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被压抑的战争机器!
今扶桑本多佐义收到的电报明确指示,在格兰泰洲战局未定之前,远东地区禁止引发任何军事冲突。
一旦大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大国将获得更多利益,并有可能废除一些强盗国强加于扶桑的不平等条款。
“难道我们就坐视承运城的崛起吗?”本多佐义忧心忡忡,“仅一年时间,承运军的兵力已翻倍,军事装备和人员调动都极为得当,盛兴铁路的控制权也在逐步收紧。
再过几年,恐怕连大国的力量也挡不住承运军的扩张。”
坂五郎见证了承运军的作战能力,回想起二十七师曾进攻承运城的情形,自那以后,大国情报人员想要近距离观察承运军变得极为困难。
在短短一年内,至少有三百多名情报人员被捕。
“坂垣君,大国的决策者应当听取你的见解,但他们似乎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
在大国内部,几乎无人相信承运军的崛起,他们自视甚高,认为承运军不过是一个落后的地方军阀。”
本多佐义继续说道,“可能是因为海军的牵制,一旦兴东地区的军事投入增加,海军经费必将减少。
大国以往的战争赔款已耗尽,今年的金帐预算恐怕难以扩大。”
扶桑在兴东击败沃利贝尔的战争并未带来预期中的金帐收益,这与过去从大清索取的巨额赔款大不相同,那曾大大增强了大国的国力。
多年过去,随着军费支出的激增,甚至王上陛下也不得不节衣缩食,亲自捐款,以节省军费。
大国民众已经到了承受极限,如果在格兰泰洲的军事投资未能带来预期的经济回报,国内可能会爆发严重的社会动荡。
这是王上坚决不允许在兴东地区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承运城与大国之间的冲突迟早会爆发,不仅是承运城,而是整个扶桑。
这片富饶的土地终将成为大国的新领土。”
这不仅是东宁军司令本多佐义的观点,也是许多扶桑人的普遍看法。
“我们的军事演习应该到此为止,与承运军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大国不能容忍任何不期而至的冲突,温德斯利亚和弗兰国也不会支持我们此时在兴东采取任何掠夺行为。”
本多佐义对几位提议激进军事行动的将领说道,他们甚至建议采取冒进的策略,逼迫大国进行干预。
“你们是希望我在王上面前切腹吗?”
在瓦房店县东部的军事演习并未持续太久,但两支步兵团停留了近一周,甚至开始建造防御工事,显然有长期驻守的意图。
安东县也是如此,大规模的工事建设背后的含义显而易见,这是为未来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尤其是在弗兰国,一整代男性几乎被战火摧毁。
到了新历16年底,特洛瓦克军的反攻愈发激烈,但已力不从心。
各项内部指标已达到极限,而协约国在联邦塔利亚加入后,对战争资源的投入大幅增加。
历史仍在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逐步走向休战。
沃利贝尔的十月革新导致其退出一战,特洛瓦克军连续败退,最终在新历19年11月11日,威廉二世宣布投降,结束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冲突,促进了无数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然而,与历史记录相比,这次投降晚了整整一年。
承运城的崛起引发了蝴蝶效应,尽管联邦塔利亚提前介入,战争仍被延长了一年,承运城的工业化进程因此进入了第四个年头。
在白地,寒冷的冬日笼罩了这座城市,民众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城市充斥着萧条与混乱,各类犯罪活动频繁发生。
街头的枯叶被凌乱的风吹散,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新的暴动即将在城市的角落爆发,或是又一次针对尤里人的不幸事件。
随着特洛瓦克战败的宣告,马克剧烈贬值,特洛瓦克军体系土崩瓦解,关于战败赔偿的争议不断升温。
国际代表将在两个月后聚首于弗兰国,举行战后处理会议。
“特洛瓦克此次失败的代价将是天文数字,整个国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
承运城方面已经督促我们拦截那份名单上的高智商科技人才,以防止他们全部流向联邦塔利亚。”
如果没有承运城的策略介入,联邦塔利亚可能仍将是大赢家。
然而,尽管联邦塔利亚经济强劲,其在军事、国际贸易及金融体系上与温德斯利亚相比,仍显不足。
战后,随着特洛瓦克的崩溃和弗兰国的重创,温德斯利亚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其领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将长期保持其优势地位。
郑复生穿着由承运城服装产业设计和制造的新款大衣,这款大衣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大乾特别是军队内部广受欢迎,六镇、革新军及西南诸多军阀也纷纷采购这种新式军装。
承运城在过去两年中的成就远不止这些。
“军团长一直在寻找的那几个人,这次可能会有所突破……”郑复生手里握着一份名单,其中首位就是阿尔伯特·爱坦——特洛瓦克皇家物理学院的院长,他的名字已经被军团长在多份电报中提及,但之前爱坦对承运城的提议并未表现出兴趣。
两个月后,在赛尔宫举行的会议持续了半个月,特洛瓦克遭到了极端的压迫:军事被削减、巨额赔款被迫支付、土地被割让、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犹如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