肩挑手提运送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标志着我县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公路!”
说到牛路村的贫困现状,蒙书记放缓放低了声音,动情地说:“今天我特意叫县里四家班子领导和各部委办局一把手都来参加这个通车仪式,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县委的用意,甚至认为我是头脑发热,我现在就向大家揭开谜底。
我也是在报纸上知道这个村的情况的,报道上说这个村因为贫困,学生失学很普遍,很多勉强读完高中的学生考上大学也没有钱去读,只能撕毁录取通知书到外地去打工。
报道还说这个村有好几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现在都在广东打工。
他们也许现在就正在嘈杂的工厂里,站在机器旁做着自己的大学梦。
同志们,当时看到这篇报道,我心里感到很震惊、很沉重。
作为瓦江县的县委书记,我有责任啊,同志们!
我没能关心到这里的乡亲们,我心里愧疚啊,同志们。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些学生是我们瓦江县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发起一个口头倡议:希望同志们同这里家里有学生的家庭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贫困家庭,资助孩子上学。
从我开始,每位来的领导干部都要结一户对子。
等下活动结束由村干部提供名单,由县委办来具体负责这件事……”
瓦江电视台的摄像机一刻不停地对着蒙书记,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语全程记录下来。
最迟到明天,蒙书记这番话就会通过电视新闻传遍全县的千家万户、每一个角落,甚至成为各个乡镇、各个部门认真学习的重要要求。
《瓦江县报》的摄影记者也不停地跑来跑去,一会儿猫着腰、一会儿又站起来,一会跑到左边、一会跑到右边,咔嚓咔嚓地按个不停,不断地寻找着拍摄的最佳角度。
让蒙书记光辉、高大的形象出现在报纸上,是他们的神圣职责。
李闯的眼睛湿润了,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青年,他当然知道农村学子求学的艰难。
蒙书记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啊!
李闯看到山民们频频点头,他旁边的几个老头又开始议论、发表着朴素的见解——
“这个县委书记肚子大,声音也大,良心也蛮好。”
“嗯,像这种心里想着我们农民百姓的官,不多见。”
“又帮我们修路,又要送我们的小孩读书。这样的县委书记确实是头一回见。”
“……”
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在场的山民,出镜记者把长长的话筒伸到一个老头的面前,从未见过这个架势的老头吓得后退几步,脸色都变了。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笑嘻嘻地把老头推到摄像机前面说:“叫你上电视哩!”
出镜记者笑着问:“现在路通到家门口了,老伯你现在是个什么心情啊?”
老头的门牙已经掉了几颗,说话有些漏风,幸好还能听得清:“很高兴!感谢领导,感谢党,感谢政府!”
出镜记者又将话筒伸到那个中年男子面前,中年男子挥挥手说:“我不想上电视,反正我也是感谢领导,感谢党,感谢政府。”
李闯注意到,今天在场的所有人看上去都面带笑容,心情舒畅,只有县长孙文虎表情漠然,站在那里始终一言不发。
李闯还注意到,孙县长的眼睛里似乎还有些不屑,不过要不是专门留意,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的。
本来按照活动日程安排,是有孙县长讲话的,但孙县长推说他这几天咽喉发炎,就不讲了,有蒙书记讲就行了。
李闯知道这是孙县长对蒙书记有抵触心理。
看来孙县长和蒙书记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了。
通车典礼结束后,黄和平不断地穿梭在人群中和县里来的领导握手,有些县委常委和县领导还拍了黄和平的肩膀。
黄和平点头不止,满面笑容。
黄和平应该是今天最兴奋的人,特别是他仰望蒙书记的眼神,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偶像。
李闯知道,黄和平除了为今天的通车典礼感到高兴之外,可能是更为自己的前程而高兴。
因为前几天他刚刚被任命为杉竹镇镇委副书记和代理镇长。
等到人大会议一过,他就会成为杉竹镇新一任镇长。
对于杉竹镇来说,丁若莹时代已经结束,黄和平时代正式来临。
看到这些人的表情,李闯突然想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句话。
这就是官场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