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神雕开始长生 > 第116章 题临安邸

第116章 题临安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尹平之和何足道一同登上少室山,原本期望能够解救觉远大师。

    毕竟在原著情节之中,觉远大师肩挑铁桶,带领着张君宝与郭襄两人虽然成功逃离少林寺,但最终却因体力耗尽而亡。

    然而如今许多事情已经发生改变,觉远大师并未丧命,张君宝也尚未被逐出山门。

    尹平之凝视着眼前觉远大师甘心受罚的场景,内心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

    斗酒僧实力强大,至于他的身份,尹平之也有几个猜想。

    他佛道双修,修行的是舍得之道,从刚刚他的讲法中,尹平之也听到了很多类似逍遥派的功法,也有葵花宝典的,也有九阴九阳的。

    他觉得最有可能就是虚竹了,舍弃和尚的身份,得到灵鹫宫宫主,听闻火工头陀一事后,又舍弃灵鹫宫,来到少林做一个老和尚。

    不过这些只是他自己的猜想,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此间事了,他和何足道下山分别,就各回各家了。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春去秋来,又过去了三年。

    襄阳城中。

    郭靖被封为襄阳王,襄阳自然成了他的封地。

    按理说,襄阳的所有收入,襄阳的军政,应该都是交给郭靖的。

    但是当初宋理宗和贾似道是在催眠状态中下发的旨意,虽然皇帝金口玉言不得更改。

    但他们还是不甘心,所以襄阳城的官员,税收其实是没有交给襄阳王的。

    襄阳王的食邑万户,也是这些官员管着发放。

    从而达到掣肘他的作用。

    吕文德作为贾似道的心腹,自然还是在襄阳主政。

    为了大肆敛财,他还与元朝偷偷合作,允许蒙古人在汉江沿岸设置榷场,也就是双方边境贸易的口岸。

    蒙古人借助修建榷场,在汉江下游设立了据点,并在江中放置了栅栏,从而切断了襄阳与南宋后方的联系,襄阳之围逐渐形成。

    这一日,郭靖正在处理军中要务,见襄阳的粮饷一直未有消息,不觉心烦了起来。

    只见黄蓉端了一杯茶进来。

    说道:“靖哥哥,何事心烦?”

    郭靖说道:“近来,蒙古人在汉江下游设置了据点,我们的粮饷根本就过不来,襄阳城内的军粮已经不多了,我正为此事烦忧。”

    其实此时荆襄地区,郭靖和黄蓉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但季节没到,粮食收不上来。

    黄蓉把茶杯递到郭靖手中,自己想了片刻说道:“不如把粮饷换成金银,然后向城内粮商购粮。”

    郭靖叹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

    如今的襄阳城,在郭靖黄蓉的治理下,也颇具规模。

    城墙修葺了一番,更为牢固。

    城内商家店面也有不少,很是繁华。

    近些年,郭靖黄蓉号召武林人士在襄阳落户,已有一些成效了。

    其中最大的镖局是陆冠英夫妇的太湖镖局。

    ……

    太湖镖局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已经颇具规模了。

    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号。

    陆冠英是少林俗家弟子,又师承桃花岛主黄药师,妻子是全真教清静散人高徒。

    年轻的时候又是太湖水匪的首领,黑白两道通吃,江湖名望颇高。

    如今在襄阳城开了一家太湖镖局,主要是为了提高来襄阳经商的商人安全。

    是郭靖黄蓉费尽心思请来襄阳的。

    太湖镖局位于襄阳城前街,这里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其地理位置极佳,左边挨着一家生意兴隆的粮食店,右边则紧邻一家装潢华丽的绸缎庄。

    镖局规模颇大,前后共有五个宽敞的院落,分成三进房屋。

    整个建筑坐西朝东,镖局那两扇高大厚实的朱红色大门足以容纳两辆马车并排出入。

    此刻,郭靖与黄蓉一同来到镖局,见到了陆冠英和程瑶迦夫妇。

    四人关好房门,压低声音开始密谋要事。

    郭靖神情凝重地说:“此次押送的粮饷数量巨大,这些银子和银票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陆冠英拍着胸脯保证道:“郭兄尽管放心,这回由我亲自押韵,必定确保安全无误。”

    黄蓉点头道:“有陆兄亲自出马,我们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一路上恐怕也不会太平,蒙古人既然能截断我们的粮道,想必也会对这批粮饷有所觊觎。”

    程瑶迦接口道:“郭大侠、黄帮主放心,我和冠英定会小心谨慎,沿途也会加倍留意。”

    郭靖感激地看着他们夫妇:“襄阳城的粮食安危就拜托二位了。”

    陆冠英抱拳道:“郭兄言重了,能为襄阳出份力,也是我夫妇二人的荣幸。”

    几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郭靖和黄蓉便起身告辞。

    ……

    次日清晨,陆冠英夫妇已经收拾好行李,带着镖局内最为精干的数名镖师,准备动身前往临安,当他们刚出大门的时候,碰到了迎面而来的龙清尘和郭襄夫妇。

    郭襄说道:“父亲派我二人,前来协助你们押送这批粮饷。”

    陆冠英笑着说道:“多谢郭姑娘和龙少侠,有你们相助,此行更是多了几分保障。”

    龙清尘点头道:“陆前辈客气了,守护襄阳,人人有责。”

    话毕,众人人翻身上马,扬起马鞭,朝着前方疾驰而去。他们选择了较为隐蔽的小道前行,一路上,众人都保持着高度警觉,不敢有丝毫松懈。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原本从临安运来的粮食无法按时抵达襄阳。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亲自前往临安取银子和银票,并将其带回襄阳,再从当地采购所需粮食。

    半个月后,众人来到了临安。

    此次乃是暗标,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注意,众人决定进行一番乔装改扮,尽量低调行事。他们身着普通平民服饰,头戴斗笠,掩人耳目。

    ……

    临安城中还是一样的歌舞升平。

    众人入住西湖边的一个旅店,准备第二天去向朝廷要襄阳军的粮草银两。

    龙清尘嗅到一股陈旧的气息。目光更是被墙上的一首诗词吸引——《题临安邸》。诗句的字迹已经有些斑驳,但依然清晰可辨。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龙清尘不禁轻声念出这首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郭襄走到他身边,看着那诗也微微皱眉,说道:“如今这临安城看似繁华,却不知襄阳正处于危难之中。”

    陆冠英和程瑶迦也凑了过来,陆冠英叹道:“是啊。”

    第二天,众人早早起身,简单收拾后便前往朝廷三衙。南宋三衙是统管全国军队的衙门。

    一路上,他们看到人们依旧沉浸在繁华的表象中,心中愈发焦急。到了衙门,经过一番周折和等待,他们终于见到了负责此事的官员。

    那官员却有些推诿,支支吾吾地不想立刻兑现粮草银两。

    龙清尘脸色一沉,上前一步说道:“大人,襄阳军情紧急,这些粮草银两乃是救命之物,还望大人速速办理。”

    郭襄也紧跟着说道:“大人,若襄阳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您担当得起吗?”陆冠英和程瑶迦则在一旁虎视眈眈。

    那官员说道:“不是我不给办,实在是衙门没有银两和银票了,要不你们去枢密院试一试?”

    虽然襄阳的粮草是三衙运输的,显然他们只有运输管理权,没有调动权。

    宋朝的时期,一般用文臣主持的枢密院与三衙互相牵制,实行以文制武,而三衙又各统一部分兵力,以便互相制约,其目的是为提高和巩固皇权,防止武夫兵变。

    众人没有办法,只得再去一趟枢密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