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灵气
天地初始,灵气遍布。
天空,陆地,海洋,飘渺的灵气穿梭各处。
最初的万事万物一派祥和,各自寻找喜欢的地方定居生活。
直到一日,莫名其妙开始了厮杀。
天空的霸主用锋利的翅膀杀死同类。
陆地上四处逃窜的猛兽被一群群兽群冲散吞没,杀红眼的屠戮,绿色的青草上一滴滴坠下粘稠的猩红色血液。
一条条血色路径延伸到岸口,波涛翻滚的海水展示着海洋里的虐杀。
海水是红色的,陆地是红色的,天空是红色的,整个世界是红色的。
红色的血雾弥漫整片天地。
飘渺多彩的灵气渐渐失去了色彩。
残存下来的万物慢慢的感受不到灵气。
它们不再长大,不再拥有力量。
灵气消失不久,人族占领了陆地,并开始了农耕,出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
可是现在,天地间,灵气再现,曾经停止成长的凶猛的兽类再次吸收灵气,并且大肆夺取其他种族的生存空间。
近些年的战斗,人族将有灵性者称为妖族,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抗妖大战。
人族先祖拼尽性命将大陆分割,为的是留住人族的火种。
三座大陆上,不论活下来哪个,人族的希望不灭,人族将一直存在。
同武派自创剑道,门派上下均是剑修。
外门弟子修炼身体,用己身强大肉体配合灵活剑招诛杀同比小型灵力低下的妖兽。
内门弟子学习吸收空气中看不见的灵气,将灵气运转周身经脉,用一次次淬炼,增强身体的抗打压能力,并运用灵气输入手中长剑中,锋利剑气可斩杀中型妖兽。
听到这里。
陶培禹心里想,教导长老的意思说,还有比内门弟子高一级的存在,他还得再努力修炼才行。
门派中,每五年内门弟子需外出到其他门派接受别派指点。
为什么?
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需要不曾学过的外行人才能看出问题所在。
正所谓当局者迷,你们认真做自己的事,时间久了,分不清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只是一味的按照习惯,照步就搬,没有思考,没有琢磨,修为便会停滞不前。
鉴于每位弟子天资不同,修炼进度不同,掌门和一众长老再三商讨,决定每五年派遣内门弟子前往其他门派听讲。
你们放平心态,接受别人的指点,为的是提升自己,为的是在妖兽口中活命,为的是拯救我们人族自己。
现在,每人手中便是你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修炼法册。
从你们登上同武派的船,爬上同武派的山,跳下同武派的河,打败同竞争的人,你们站在这里便是有自己独到的拳脚功夫。
学习一门武功,并非是要废弃之前所学,若是废弃了,那么你之前所受的辛苦,所挨经的磨难算什么,重新开始学习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同文在最初选出你们时便开始记录你们的长处,短处,结合你们自身的特点,集录成册交由藏书阁长老。
藏书阁长老通晓古今,熟读术法剑道,你们在一日日修炼时,藏书阁长老在撰写每一个内门弟子的独特修炼法册。
你们手里的法册只适用于你们自己,所以你们彼此之间可以切磋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待五年后前往净希门。
净希门?啥地方?
净希门是专修乐器的门派。
乐器?
乐器也可为武器,且随身携带可迷惑变化成人形的妖兽,净希门一脉子嗣有其秘法可将乐器化为长剑,并且受伤可自愈。
这么厉害?!
周尘章不禁侧目看身边的人。
虽然阿禹没说话,但教导长老每说一句,阿禹脸上一会深思一会惊讶,这会感叹的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任谁都能猜出来他心里想什么。
具体的事情,我说出来不够震撼,还是等你们真正见到净希门的人就知道了。
陶培禹点点头,心里坚定了努力修炼的目标。
净希门,能自愈的人,这在战场上也太好了吧,要是能传授点他一些自愈的方法就好了。
等到他知道净希门自愈真相时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
好好修炼自己的法术得了,欠登似的招惹人家干什么!
陶培禹放下手里的毛笔,站起身。
所有人学着教导长老的样子,身体放松,头脑放松,感受空气中看不见的灵气,缓缓吸气,任由灵气在身体里穿梭,从皮肤毛孔里出去。
陶培禹想。
这灵气说来就来,说没就没,战斗的时候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灵气出杀招,万一战斗的时候灵气没了咋办?
他吸收一缕灵气学着学习武功的方法,将灵气引入丹田,试图将其锁住。
但灵气还是从他的肚子上面钻了出去。
有什么办法能锁住灵气。
不必强求。
教导长老适时出声。
古往今来,每一位修炼者都想过锁住灵气,万一灵气消失了自己如何修炼,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们想了各种招数,但他们都丧生在各种大战里。
人的身体消亡,但留下的典籍文字不会。
经过后代的人们钻研,发现,肆意虐杀的妖族不是谁都杀,首先灭杀的便是实力强劲,身体灵气蓬勃的同族,也就是说,谁的身体里灵气强,谁最先被杀。
不要试图将灵气封锁在身体里,即便锁住了,能应对的是一时的战斗,以后的杀戮你们是否能够逃生,而且灵气一旦入体进入了你们的身体各处留在了你们身体里,它还会出去吗,最初发生乱斗的妖兽们真的是它们自己想要厮杀吗。
教导长老的话一遍又一遍在陶培禹心里响起。
封锁灵气会死,将来一定会死,会变得面目全非,会变得嗜血狂杀。
不封锁灵气修为不会长进,遇到实力强劲的妖兽会被撕碎吃掉。
不论哪一种,面临的都是死亡,在场的人应该和他一样,心里都在思考是否要学着封锁灵气。
结果不过两种,区别在于是现在死还是将来死,现在被妖兽杀,将来杀别人杀妖兽或是被别人杀,被妖兽杀。
陶培禹睁开眼睛,感知身边灵气,灵气萦绕他的手腕,上下浮动。
小小的一团气体蕴含着无限能量。
用与不用,危害皆有。
灵气穿进他的手掌在他的脸上钻了出来。
天地道法自然,生生不息,重在一度。
不过于在意修炼,不过于贪食灵气,不过于陷于自证。
是否还会陷入疯魔。
答案在他心中。
他向来随心所欲,想明白其中关窍,不再执迷于封锁灵气。
还是得锻炼自己的身体,简单的说,抗揍能力强,再厉害的妖兽打不死他,某种意义上讲他不也是自愈嘛,反正打不死,在战场上他就比其他人多了活命的机会。
正想着,他感觉到有一股炙热坚持的眼光看着他。
他抬头看去,对上了一双熟悉的眉眼。
看什么?
又不是生人,第一次见啊,周尘章眼里又说不出的感觉,啥意思,想打架啊?
周尘章见阿禹抬眼看见了他,回眸闭上了眼睛。
不行,他不能学习封锁灵气的方法,且不说他能不能活到杀红眼的时候。
一想到最后自己可能会和阿禹兵刃相见,就断断不能学习这劳什子方法。
老天爷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让这天地间有了灵气,又让拥有灵气者相互残杀,意图是什么?最后得到什么?
陶培禹看到周尘章欲盖弥彰的闭了眼睛,撇撇嘴。
装什么,他长这么玉树临风,风流潇洒,青年才俊一个,看两眼是他周尘章的福气还闭眼睛,以为他没看到啊。
害,又是一个被小爷英姿折服的人啊。
不管在哪片土地上,小爷这张脸都拿的出手。
再想想周尘章刚才脸上的不舍和呆愣,肯定是觉得小爷比他好看,他觉得自卑了,想起了自己在手下人眼中高傲的样子在他面前抬不起头,舍不得自己曾经的辉煌吧。
害哟,心里怎么想的说出来嘛,他不会笑话周尘章的。