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伏击
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从战场撤离后,这场大雨就再也没有停歇过,身后的金军依旧尝试着在追击,试图消灭眼前这股不断撤退的宋军,只不过因为大雨造成的泥泞,始终追击不上。
“金军还咬在后面?”
“还在一里外,队伍不敢太散,始终甩不开这股金军。”
“嗯,离皂郊堡还有多远?”
“杨指挥已经派人去探了,这雨下的太大了,根本找不到地标,粗略估计应该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贾子坤抹掉脸上的雨珠费力地说道。
同样站在身旁的温瀚看着瓢泼大雨皱着眉头缓缓说道:“如果金人还追的话,就在这打一场伏击,这样才能放心撤回去”
“那在下现在就去准备。”
“让其余人先撤,只留下湫池堡两个指挥士卒,由你和熊奎两人负责此次伏击。”
“在下绝对不辱使命!”
“嗯,让士卒们不要恋战打完就撤!目的不时为了杀伤敌人,让对方追击的时候处处提防,我军才能撤出去,要不然始终被这股四千人金兵追击,被拖住就麻烦了”
倾盆大雨将泥泞的大地与雨线连成一片,大地上只剩下雨滴砸击地面清脆的声响,此刻进行伏击战队指挥体系有着严格的考验。
在熊奎、贾子坤率领着千余人从北侧山坡冲下来的时候,在坡下的金人士卒正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前行军,此时负责追击的金人将领原本打算在追一会如果不行就后撤,反正此战宋军主力已经几乎覆灭,何必追着这股宋军不放。
这么黑地夜晚,这么大的雨,这股宋军估计已经灰溜溜地撤回了皂郊堡,追击将领心中十分清楚那些宋人的胆量,在目前的局面下,自己是追不上这股宋军的
因此他在到达前方的山坡脚下后,立即命令士卒准备回撤,士卒们如蒙大赦般的准备掉头就走,这种苦活累活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干,更何况此时的同袍都能在大帐之中休息,而自己却只能在这恶劣的天气下追击。
熊奎、贾子坤在率领着两个指挥的士卒拉成两个阵列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时候,追击将领刚准备调转马头回撤
一道闪电恰在此时劈下,整个大地此时一片苍白,转过头金人将领疑惑地注视着北侧,隔着朦胧雨雾似乎看到了无数金属闪光。
此时的千名士卒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没有发出任何命令,因为根本不需要,在金人士卒惊愕的眼神之下,两个指挥士卒从重重撞了上去,在接触敌军的一瞬间,士卒就将手中长枪斜刺了出去,凡是在前面能动的金人士卒,立马就会被刺倒在地上。
温瀚此时下令伏击就是要利用的就是大雨和此时夜间环境,让敌军不知道伏击的具体兵力,而且这雨严重影已军的行进速度,所以自己才会坚持打一场伏击,而且这也是提升士气的一战,毕竟已目前局势来看,金人不会放弃对各州的侵略。
此战全歼这股敌军难度还是挺大的,但是只要冲乱了对方的阵形,打乱对方的指挥,在这种天气之下,队伍大概率会发生骚乱,只要能引发敌军混乱,这战的目标就算达成了。
即便湫池堡士卒在饮食方面摄取了许多盐分,此时在黑夜之中也只能勉强看清楚金人士卒,最前方的士卒只能凭借训练时所训练的东西,靠着刺入肉体所带来的沉闷感来判断是否刺中,而金人士卒在面临攻击后,也只有一侧士卒知道遭遇敌袭,勉强与黑夜中的湫池堡士卒反击。
此时的金人将领还想组织骑兵进行突击,可是在这种情况下骑兵们根本无法对敌人的进攻形成有效的反击。
又是一个闪电照亮大地
金人将领看着前面已经陷入骚乱的阵列,脸色发白地直直盯着前方,他不知道此时敌军到底有多少人,心中飞快地计较着,此时身后的其余部队离自己应该还在十几里外,如果自己将这股宋军拖住,是有机会等到援军赶来的,可是看着此时的局面,还有如此恶劣的天气,自己不是很确定
只是过了片刻后,分析过战场局势之后,金人将领当即下令撤退
看着留下百余具尸体就向后撤退的金人士卒,熊奎、贾子坤两人对视一眼后也清楚不能继续追下去了,要不然到时候阵列打乱之后就麻烦了。
“不能再追了”
贾子坤点了点头开口道:“传令下去,不要恋战,全速向西,追上前方的部队”
这场伏击战在金人丢下百具尸体后宣布结束,湫池堡士卒将几位不幸受伤的士卒抬在担架之上,向着西侧赶去,雨下得太大,没法清理战场,只能迅速向后撤去。
温瀚在率领三千余士卒现行到达皂郊堡,立即原地修整,此时的皂郊堡城内城外充斥着伤员的哀嚎声,不过大部分伤员连发出哀嚎的声音都已经没有了,城外不时有三五成列的溃卒走过,无数尸体被垒在角落里。
军队在城外原地修整后,温瀚就派杨辉去接应伏击部队,自己则赶忙进入城内,去寻找王逸,跨步走入皂郊堡最大的院落之内,迎面就看见王逸失魂落魄的坐在椅子上,看见温瀚来到,眼神才恢复一点光芒,无力地开口道:“多谢温都监殿后,不然大军还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回来”
温瀚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不知道下一步是要撤回哪里”
“说是要撤回利州修整,等待援军到来后再做打算,如今大败,不知道格州还能不能守得住,西和州现在就剩刘都统的三千余人了,大军就算能撤回去,也就一万余人,还都是刚败之士,如何能打……刘都统好生生的怎么能下令撤退,这些个文官哪里知道这些战场上这些弯弯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